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聊天工具,叫MSN
如果你现在问中国的00后一个问题:你知道MSN是什么吗?那么他们多半是一脸茫然。或许其中有球迷,会兴奋地回答你:是当年梅西、苏亚雷斯和内马尔的组合!而在当年,MSN在中国的精英阶层,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名词。
1
1.1
现在回过头去看,1999年是很有意思的一年。当然,这里的“有意思”,专指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领域。
在这一年的年初,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AOL(American Online,美国在线)推出了他们收购ICQ后的第一个版本ICQ 99a,准备让自己原本就排名全美第一的网上寻呼业务来一把“烈火烹油”。
ICQ是互联网聊天工具的鼻祖,是三个以色列人在1996年推出的一个软件。ICQ为“I seek you”(我找你)的谐音,意即在互联网上可以随时找到你,发生沟通和联系。1998年,AOL收购了ICQ
1.2
1999年2月,一家才成立3个月、在深圳科技园一个几十平方米小厂房里办公的小公司,推出了一款中文即时通信工具。
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当时只有28岁,名字叫马化腾。他觉得ICQ这个聊天工具很好,但是只有英文版,很多英文不好的中国人用不来,所以就“模仿”它做了一个版本,取名“OICQ”——Opening ICQ(开放的ICQ)。
1.3
OICQ上线后,得到了一批中国网民的青睐,注册用户很快突破了五位数。考虑到当时中国的网民数量,这个数字,尤其是增速,还是相当令人振奋的。
当然,和“用户数增长”报告书一起出现在马化腾那张略显寒酸的办公桌上的,还有AOL公司发来的侵权投诉书——OICQ的名称以及域名,侵犯了ICQ的知识产权。
1.4
美国巨无霸与中国深圳那个叫“腾讯”的小公司之间这场官司打了大半年,最终腾讯公司败诉,让出OICQ的所有权利,马化腾痛定思痛,索性将这个软件改名为“QQ”。
MSN Messenger的登录界面
但是,在1999年,互联网即时通信领域最大的事件,并不是OICQ的问世以及腾讯和AOL那场官司,而是另一家世界级的巨无霸科技公司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1999年7月22日,微软公司正式上线了MSN Messenger。
2
2.1
MSN Messenger显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因为它的“爸爸”,是当时全球最财大气粗且实力强劲的微软。事实上,MSN和MSN Messenger是两回事。
MSN,全称为Microsoft Service Network,是微软公司旗下的门户网站,在1995年8月24日就上线了网络在线服务。1996年3月25日,美国使用MSN拨号接入Internet(因特网)的用户就达到了100万。
2.2
1997年12月31日,微软购买了一个基于Web(万维网)的电子邮件服务公司,获得了新增的800万用户,将之一起并入了MSN。而那项电子邮件服务,就是我们曾经熟悉的Hotmail。
所以,当1999年7月22日上线服务时,MSN Messenger当之无愧成了全球即时通信领域一颗最闪亮的明星——在服务开通后6天,它就获得了70万注册用户。
2.3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1999年2月上线、后来改名为QQ的中国本土即时通信工具,花了整整9个月的时间,到1999年11月,注册用户数才达到6万。
Hotmail的创始人之一巴迪亚
到了2000年7月17日,微软宣布,MSN已经拥有了2.1亿独立用户,成了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站。而借这股东风,2001年3月16日,MSN Messenger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3000万在线用户。
可能微软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在这3000万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他们并未正式开展MSN业务的中国大陆。
3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