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辑一 祥·瑞】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周易》
【龙生九子:龙真的只有九个儿子吗?】
[1]传统说法中龙的九个儿子都有谁,它们都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西游记》中两次出场的妖怪是谁,它跟龙子有什么关系?龙有没有龟儿子?《红楼梦》中,林黛玉初到荣国府见到三间兽头大门,这个神兽是什么?除了九子,还有谁也被看作是龙子?《西游记》中说的“龙生九子”都是谁,谁跟孙悟空打了一仗?
[2]俗语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又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红楼梦》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也说:“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的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龙生九子”作为一句俗语,似乎有贬义,但作为装饰,则每一个“龙子”又都是吉祥元素。
[3]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曰:“有蛟龙从九子自决中逆上入河。”蛟龙是龙的一种,这里说河水决堤,蛟龙有九子跟随着它逆流入河,可见“龙生九子”的说法由来已久,但之后,并没有文献指出这九子都是谁。到了明朝,大量笔记小说中才出现了对“龙生九子”的总结,如陆容《菽[shū]园杂记》、李东阳《怀麓堂集》等,但各有各的说法。综合各家,简述如下:
[4]老大囚牛,明人李东阳《记龙生九子》说:“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它的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欢音乐,因而它的塑像蹲立于琴头。我们常说的“龙头胡琴”,胡琴头部的小怪兽就是它。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等乐器上也有囚牛的造型。关于囚牛,彝族还有个民间故事:有个彝族姑娘爱弹月琴,囚牛特别喜欢她的琴声,因此爱上了她。囚牛爱上凡人,犯了天条,要被处斩,囚牛请求将自己的头挂在琴头上,以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玉帝同意了。后来月琴上就出现了囚牛的头像,妖魔鬼怪不敢靠近,弹奏出的音乐如同天籁之音。
左图:手绘,胡琴上的“囚牛”。
[5]老二睚眦(yá zì),嗜杀喜斗,常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传说商朝末年,神兽睚眦出现,用匕首在石头上画地图帮助周文王谋定天下,后来武王伐纣成功,睚眦不辞而别。武王乃命工匠铸睚眦像于刀剑吞口,世代相传,以谢龙子睚眦辅周之恩。我们常见的刀剑把手处的小怪兽就是睚眦。有个成语叫“睚眦必报”,睚眦是指怒目而视,后来人们用它命名了刀剑上的小怪兽,大概是觉得二者在形象上有相似之处。
睚眦,日本野崎诚近著《吉祥图案解题》。
[6]老三嘲风,《坚瓠[hù]集》曰:“三曰嘲风,性好险,殿角走兽是。”老三平生好险,殿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脊兽也是一种等级符号,只有达官贵人的建筑才能有,而且从兽的数量还可以看出建筑的等级以及主人的身份,如等级最高的太和殿垂脊上骑凤仙人后面有十个兽,是最全的。它们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狎[xiá]鱼、狻猊[suān ní]、獬豸[xiè zhì]、斗牛和行什[xíng shí]。在这些脊兽之后,离它们不远,还有一个“小怪兽”就是“嘲风”。
[7]四子蒲牢,又名徒劳,形状像盘曲的龙。三国薛综《西京赋》注曰:“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者为鲸鱼。”是说海中有大鱼叫作鲸,海边有兽即蒲牢,蒲牢非常害怕鲸,只要鲸一攻击,蒲牢就大声吼叫。于是人们根据蒲牢的生性,制作能发出大声响的钟时,就铸造蒲牢的塑像在上面,而把敲钟的木杵做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就能发出洪亮的声音了。古代的钟上几乎都有蒲牢的造型,故而蒲牢成为钟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