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97】
读物本·《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四)
作者:绮縠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5794
0
3
2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实经典,向来被称为帝王之书。我们该以何种方式读懂它?在熊逸的带领下,让我们走进它,去领略历史的魅力。本文仅供读文练习,侵权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7-23 10:19:00
更新时间2024-07-23 10:40:3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周威烈王
BGM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司马穰苴(ráng jū)的军威是怎么立起来的

01、庄贾(gǔ)迟到,司马穰苴该不该以军法处置他,处在这种局面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路:目标导向的人会权衡得失利弊,杀掉庄贾等于背水一战,绝了自己的后路,这次出征如果不立一个大功,回来肯定会被整死;原则导向的人就没有那么复杂的思虑,照章办事就行了,既然规章制度清清楚楚,那就照着办,该杀就杀。司马穰苴应该属于后一种人,即便不是,也要表现出后一种人的样子。

军法如山

02、司马穰苴(ráng jū)要执行军法,庄贾(gǔ)这才知道怕了,赶紧派人通知齐景公救命。所谓兵贵神速,执行军法也要神速,司马穰苴三下五除二就把庄贾杀了,拿着庄贾的人头巡行全军,这样做的效果是:所有人都怕了。这个时候,齐景公的使者风驰电掣(chè)地赶来,但已经来不及了。

03、在使者面前,司马穰苴(ráng jū)说出了一句名言:"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这话很可能不是司马穰苴的原创,而是军队的某种传统。《孙子兵法》也讲过"君命有所不受",毕竟将帅带兵在外,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局面,最怕被遥控指挥,束手束脚。不管君命受与不受,反正庄贾已经救不活了。司马穰苴又问军正:"在军营里飙车是什么罪?"军正答道:"当斩。"

04、谁飙车了?当然是那个风驰电掣赶来救庄贾的使者。这位使者不但没救回庄贾,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司马穰苴(ráng jū)倒也有几分灵活性:虽然飙车是死罪,但国君的使者不能杀,但是,军法也不能取消。那么折中的办法是:把使者的驾驶员杀了,砍掉一根车身立柱,还杀了一匹拉车的马。短短一个晚上,司马穰苴向全军展示了什么叫军法如山。换个角度看,庄贾虽然没起到监军的作用,却用最高效的方式帮司马穰苴在军中立了威。

05、仅仅立威还不够,拔营起寨之后,司马穰苴(ráng jū)对士兵们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都亲自关照,把自己的粮食全部拿出来和士兵平分,自己吃的是最低的伙食标准。到了三天之后检阅军队,准备出征时,就连病号都争着上战场。消息一传出去,晋国不想打了,直接撤兵,燕国的军队也开始后撤,跑着跑着竟然自己跑散了。司马穰苴趁势追击,一举收复全部失地。这种打法,基本算得上《孙子兵法》最推崇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没打就赢了。

打了胜仗的司马穰苴(ráng jū)

06、取得了这样的战果,一般人都会发飘,但司马穰苴依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带兵凯旋时,在抵达首都之前,解除军队武装,解除战时法令,结盟,立誓,军队以平民身份进城。在春秋时代,司马穰苴的这些做法属于标准的军礼。儒家推崇的封建礼制可以分为五大类别,分别是吉礼、凶礼、宾礼、嘉礼、军礼。军礼,也就是军队的礼仪制度,属于礼制当中的重要一项。

07、军队之所以要在进城之前解除武装和战时法令,是因为传统的《司马法》有规定:"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这样规定的原因,是"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军德弱",也就是说,军队生活和平民生活各有各的规范,军队的规范只能用于军队,平民的规范只能用于平民社区,一旦搭界搞混了,对谁都不好。治理民政的温文尔雅那一套如果拿到军队,军队就没有战斗力了。治理军政的雷厉风行的那一套如果拿来治国,老百姓就会变得凶残。所以,李克和西门豹搞的那一套泯灭军政和民政界限的做法,用传统军礼衡量,就叫礼崩乐坏。

08、军队进城之前的盟誓,也是封建军礼的一部分。出兵之前和用兵之后都要盟誓,前者是为了申明军纪,鼓舞士气,后者是为了申明功绩,论功行赏,立了功的人可以把论功行赏的盟誓永久保存。如果立功的人有点身份,那么论功行赏的内容甚至可以专门做一套青铜器来铭记,前面谈到的骉(biāo)羌钟就是如此。所谓"铭记",本义就是把想要记下来的内容铸成青铜器上的铭文。

