【536531】
读物本·迟子建散文《也是冬天也是春天·02》
作者:机智的蜻蜓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8649
25
44
3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收录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迟子建最新散文力作,以诗性笔调展现世间的温暖与苍凉。 仅限习读,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5-12 07:29:18
更新时间2023-05-12 10:48:0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一部分 好时光悄悄溜走

 

04腊月的守灵

1、那雪地上长明灯的光焰,在记忆的光影中,宛若一群金灿灿的鱼苗,充满激情地游着,成为岁月之河的萤火虫。

1996年的腊月,只有49岁的父亲突发脑出血去世了,那年我母亲43岁。父亲死在县城的抢救室,他在临终的前两天不停地喊:"回家啊,回家啊",所以我们把他拉回家举行葬礼。父亲无限眷恋的家在一个小山村里,只有百多户人家,四面环绕着森林、河流和草滩。

那是冬天中最为寒冷的时刻,到处是白雪。太阳照着雪地,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我由于哭肿了眼睛,愈发地睁不开眼。由于父亲永远闭上了眼睛,我陡然明白能够睁着眼睛看世界多么美好啊,哪怕阳光刺痛了你的眼睛。

 

 

2、父亲躺在深红的棺材里,那做棺材的木材是我故乡的树。也许父亲曾不经意地经过为他做棺材的树,而他并不知道,它会以它的死亡,来拥抱他的死亡。

少不更事的时候,我曾经像村里的其他小孩子一样,跑到别人家的葬礼上看热闹,听被麻戴孝的人号哭,看着死者灵位前那令人馋涎欲滴的供品。那时没有感觉死亡是多么凄切,相反,觉得单调乏味的日子因葬礼而喧闹起来了,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3、父亲走的那年我22岁,已是大兴安岭师范学校的老师了。因为死去的是我的至爱亲人,我有了切肤之痛,才觉得童年时去别人家的葬礼上看热闹是多么无知、可憎!父亲的灵棚就搭在家门口,那是他活着时进进出出的地方。他平素喜欢唱歌,所以往往是歌声先飘进院子了,他的身影才缓缓出现。歌声就仿佛长长的幕布,将它缓缓拉开,作为主角的父亲才会款款登台。

 

 

4、我在黑夜里为父亲守灵,一盏长明灯在沉沉暗夜中散发出清澈逼人的光芒,就像父亲的眼睛里跳荡的光辉。他是个内心透明、喜怒形于色的人,因而从他的眼睛里看不到杂质。他幼年丧母,被寄养在叔叔家里。他学业优异,可是由于家境贫寒,没有人继续供他上学了,就在开发大兴安岭的那一年,他背着所有的亲人偷偷报了名,悄悄登上了由哈尔滨开往大兴安岭的森林小火车。我不敢想那一幕情景,因为它令人心碎。

 

 

5、父亲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当过放映员和教员,在漠河喜欢上我妈妈,娶妻生子,一家人又迁移到永安。他创办学校,边教学边做校长,扎根于此,直到辞世。他喜欢拉小提琴和手风琴,喜欢与人开玩笑,喜欢给大家讲他从小说中读来的故事。他的毛笔字写得很好,每逢春节的时候,他就端出笔墨,在喜庆的大红纸上为左邻右舍的人书写对联。他每写完一副,我就帮他把这副拿到地上,让那墨迹早些干了。

 

 

6、可有的时候他写得多了,粗心的我摆布不好,往往使它们正反交叉了,将干未干的对联上的墨字重叠在一起,便彻底的模糊了,让人觉得那含有吉祥意味的字,提前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把年给先过了。这时候父亲不得不再重新写几副,他并不责备我的大意。

坐在腊月刺骨的冷风中,坐在父亲的灵前,我想着他种种的好,不由潸然泪下。父亲很爱树,他带领我们去山里拉烧柴,不像别人家那样去伐枝繁叶茂的树,而是盘那些已经被人砍伐过的树的树墩。

 

 

