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339】
读物本·食遍中国之港澳(五)
作者:老韩来了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4724
4
3
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1男0女
作品简介

本刊精选往期年货合刊中关于港澳美食的文章。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香港和澳门的饮食呈现出中西结合的独特风情。在这里,你既能找到保留古老传统的传奇老店,同时又能体验到少见的新奇融合菜肴。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9-19 05:53:11
更新时间2024-09-19 16:36:27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1

男,0岁

1

中标题

老地方:安娜的传家菜 

1

       如果说麟叔还在努力保存葡国菜的本来面目,那么安娜的私房菜馆 做的完全就是土生葡菜了。葡萄牙人在定居澳门的岁月里如何从本地烹 饪中取得灵感,便可以在她的私房菜里得到展现。安娜的父母在上世纪 50年代从葡萄牙移民澳门,安娜在澳门出生和长大。她的厨艺是和一位 她喊作“姨姨”的亲戚学来的,家里的一位用人、一个类似电影《桃姐》 中的人物对她的厨艺也影响很大。安娜不仅可以说流利的粤语和葡语, 还能用普通话沟通,因为她一辈子都在政府做公务员,澳门回归前,专 门来北京语言学院接受过普通话的培训。退休之后,安娜决定开家餐馆 来发挥自己的烹饪特长。餐馆有个亲切的名字,叫“老地方”。

2

       乍看上去,它是一个提供葡肠烩意粉、烧沙丁鱼沙拉等葡式快餐的普通餐馆,但如果提前预订,便能吃到安娜提前做的传家菜,并能在二层那个有家集地的隆新街。安娜特别喜欢门前的石板路,还有整个老城区的味道。“中秋节的晚上,我在门前挂起了灯笼,灯笼透出的光照在石板路上,和我童年时的记忆一样。” 

3

       要说土生葡菜的特点,安娜认为首先一个很突出的就是“喜欢把食材切得很细碎”。这一来是葡人家庭都是大家庭,切碎的食物在家人之间容易分食;二来切碎以后就变得量很大,也可以节省生活开销。安娜小时候住在大炮台山,山上有大炮台,山腰是哪吒古庙,山脚就是大三巴牌坊,是一片充满古迹的区域,也是澳门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安娜的邻居既有土生葡人也有华人。“左邻右舍的关系都很好,所以做好了饭经常也请邻居过来吃的,剁碎的食物特别方便。”土生葡菜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香料和调味品多,大部分来自异域,像是咖喱、肉桂、豆蔻、藏红花、黄姜和丁香。不过这些调料在澳门已经很容易买到。安娜介绍我们可以去一条叫米糙大街的老街上去看看,那里的老店天元杂货铺和同丰杂货铺就是她常去逛的地方。 

4

       这一天,安娜打算为我们做一顿午餐。“苦瓜虾”是听她说了很久的拿手菜式。苦瓜这种瓜类是彻头彻尾的澳门食材,这里的夏天酷热潮湿,苦瓜做的菜清热解暑最好。土生葡人常做的一道菜叫“苦瓜船”——将苦瓜从中间剖开,再在里面塞入剁碎的猪肉馅,然后将它们放在番茄汁里烹煮,据说这种船形的食物是为了纪念一种在澳门生产的葡国舰船。而安娜的这道“苦瓜虾”则是她家自创的,是将苦瓜和番茄分别剁碎后和鲜虾炒在一起。“大概苦瓜和番茄的搭配在土生菜里很常见,各家都有各家的版本。”安娜说,“不过这种剁碎了的菜基本在餐馆就见不到,光切就费事。番茄也不能全要,中间的芯是要去掉的,要不炒的时候出水。总之有点麻烦。” 

5

       这种墨绿色的短粗形状的苦瓜是安娜一早到路环岛的菜市场买的,虽然远,但她知道只有那里有,其他地方那种长条的苦瓜都太苦。土生菜里有些食材现在已经不好找了。比如鸭血,是用来烹饪另一道菜“血鸭”的原料,但禽流感之后鸭子就不让在菜市场卖了。鸡倒是允许的,鸡血也能够做替代品。不过就要和摊贩提前联系好,要去现场看现杀现放血,否则鸡血马上就凝固了。“苦瓜虾”里用到的虾酱制作起来也花工夫。“必须要用一种银虾来做。这种虾颜色雪白,壳很软,虾头和虾肠都干净,没有腥气。这种生活在咸淡水交汇处的虾澳门已经没有了,我到珠海一个叫湾仔的地方才找到。”安娜把银虾、辣椒、蒜、芝麻油、姜、小茴香和丁香末腌制在一起做成虾酱,把锅烧热后先放进去爆香,于是苦瓜和番茄都带有咸香的味道。 