司马法

09、以上内容,就是司马穰苴(ráng jū)的全部战绩。也就是说,这位名将其实连一场硬仗都没打过,也没有任何围魏救赵、草船借箭之类的奇谋妙计。从整军到出征,他一概照章办事,最多也只是做到了和士兵同甘共苦。如果说他有什么兵法的话,那也只是现成的规章制度,诸如迟到、飙车,当斩。

10、今天多数人对兵法的理解,主要是从《三国演义》来的,战争好比一场斗智斗勇的游戏,每个人都怀着一肚子的阴谋诡计,想方设法算计别人。所以,当我们看到穰苴(ráng jū)这种用兵风格,反而不容易接受。这也难怪,如果《三国演义》里都是司马穰苴这种打法的话,估计也没多少人看了。

11、事实上,司马穰苴(ráng jū)的打法可以算作规范型的打法。司马迁有一句总结:"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所谓"司马法",就是传统的军规军纪,部队里的三令五申,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会受赏、做什么会受罚,如何赏、怎么罚,诸如此类。但凡带队出征,自然就会涉及军规军纪。"司马"是西周时代就开始设置的军政长官,所以军规军纪统称"司马法"。司马迁的意思是说,司马穰苴所做的,不是创新,不是谋略,而是严格执行了古代的司马法,并将其发扬光大。

12、如果把齐国的军队想象成一家现代公司,那么司马穰苴就是被董事长空投过来的总经理,这位总经理既没有搞制度改革,也没有搞人事大换血,他所做的,仅仅是解决了执行力的问题。荀子说:"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荀子·君道》)司马穰苴的例子最适合给这句话做论据。

13、从执行力的角度来看,只要军纪严明,指挥官能得军心,能调动士气,军队的战斗力就强。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再有一些谋略的话,也可以锦上添花,但就算毫无谋略,一路稳扎稳打下来也并不容易吃亏。这就意味着,军纪比战术重要,执行力比锦囊妙计重要。

14、一旦有了执行力,军规军纪就相当于武术里的硬桥硬马,属于绝对力量。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权谋、诡计,都只是不堪一击的花拳绣腿。但是,军规军纪的执行其实很有学问。比如庄贾的情况,如果司马穰苴(ráng jū)这样判:"判处庄贾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肯定达不到效果。所以《司马法》有这样一句话:"赏罚不逾时,欲使民速见善恶之极也。"(徐干《中论·赏罚篇》引《司马法》)赏和罚都不能拖着,否则激励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15、《史记》记载,在司马穰苴(ráng jū)去世多年后,田氏家族已经成功篡夺了齐国政权,出现了一位很有名的齐威王。齐威王仿效司马穰苴的治军之道,把其他国家打得心服口服。齐威王还命人整理了古代的司马法,把司马穰苴的用兵心得收录进去,所以这部书的书名叫作《司马穰苴兵法》。

16、在司马迁的时代,《司马穰苴兵法》流传很广,所以司马迁觉得没必要在《史记》里为它多费笔墨。没想到这部书传到唐朝时,已经从155篇(《汉书·艺文志》)变成了几十篇(《李卫公问对》),到北宋把它编进"武经七书"时,只剩下五篇了,书名通常被简化为《司马法》。

17、今天我们读这五篇本《司马法》,会发现前后内容不太统一。有些内容显然属于春秋以前的作战规范,但也有一些,应该就是司马穰苴(ráng jū)本人的见解,比如"非知之难,行之难",也就是知易行难。站在军队统帅的立场,司马穰苴深知执行力是关键,他是绝对不会赞同王阳明站在个人修身立场上的"知行合一论"的。再比如"凡战,背风背高,右高左险",这是很朴素的战争经验,顺风打仗要比逆风打仗轻松得多。清军入关打的第一仗,多尔衮就很好地借助了风势,在关键的时间点上一举击垮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队。

吴起是怎样的主帅

18、理解了司马穰苴(ráng jū),再来看吴起就更容易了。简单来说,吴起就是司马穰苴的升级版。作为主帅,司马穰苴严格纪律、树立军威似乎已经做到极致了,还有什么可以升级的余地呢?我们不妨回到《资治通鉴》,看看吴起是怎么升级的。

吴起的带兵风格

19、原文: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jū)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疽,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20、吴起的带兵风格,看上去和司马穰苴(ráng jū)很像,和士兵同甘共苦,一切吃穿用度都比照着最低一级的士兵标准。行军时,吴起既不骑马,也不乘车,还和普通士兵一样背着粮食。这里需要做一点补充:魏国的精锐部队,称为"武卒",很可能就是由吴起创建的。《荀子》有一篇"议兵",讲过武卒的装备和军事素养:身着三件套盔甲,已经不轻了;随身携带一张强弩,箭袋里边装满50支箭,箭袋上面放着长戈;武卒还要戴头盔,佩短剑,背着三天的粮食,半天时间内可以急行军一百里。