7、也许他的内心仍有伤感,他嗜酒如命,这酒在为他驱除寒冷和悲伤的同时,也静悄悄地硬化了他的血管。死亡是分裂家庭的杀手,同时也是团聚家庭的因子。因为亲人的离去,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美好和脆弱,懂得了怀念,懂得了珍惜每一个日子,懂得了孝敬还健在的老人。每当我想起那年腊月的守灵,我的心都会为之一动。那雪地上长明灯的光焰,在记忆的光影中,宛若一群金灿灿的鱼苗,充满激情地游着,成为岁月之河的萤火虫。

2001年

 

 

05北方的盐

 

8、盐在漫漫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

盐那雪白的颜色常使我联想到雪。在北方,盐与雪正如雷与电,它们的美是裹挟在一起呈现的。

盐与雪来历不同。雪从天上来,而盐来自地下。雪的成因与低沉的云气有关,而盐的提取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多年矿物质的沉积,其二便是海水的凝结。不论它们来自天上还是人间,其形成都有一个浪漫的过程。云与海水作为雪与盐的载体,其氤氲与浩渺的气质总令人浮想联翩,谁能想到缥缈的云会幻化出那么轻盈、美丽、灿烂的雪花?谁能想到奔涌的海水会萃取出结晶的、闪着宝石一样光泽的盐粒?

 

 

9、是北方的寒冷引得雪花翩跹起舞,还是姿态袅娜的雪的降临赋予了北方以寒冷?反正在北方,寒冷与雪花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总是结伴而来,形影不离。尤其在北方之北方,也就是我的故乡北极村﹣那个夏至时可以看到白夜的地方,每年的九月底就进入冬季了,雪花会与还没有享受够暖阳的我们不期而遇。初始的雪似乎还不大敢肯定这就是它们的落脚之地,所以雪下得很斯文,有点小心翼翼的味道。一旦它们发现这片寒冷的土地使它们毫发无损,且能保持其明艳的肤色时,它们就一改矜持的姿态,沸沸扬扬地腾空而下,把大地染得一片洁白、一片苍茫。

 

 

10、雪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时的北方大地寸草不生,看不到一抹绿色,所有的植物都成了寒冬的战利品,被彻底地俘虏了,无声无息。我童年记忆中的北方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新鲜的绿色菜蔬的。不似现在,由于运输的畅通和市场经济的发达,数九天气也能吃到来自南国的蔬菜。

盐在漫漫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它其实在秋天就亮着它的白牙向北方女人微笑了。秋季是北方人腌菜的时节。家庭主妇们把还新鲜的豆角、辣椒、芹菜、黄瓜、萝卜、芥菜等塞进形形色色的缸里,撒上一层又一层的盐,做成咸菜,以备冬季食用。

 

 

11、北方人爱吃的、一直以来被大张旗鼓腌制的酸菜,更是缺少不了盐。盐被白花花地撒向缸里的时候,会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盐在唱歌。在秋天,山间的蘑菇也露出毛茸茸的头了,蘑菇除了晒干外,还可以用盐腌渍在坛子里存储起来,冬天时用清水票出它的盐分,吃起来味道仍是鲜美的。所以盐在秋季是撒向北方土地的最早的雪,它融化了,融化在菜蔬最后的清香中。

 

 

12、如果你问一个北方人,你们的灶房里什么东西最多?我猜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冲口而出:咸菜缸!的确,腌酸菜的大缸,腌萝卜和芥菜的中等型号的缸,以及腌糖蒜和韭菜花的坛子,等等,就像乐池上摆放着的形形色色的乐器一样,你一进灶房它们就会扑入你的视野,并且在你不小心碰撞了它们的时候,为你奏出或沉郁或清脆的乐声。

咸菜是北方人餐桌上的"正宫娘娘",在寒风呼啸的日子里占据着统治地位,因而北方人也较其他地区的人摄盐量大,形成了口重的习惯,似乎不多加盐的食物都是寡淡无味的。

 

 

13、北方人对盐有种近乎崇拜的心理,认为它是力量的化身,所以民间流传着吃盐长力气的说法。那些靠力气而生活的伐木工及家庭主妇,对盐的青睐可想而知了。记得童年时看电影《白毛女》,看到白毛女在山洞里因为多年吃不到盐而过早地白了少年头的时候,盐在我心目中还具有了乌发的作用,这印象一直延续至今,根深蒂固。现代膳食讲究低盐少糖,这与北方人对盐的巨大热情是背道而驰的。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