6

       另外一道免治肉我曾在“佛笑楼”吃过,但安娜这里的又稍有不同。“免治”是英文minced的翻译,意为“剁碎”。就像土生葡人对马介休有一千零一种烹饪方法,用来做免治肉可以是猪肉、牛肉、猪牛混合、火鸡肉,也可以搭配虾、腌菜、炸土豆粒、葡国腊肠等等。同样都是免治猪肉炒土豆碎,“佛笑楼”这样的“酱油西餐馆”加进去了头抽,炒出来颜色深,安娜做的就基本只放盐,口味要清淡。 

7

       还有一道“姜茸焗鸡饭”我还没吃之前,就已经非常感兴趣了,因为整个厨房都是它的香气。安娜用葡萄酒和盐腌制了一条鸡腿,放在烤箱里面烤熟。然后她剁了些姜蓉,平铺在一个古朴的瓦钵的底部。接着她把剥了皮的鸡腿放在姜蓉上,用橄榄油拌好的米饭将它盖住,上面铺好鸡皮,放在烤箱里继续加热。我都可以想象烤箱里的食物发生变化的过程:鸡皮中渗出的油脂在慢慢渗透饭粒,到达钵底又和姜茸一起慢慢蒸腾出味道。安娜告诉我,这是她小时候最爱吃的菜了,每次一闻到它整个人都雀跃起来。 

8

       在厨房里忙碌的安娜就像小孩子一样快活。其实她退休后并非一身清闲,她还在澳门葡萄牙土风舞蹈协会担任主席,在后厨炒菜的时候,她就接到了数个电话,商量土风舞演出的事宜。当初就是她带领团员训练的时候,给团员们做大锅饭,大家都很欣赏她做的饭菜,她才有信心开餐馆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三天两头亲自下厨,真的忙得过来吗?”我问安娜。安娜说,土生菜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她觉得有种使命感。“年轻一代都不爱做饭了。

9

       真正的土生菜菜馆也很少,因为它们作为家常菜的卖相不好看,食材普通,也不能卖得很贵。你看写土生菜的食谱也很少,会做的人还墨守成规,并不愿意公开出每道菜的做法和配方。”安娜的餐馆,还有一个活动就是定期组织课程教大家免费学做澳门土生菜。澳门土生菜烹饪技艺已经在2012年被澳门政府列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讲述着葡萄牙人在这片土地上交融演变的历史,安娜的家族史便在食物当中呈现出来。“所以保存食物,也是保存家庭记忆的一种方式啊。”安娜继续说道。 

10

       午餐做好后,我们在二楼摆了满满一桌开始享用。细细打量,这一桌都是文化交融的产物:桌子上摆着一只葡国花公鸡,它是葡萄牙的吉祥物;而我们用的“鸡公碗”则是一个潮汕文化符号,有着吉祥寓意。桌上有苦瓜虾、免治猪肉、姜蓉焗鸡饭等大菜。还有一道大杂烩,它用的是白葡萄酒来做的炖菜,但里面的主要原料是中国腊肠、腊肉、腊鸭和云南火腿。安娜告诉我这是前一天圣诞节聚会剩下的主菜,是土生葡人在冬天搞庆祝时必不可少的,从家里拿过来给我们尝尝。桌上还点缀着虾多士、咖喱角、芝士多等小食。安娜的儿子也来了,他的爸爸是华裔,他是个混血的帅小伙。他给我们带来了他亲自做的鸡蛋糖——这是葡人在天主教活动中的必备。这种鸡蛋糖上粘满了糖霜,吃下一颗便是心满意足的甜美,果然是完满的一餐。

(感谢李少知、李少为、澳门餐饮业联合商会罗焜副理事长、《从家传的土生菜说起》作者廖珮玲对本文采写提供的帮助。实习记者刘畅对本文亦有贡献)