21、也许武卒刚刚创制时,标准还没有这么高,但至少行军时,负重不仅有粮食,还有很重的武器装备。我们可以由此推想吴起的运动量,士兵有多辛苦,他就有多辛苦。回到《资治通鉴》,吴起还有更加惊人的表现:士兵当中有人生了疮,吴起会亲自为他吮吸伤口的脓血。这名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忍不住哭起来。有人问她:"你儿子只是一名普通士兵,将军大人能亲自为他吮吸伤口的脓血,这是何等的关照,你为什么反倒哭起来了?"这位母亲回答:"往年吴将军也给孩子他爹吸过脓血,他爹打起仗来特别能拼,结果战死了。吴将军如今又这样对待我儿子,我儿子恐怕也要死在战场上了。"

22、这位母亲形容孩子他爹作战拼命,原文是"战不旋踵",意思是打起仗来不转脚后跟,也就是说,只知道往前冲,不知道往后逃。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会觉得吴起这不过是在邀买人心,忽悠别人为自己卖命,来成就自己所渴望的功名。吴起打的这些仗也都不是什么正义战争,无非是帮主君抢地盘。所以,吴起给士兵吮吸脓血,本质上和吮痈舐痔(shǔn yōng shì zhì)没多大区别。

23、庄子狠狠讽刺过这种为了功名富贵不嫌恶心的人,说秦王有病求医,赏赐吮吸脓血的人一辆车,赏赐舔痔疮的人五辆车,谁干的事更恶心,谁得到的赏赐就更多。(《庄子·列御寇》)但如果站在士兵的角度,和主帅一起在枪林弹雨下冒险,目睹主帅跟自己同甘共苦,甚至为自己吮吸脓血,要是还不被感动的话,就太不近人情了。就算吴起是装出来的,可能一直在心里骂娘,但能装到底,也就和真的一样了。更重要的是,其他将军没有这么做的。

24、从兵法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稳定军心、调动士气的技术问题。用《武经总要》的概念,叫作"抚士",意思是抚慰军心。北宋在整理"武经七书"之前,丁度和曾公亮两位重臣曾主持编撰过一部军事巨著《武经总要》,"抚士"是其中一个单独的主题,列举了历代名君名将是如何抚慰军心,激发士气,让军队在打仗时敢去拼命的。吴起吸吮脓血的事例最突出,在他之前从没有人能做到过这个份上。而在吴起以后,不乏有人学习他的榜样,最突出的就是唐太宗。当然唐太宗受的苦远没有吴起多,但一来他的身份太高贵,只要稍微降低一点姿态就很能激荡人心,二来他的表演能力很强,比吴起更会做样子。

拿破仑与霍去病

25、放眼世界,有人做得比吴起更感人、更极致,比如横扫欧洲的拿破仑。今天我们在巴黎的卢浮宫,可以看到一幅超大尺幅的油画,画的是拿破仑亲自去雅法城的隔离点探望一批感染了瘟疫的士兵。从中能够直观地感受这个更感人、更极致的场面。从画面上看,这些士兵的样子被瘟疫折磨得很吓人,有的人趴在地上,好像已经死。拿破仑的副官躲在主帅背后,小心地用一块布捂住口鼻,神态畏缩而嫌弃。只有伟大的拿破仑若无其事,甚至摘下手套,用赤裸的手直接接触病人的身体。

26、这个场面太令人惊讶了,毕竟当时的瘟疫不但传染性强,而且死亡率高,无药可治。在画家的妙笔之下,拿破仑就这样直接站在死神面前,以战神的姿态挑战死神,所以这幅画在当时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勇气和安慰,也大大提升了拿破仑的声望。谁不愿意为这样的统帅卖命呢?然而,这幅画唯一的缺点是:内容纯属虚构。

27、事实上,拿破仑非但没有亲自探望那些士兵,反而下令毒死他们。大约有50人被强制服下了毒药。而真正神奇的是,其中有7个人不但挺过了瘟疫,也扛过了毒药,幸存下来。拿破仑下毒的事情在社会上传出了一些风言风语,为了打击这些所谓的谣言,挽回自己的光辉形象,拿破仑这才找画家定制了这幅巨型宣传画。拿破仑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孤例。

