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38段,仅供习读,如侵联删。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几千年后的今天,大量出土的楚国文物都在透露着楚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在三千六百多年前,楚人在商朝军队的驱逐下,被迫离开中原,开始向南迁徙。几百年间,楚人苦苦等待着重回中原的机会。推翻商朝后,楚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但是之后周昭王攻楚浇灭了楚人回归中原的热情,楚国开始励精图治,默默积蓄着力量,多年后,在周王室衰落之时,楚国开始向外扩张,开始挑战中原王朝。
1
3600多年前,楚人在商朝军队的驱逐下被迫离开中原,向南迁徙。几百年间,楚人在黑暗中苦苦等待着重回中原怀抱的机会。推翻了商王朝后,他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国家。然而周昭王率军南下攻楚,楚人回归中原的满腔热情,被周王朝的傲慢和冷漠浇灭。楚国国君熊渠以封子为王的惊人之举,发出一个石破天惊的信号——楚国要使天下刮目相看了。
2
对于3000年前创造了辉煌历史的楚国,今天的人们知之甚少。他一度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段长城第一个县,第一支毛笔,都出现在楚国大地。它不仅是华夏大地上文化最灿烂辉煌的诸侯国,也曾经是全世界文明的最高峰。然而这一切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烧毁了各国的史书文献而沉埋于地下。关于这个伟大王国800年的历史,关于他创造的种种文化成果渐渐被人们遗忘。楚国的历史被风干成了《春秋》中的寥寥数语。
3
幸运的是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中国考古学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处处遗址和墓葬。这个沉睡了2000多年的古老王国,渐渐显露出它独特而迷人的面容。20世纪30年代。安徽寿县出土的青铜器,让人们第一次目睹了楚国文物的风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北江陵楚墓中出土的虎座凤架悬鼓和越王勾践剑令人惊艳。十几年后,曾侯乙编钟和重达十吨的青铜礼器献身于湖北随州的一座古墓之中。本世纪初,在湖北荆州,人们又发现了一座可与秦始皇陵相媲美的巨型古墓。
4
所有这些墓葬遗址中出土的文物,都具有一种神秘的气质。这些器物想象奇特张扬恣肆,这些图案精美至极,恢诡谲(jue2)怪。他们表现出一种惊人的浪漫 狂放,交织着高贵的气度和喷薄的活力。这显然是一个极度爱美的部族,他们有着浪漫而瑰丽的想象。与中原人崇拜龙不同,他们崇拜凤凰。楚国的凤凰是一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最高贵,最有神性的动物。它象征着美和对世俗力量的超越。
5
凤的形象在这个楚国的文物当中得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体现,另外一个方面他所透露出来的这种艺术气息,恰恰是和中原地区所要表现的这种刚劲雄浑的气息是一种很明显的,很强烈的对照。这个凤所传导出来的,是一种柔美,是一种神秘。是一种让人感觉着给人联想出一种无限遐思的那么一种浪漫主义的气息。在人们的印象中。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而一个个惊人的考古发现证明,以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文明与北方的黄河文明双峰并峙。甚至在许多方面,楚文化一度领先于北方中原文化。
6
春秋战国时代,最先进的青铜冶铸出自楚国,最富有创造力的丝绸刺绣源于楚国。楚国的音乐美术闻名于世,曲骚文学更是独树一帜。楚人最早在湖北荆门设立县制,从而引发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楚文化不但一度在华夏大地上独领风骚,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与同时期的希腊文化交相辉映。古希腊在航海技术理论科学,体育竞技写实艺术等方面比楚人擅长。但楚国的青铜冶炼铸铁漆器技术领先于古希腊。老子和庄子思想的深度和思辨性也丝毫不亚于古希腊哲学家,那么就让我们翻开这个古国的800年历史追溯楚文明的源头。
7
3600年以前,也就是中国商代初期,一支疲惫不堪的队伍艰难地向南迁徙。他们就是楚人的祖先,刚刚崛起的商王朝在中原向四周扩张自己的势力。楚人的祖先因为不属于商王朝的血脉家族而备受冷落。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向着人烟稀少的南方进发。在穿越桐柏山和秦岭以前他们已经搬了很多次家了。从中原一步步走向西南,每到一处定居不久,商朝军队就会尾随而至,驱逐他们。
8
终于,在今天湖北西北部的荆山一带,楚人的祖先停留了下来。这是位于丘陵峡谷之中的一片开阔地带,未开垦的荒地异常肥沃。从寒冷的北方跋涉而来的人们,发现这里气候温暖,雨水充足河流纵横,不像北方那样苦寒和干旱。几百年来,颠沛流离的命运在这个部族身上灌注了无比坚韧的顽强。史书记载他们在这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难的伐掉巨木,征服丘陵,开垦出一块又一块农田。
9
这个地域从地理形势来看,它也是个私塞之地。它可以避免强敌的进攻,还比较好固守,以金山为中心的这个江汉之地,它物产是比较丰富的,从一个早些年的一个弱小的国家,把楚国发展壮大变成一个地方5000年带甲百万的一个南土的大国,与金山早些年的基地是密不可分的。传说楚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来自中原的炎黄子孙原本居住在中原的楚人为何得名为楚?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因为楚人的居住地生长着许多荆条,这种荆条当时被称为“楚”。也有人说楚字象征着一个人跋涉在灌木丛中,更多的专家认为楚这个国名源于楚国在西周时期被分封于荆山一带。
10
有2000年前的楚国史官所写的文献,《楚居》却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传说火神祝融的后裔传下八姓,也就意味着这个部落分成了八支。其中一支传到了玉熊这一代娶了一位名为妣厉的女子为妻。《楚居》记载,妣厉生子时难产剖腹产后妣厉死去孩子存活。巫师用荆条将妣厉裂开的腹部包裹之后将她安葬。为了纪念这位为生育后代献出生命的伟大母亲,这个部族后来自名为“楚”,也就是荆条的意思。在历史文献《楚居》的提示下,楚人的迁徙路线得以复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