澳葡风味美食拾遗 

记者◎丘濂 实习记者◎刘畅 

11

       老陈是澳门当地资深美食家。他以“老陈”为笔名为多家媒体撰写美食稿件,也曾主持节目《老陈食通街》。在澳门采访期间,我们便请他来补充推荐有品质的澳葡风格餐馆。 

东东咖啡美食 

       由澳门人创于1996年,是一间毫不起眼的咖啡室,环境更是非常平民化,不过却有出色水平的澳葡菜供应,即使当地人也未必知道。招牌菜是葡国鸡,酱汁胜过不少店,因不是单纯的椰汁味,而是加有西红柿茸,并有洋葱及蛋浆,味道鲜美,层次也复杂得多。辣汁鸡扒是非洲鸡的改版,不用整鸡,取而代之是一块鸡排。酱汁辣中带鲜,充满蒜香,佐饭或用来蘸面包也好。白烚猪手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得肉嫩皮软,不太硬,又不太软烂,也是功夫所在。没调味,猪肉已经足够香,淋些橄榄油,更是好吃得很。 

       推荐菜:葡国鸡/葡式咖喱牛脷/辣汁鸡扒/白烚猪手/吉列猪扒 

12

澳门旅游学院教学餐厅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在澳门吃西餐,却有家例外,它就是“澳门旅游学院教学餐厅”。因以教学为目的,并非赚钱至上,故食材、做法均正宗,水平更不容置疑,价钱却还便宜。午餐尤为美味实惠,每日菜品不同,但必有面包相赠,款式多样,还随包附有橄榄油、葡肠酱及牛油。前菜用马介休三角豆沙律醒胃最佳,葡菜风格,油醋调味,入口既香且酸。主菜推荐烤羊架,羊架七成熟,表面事先已烤好,涂面包糠后焗熟。切开羊架,肉呈粉红色,渗着肉汁。吃之,肉质鲜嫩,充满鲜香。弹牙的焗蛋白和一杯餐后咖啡收尾,余味无穷。 

       推荐菜:马介休三角豆沙律/马介休鹌鹑蛋汤/ 烤羊架/葡式八爪鱼饭/焗蛋白 

13

利多 

       葡文名“Riquexo”,是黄包车的意思,从名称便可想见这是间朴素的小店。但做起菜来却绝不含糊。仅在夏天供应的无花果蜜,最是珍贵可口。自制的无花果蜜颇费周折,要先把无花果叶洗刷干净,去除叶脉。与水久煮成啡色。滤掉杂质,确保清澈通透后,方可加黄糖来煮,直至蜜糖般黏稠,兼呈琥珀色,才算完成。用罐子盛起来放入冰箱冷藏,用时注八分水开之,无花果叶的幽香扑鼻,加上味道清甜,与死甜的糖浆水完全两样。而珍贵到何程度?因手工制作,数量不定,未必每天有售,想尝鲜不单要看节气,更得碰运气。 

       推荐菜:自家制无花果蜜/虫仔饼/椰挞仔/免治猪肉/葡式猪皮杂烩 

14

占西

       这个只有一扇门的小店,依靠售卖各式旧式糕点,40多年来屹立不倒。其中的“沙翁”可谓是极品。此“沙翁”之名非因彼“莎翁”而来,也非西方的舶来品。它的由来可做一番考据,清代屈大均的《食语》中记载了一种广东甜点,“以糯粉相杂白砂糖,入猪脂煮之,名沙壅”。名字相近,而从形象上看,“占西”的沙翁个个炸得饱满,撑起金黄色的外壳,未吃已闻到浓重蛋香。表面粘了大量细砂糖,现做现炸,炸时干脆利落,咬时外皮香脆,内里又软绵不干,甚有蛋味,整体松化之至,同那“沙壅”的旧时口感亦甚相似。故而,此乃广府旧食。 

       推荐菜:沙翁/耶稣枕头/鸡蛋糖/忌廉包/吉士布甸 

15

张姐记 

       亲切的名字预示着这家店里家乡的怀旧味道。作为一家以卖广东小吃为主的小店,浓稠乌黑、入口顺滑的香滑芝麻糊,和用七种豆类煲至起沙,豆与各种杂粮融合在一起的马来喳咋,是顾客的首选。而听上去很陌生的“石凿”却有段有趣的历史。“石凿”里面藏的是南乳、猪肉、红萝卜和荸荠。它有个洋名字“Apabico”,却本是广东中山的小吃“金咤”。这“金咤”就是《封神榜》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李金咤。因他用的武器头圆带尖,与这食物的形状很是相像,故同神仙挂上了钩。现今本名虽换,受喜爱程度却未减,成了土生葡人在这家小馆的最爱。 