28、说回中国历史,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自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从不懂得体恤下级士兵。霍去病在行军打仗时,不但要吃好喝好,还要玩好,完全不管士兵的死活。汉武帝很疼他,会在他出征前,专门准备很多好米好肉,装满几十辆大车。如果换作司马穰苴(ráng jū)和吴起,一定把好东西都拿出来分给士兵。但霍去病根本想不到这些——反正是皇帝给我一个人的,就算我吃不完,也轮不到别人吃。所以等他打完仗回到京城,那些好米好肉会浪费很多,士兵们却还饿着肚子。(《史记·卫将军骤骑列传》)但没办法,若单论打匈奴的战功,霍去病确实可以排在其他名将之上。

29、以上这些内容并非故意抬杠,至少通过这些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吴起的治军风格并不是唯一的一条通往成功之路,冷酷而虚伪的统帅其实也可以赢得军心和民意,百战百胜,走上功名利禄的顶峰。成功之路显然没有一定之规,只不过拿破仑、霍去病的成功无法复制,成功经验也没人学得来,而吴起是可以被拿来效仿的。就像写诗,李白没法学,但杜甫可以学。

如何激励士气

30、吴起的兵书《吴子》有一篇名为"励士",顾名思义,谈的是如何激励士气,和《武经总要》的"抚士"是一个意思。其中讲到激励士气的意义,有几句很精彩的话:"发布号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成语"兴师动众"就是从这里来的。吴起的兵法纲领,一言以蔽之,精华就在"励士"两个字上。一切制度设计也好,赏罚严明也好,同生共死也好,亲力亲为给士兵吮吸脓血也好,都是为了提振士气。只要士气够强,人人都敢拼命,那么可能敌人的阴谋诡计、天时地利就不是无法战胜的。

31、吴起打过一个比方:"一人投命,足惧千夫。"好比上千人围捕一个死刑犯,把他堵住了,但谁也不敢轻易下手去抓,就怕这个人亡命反扑,伤到自己。而兵法的意义就在于,把一支军队变成一个听从指挥的亡命之徒。如果《吴子》里的内容没有夸大其词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是魏武侯给了吴起一支5万人的军队,吴起带着这5万人,把他们变成亡命之徒,大破50万秦军。

32、这样的战绩也许会让你觉得吃惊,但这还不算什么,《吴子》一书概述了吴起为魏国立下的战功,他和诸侯打过76场大型战役,全胜64场,平手12场,从没有败过一仗,为魏国拓地千里。可惜当时留下的史料太少,我们很难断定这些内容的真伪。不过,魏国确实是战国初年崛起最快的一个国家,一度成为天下第一强国,吴起当然功不可没。

文武分家

33、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大家肯定不陌生,廉颇是将,蔺相如是相。朝廷里有文官,有武将,在普通人看来理所当然,但"将相和"故事可是发生在战国末期,而文职和武职的分工,在战国初期还属于新生事物。

34、孔子的教学系统分为六门功课——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其中的"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是武术技能。即便是孔子这位文圣人,也能上阵打仗,武力值还不低。六艺是春秋时期贵族的基本功课,那时候一位贵族可能今天还在朝廷里处理民政,明天就披挂起来带兵打仗去了,打完仗回来脱下盔甲,继续处理民政。无论哪个等级的贵族,包括国君,首先都是武士,贵族精神和武士道是高度重合的。所以被后人尊为"文圣人"的孔子,只能算是"半个孔子"。

35、在这样的时代,就连审美观都是健美取向的。《左传》里有个特别醒目的例子,郑国贵族徐吾犯的美女妹妹挑选夫婿,公孙黑和公孙楚争相表现,公孙黑彬彬有礼,一副翩翩佳公子的造型,公孙楚一身军装,左右开弓,一跃跳上战车。结果美女爱英雄,果断选了公孙楚。这就是时代的审美特点,没给书生留余地。但是,竞争压力一大,文武分家的趋势也就愈加明显。春秋、战国之交,正处于时代变革的转折点,所以我们还能看到西门豹这样的人物,既搞民政,也搞军政,还能搞水利工程。等到再过些年,廉颇和蔺相如出场时,廉颇就是武职,蔺相如就是文职,各搞各的了。


仅供读文练习,侵权联删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导语ID:29269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一)ID:146399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二)ID:31978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三)ID:87451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四)ID:46758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五)ID:36911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六)ID:872849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七)ID:30224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八)ID:45825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九)ID:77027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ID:647719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一)ID:72694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二)ID:50537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三)ID:714265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四)ID:96763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五)ID:12312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六)ID:31519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七)ID:97529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八)ID:38040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九)ID:33257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二十)ID:93998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二十一)ID:157879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二十二)ID:18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