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148】
读物本·纪录片 一本书一座城 第11 12集 福州 伊斯坦布尔
作者:蓝鲸li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4811
10
8
1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一本书与一座城。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4-15 22:42:14
更新时间2025-04-15 22:42:1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01

我从未到过福州,这座海边的城市总是安静的躲在人们的视线之外。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这是福州人对这座城市的归纳。在中国的历史上,国运败落的北方人南逃至此,是福州的山水庇护了他们 在这里安顿繁衍,福州人把这座环山面水 通达海洋的城市称为有福之州。而在这福字的背后,却藏着福州人的挣扎和他们独特的安身立命的哲学。

一百年前的清朝末期,从福州的一个小山村里走出了一个人。他翻译了一本书,改变了一代人的思想。传说 希腊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出火种,送给人类,人类才学会了用火,走出了黑暗。严复就是这样的一位盗火者。他从这里出发,飘洋万里 留学英伦,把西学著作带回到中国。

天演论中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就像是一声重响,敲击着那个沉睡的时代,至今仍有余音。

 02

1890年,严复担任了北洋水师学堂的总办,仅仅几年的时间里,他的同学和学生在战役中大多丧命。面对友人的牺牲和辛苦创建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他痛心疾首,深感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1897年,严复愤而翻译发表了赫胥黎的《天演论》,阐述生存竞争,自然淘汰的观点,以求启蒙更多国人。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一稿后 感慨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称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人。天演 物竞 天择 适者生存这些新名词很快充斥报纸刊物,成为那个时代最活跃的字眼。

很多人对严复不太了解,只知道严复是北大的第一任校长教育家。他很多方面都是当今是第一人,他是第一批清政府送到英国留学的学生也是最早回来的。为了国家救亡图存,严复提出版权制,原来竖体改成横体的最早也是严复提出来。

 03

郑志宇 严复翰墨馆馆长,2013年在福州三坊七巷的商业街里开了这家严复翰墨馆。因为严复的手稿在世间流传很少,他跑了很多地方,历经十年收集到2000多件藏品。

吸引郑志宇的并不是书法本身,而是严复的人生经历和他的思想。严复翰墨馆与三坊七巷商业街的喧嚣一墙之隔,今天的郑志宇在这里看看书,喝喝茶,给更多的人介绍严复。

福建人门里是虫,门外是龙,他们不惧怕变化,他们可以偏安一遇,也敢于出门闯荡。他们表面上温吞安逸,骨子里却刚性十足。

郑祖杰 福州福清人 第八代咏春“指”字辈传人。

04

从李小龙到叶问,电影里的咏春拳总会让人想到广东和香港。可很多人不知道,咏春拳却是起源在福州。

传说明末公主五枚师太逃难到福建发明了咏春拳。这是一门基于女人身体构造,以弱胜强的拳法,一动一静之间都保持着完美的力学架构。

和大开大合的北方拳不同,咏春拳孕育在南方这片土地上,适合南方人的身体特点。它的核心理念就是走最短的距离,用最省的力量,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它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不高,又简单易学,被更多的现代人接受,在全世界流行甚至练习咏春,成为一种时尚。

05

咏春拳折射了看似温吞绵软的福州人内在的钢骨。

咏春并没有被枪炮推出历史舞台,它幻化成今天的样子,在全世界传播。从练拳养身 光耀家门,到守护海防 精忠报国,从个人到群体,福州智慧就像一个圆心扩散出的波纹 在平静的海面上激荡壮大。

张伟民 是琴江满族村原村支部书记,也是定居这个海边村落的第四代八旗后人。雍正七年,满清为了巩固海防,从八旗兵力抽调出500人携家眷在这个福州的入海口上屯兵 繁衍至今。

福州靠海 是固守海疆的第一线。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11艘军舰开战当天全部被毁 主力溃散。而三江口水师旗营用自己的木壳船 土枪土炮仍然抵抗七天七夜。

06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