       推荐菜:香滑芝麻糊/马来喳咋/石凿/栾樨红豆糕/花生柴鱼猪骨粥 

16

澳门退休、退役及领取抚恤金人士协会餐厅

       本质上,这是间饭堂。但它的来头不小,此协会的会员大多退休前是社会精英,不少是政府以及大公司的中高层人士,懂吃懂喝,对葡国菜要求很高,而“土生葡菜的教母”在厨房助阵,保准能满足他们的口味。而“酒香不怕巷子深”,虽说门外写明只会招待会员,但其实外人照样欢迎,最好能提前一些预订,同样能品尝到地道的葡国菜。葡式乳猪饭美味至极,乳猪烤得出色,挑50天大的猪,炭烤烤熟后,猪肉切块,下面放大量炒饭,以切细粒的葡式腊肠及猪肝炒成,猪肉皮脆肉嫩,米粒吸尽油香,令人流连忘返。 

       推荐菜:葡式乳猪饭/葡式烩牛面颊肉/烧马介休/酸子猪肉/橄榄油蒜香虾仁 

17

雅憩花园餐厅 

       店如其名,这间属于半露天茶座式的餐厅,位于典雅的圣方济各教堂侧的三棵古榕树下,餐厅旁有一大片万紫千红的花园区。不只环境,食物也令人沉醉。餐厅最有名的两道菜是葡式烤乳猪和葡式咖喱蟹。乳猪先用洋葱、胡椒、西芹、萝卜、白葡萄酒打的汁腌制一晚,之后吊炉炭烧,烧时皮上刷醋,出炉后是带斑点的芝麻皮,蘸着番茄、醋、白酒、橄榄油、洋葱调成的酱汁,肉嫩香脆。而咖喱蟹所用的黄咖喱不辣,蟹用的是母肉蟹,膏多而无味,煮时出水少,咖喱充分浸到蟹肉里。出锅后,蟹肉饱满,咖喱味透。 

       推荐菜:葡式烤乳猪/葡式咖喱蟹/桑拿醉虾/西洋焗鲈鱼/炭烤沙丁鱼

18

泉记喳咋 

       作为澳门的老牌甜品店,“泉记”被澳门人尊称为“喳咋泉”。喳咋是由葡人所创,为多款杂豆共煮的糖水,乃马来西亚食品演变而来。“泉记”的喳咋,有红豆、红腰豆、麦米、西米、芋头等。煮豆的质感是它安身立命的关键。“泉记”煮成的喳咋,甜度适中,豆类不软不硬,吃得满口尽是豆类的质感,更可吃出豆味来,非几辈人的积淀不可实 现。“泉记”的另一镇店之宝是炭炉鲜蛋夹饼。每份夹饼即叫即做,且都是当场打只新鲜鸡蛋,在粉浆中拌匀才做。出炉后蛋香扑鼻,夹饼质感松软,配合牛油香,以及花生酱与炼奶的甜香,就算吃饱饭也会再来一个。 

       推荐菜:喳咋/炭炉鲜蛋夹饼 

19

安德鲁饼店 

       此店以过世的店主安德鲁·史多爵士命名。这位英国人在一次葡萄牙的旅行中发现了葡挞,便想将它带到澳门卖,苦于没有配方,经过自己的钻研,在鲜奶油上配以焦糖,用广式的炖奶方法炼制,发明了具有英国风味的澳门葡挞。其松脆外皮、奶油状的鸡蛋馅料产生出强烈的对比,而蛋挞表面的焦糖不但提升了奶香味,那点点烧焦的外表令卖相更具吸引力。刚出炉时,一口咬下去,有嗞嗞的声响,外皮酥热,内馅松软,鸡蛋奶油馅料还有可能滴下,而待蛋挞稍稍冷却,外皮仍酥脆,内馅却变得更富弹性。 

       推荐菜:安德鲁蛋挞

20

大利来记咖啡室 

       猪扒包源自葡国当地。但葡国当地很少用猪扒,常见反而是汁煮的猪柳肉片。来到澳门,猪扒包深入寻常百姓家,尤 以大利来记咖啡室最为著名。店里的猪扒包是用老式柴炉烘制而成。为了保证质量,每天只会准备出一炉的面包原料,等到下午3点准时出炉,出炉即卖,卖完即止;猪扒选用骨扒,需事先用特殊的香料腌制,松过骨之后才能下油锅炸。炸至猪肉香味沁出。用炭炉烤制面包夹上,充分吸油,面包外脆内软,猪肉鲜美爽甜。再配以瓶装的维他奶,黏稠的质感与猪扒包相得益彰。 

        推荐菜:猪扒包/猪扒面/鱼蛋/鸡翼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