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847】
读物本·《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五)
作者:绮縠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2662
0
3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实经典,向来被称为帝王之书。我们该以何种方式读懂它?在熊逸的带领下,让我们走进它,去领略历史的魅力。本文仅供读文练习,侵权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7-23 14:42:14
更新时间2024-07-23 15:57:0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周威烈王
BGM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资治通鉴》第一年为什么重要

01、《资治通鉴》安排给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的内容,讲完吴起之后,只有一句话,短短八个字:"燕湣(mǐn)公薨(hōng),子僖(xī)公立。"意思是说,燕国的国君燕湣公死了,儿子燕僖公接班。话题突然从魏国转到了燕国,让人有点措手不及。而且司马光给了魏国那么多的篇幅,到最后只给了燕国一句话,这是什么奇怪的写法?

《左传》传统

02、《资治通鉴》历史开局的第一年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在这一年,司马光只写了两件事:第一,周威烈王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qián)为诸侯,第二,燕湣(mǐn)公死了,儿子燕僖公继位。两句话就讲完了。如果《资治通鉴》在这一年里只写这两句话,那么它和传统的编年史,比如《春秋》《古本竹书纪年》,没有任何不同。

03、如果编年史只能这样写,那显然太简略,只是一份历史大纲,起不到任何"资治"的作用。所以有人想到了"拓展阅读"的办法,最典型的作品就是《左传》,它沿着《春秋》给出来的历史大纲,写了丰富的内容。到了晋朝,名将杜预酷爱《左传》,很可能他是第一个把《左传》和《春秋》合编在一起的人。这样一来,在每一个历史年份里,通常先有简短的"经",也就是《春秋》的内容,然后附有详细的"传",也就是《左传》的内容。在《左传》的部分,往往为了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需要追叙或者交代一些后话。有时在叙事之外,还要加一段评论,以"君子曰"开头。

04、《资治通鉴》完全把《春秋》《左传》的编排体例学过来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发生的两件事,简短两句话,相当于"经",追叙出来的那些"三家分晋"的风云、魏文侯的政治手段等,相当于"传","臣光曰"相当于"君子曰"。司马光这样安排,在当时的读书人看来很熟悉,很容易接受。每件事都不会孤立存在,总会有前因后果,而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既然是《资治通鉴》的起始年,复杂前因也就只能靠追叙来完成了。这一年太特殊,后面就不会这样了。

周朝的远东

05、至于燕湣(mǐn)公是个怎样的人,做过哪些事,又是怎么死的呢?很遗憾,我们能够知道的,并不比司马光写出来的更多。作为"战国七雄"当中的一大强国,燕国在后面的戏份还有很多。燕国其实有两个:北燕和南燕,分别位于今天的河北和河南境内。南燕是个很小的诸侯国,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存在感,仅仅存活了44年。所以史料上提到的燕国,通常指的是北燕。下文凡是讲到北燕,统称燕国。

06、当初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之后,大搞分封,把召公奭(shì)封在燕国。周朝建国有三大功臣——太公望、周公旦和召公奭。太公望就是民间传说里的姜太公;周公旦就是儒家传说里的礼制发明人,所谓礼崩乐坏,崩坏的就是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召公奭在周武王刚死,年幼的周成王接班时,帮助周公旦稳住了政局。

07、这三巨头的封国位置特别耐人寻味:召公被封在燕国,姜太公被封在齐国,周公被封在鲁国,全在大陆的最东端,再往东就是海了,而西周的中央政府所在地,也是周族的发祥地,在今天的陕西境内。按说元老重臣应该留在身边,为什么反而把他们支到最远的地方去呢?其实周公和召公确实留在中央了,一辈子都没去过自己的封国。而他们的嫡长子带着人马一路东行,到封国开展统治,只有姜太公是亲自去到齐国的。

08、当时的分封和后来周朝政权稳定之后的分封很不一样。武王伐纣虽然打得很成功,一战灭国,占领了商朝的国都,但天下还有那么多土地和人口,不是所有人都服气周族人。所以周朝在这时候的分封,基本相当于武装殖民,并不是周天子把自己的地盘划出来一块,和平移交给某位诸侯,而是远远地指着一片自己根本控制不了的土地,告诉被分封的诸侯说:"那片地方就归您了,麻烦您自己想办法去建立统治,繁衍生息吧。"

09、那时候的齐、鲁、燕地区,在周天子眼里都属于远东地区,很难控制,商朝的旧盟友和土著势力又强,周族人想落脚并不容易。但是,只要能在远东地区站稳脚跟,周朝全境基本就算稳了。燕国自从召公受封,传到燕僖公,大约32代。之所以要说"大约",是因为燕国在战国中期以前的历史非常模糊,就算是司马迁也已经看不到多少史料了,所以《史记》的一系列"世家"里,"燕召公世家"写得很简略。司马光能看到的材料也不多,《资治通鉴》里记载燕湣(mǐn)公死,燕僖公继位,完全是从《史记》抄来的。

10、唐朝人司马贞写过一部《史记索隐》,援引几百种材料给《史记》作校订(jiào dìng),在燕湣(mǐn)公的卒年问题上,找出《竹书纪年》的记载,说这一年是燕简公十三年,和燕湣公、燕僖公都不搭界。到底谁对谁错,司马贞也说不清。但是今天,我们可以发现,错的是司马贞,因为《竹书纪年》说的并不是燕简公十三年,而是晋烈公十三年,司马贞张冠李戴了。晋烈公这个人前面提到过,是三家分晋时被瓜分了国土的那个国君。

11、但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时,不一定看得到《竹书纪年》的这条记载,但一定看得到《史记索隐》,相信哪个就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了。司马光选择相信司马迁,而不是司马贞,却没有写下存疑、考异的意见,大约他当时能够读到那部仅存三卷的《竹书纪年》,并且其中刚好有当下这一年的记载吧。

12、至此,《资治通鉴》记载的第一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的历史已经讲完了。在这一年中发生的两件事里,第一件事尤为重要,因为它为整部《资治通鉴》开宗明义。司马光借着这件事,讲出了儒家政治学的核心纲领。这项纲领如果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礼"。如果再加上两个字,那就是"礼、名、器"三位一体。儒家之所以也叫礼教、名教,就是从以上的纲领概念来的。

13、司马迁写《史记》时,其实也意识到了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为诸侯的意义,所以写下了这样的话:"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韩、魏、赵为诸侯。"(《史记·周本纪》)所谓的九鼎,是周天子最重要的礼器,象征着最高权力。这种巨大的青铜器竟然自己震动起来,说明周朝要亡了。从这一点也能看得出,《资治通鉴》比起《史记》来,已经很有现代感了,完全不采信怪力乱神的那一套。

14、在《资治通鉴》的追叙内容里,第一个重要人物是智瑶智襄(xiāng)子,他是一个"才胜德"的反面教材,才干很高,唯一的缺点就是缺德,导致最后身死族灭。第二个重要人物是赵无恤赵襄子,是他带领赵氏家族挺过了生死存亡的关键点,绝地反击,从此走向强盛。赵无恤和智瑶是同时代的生死冤家,而第三个重要人物,魏斯魏文侯,是几十年后的晚辈,带领魏氏家族化家为国,发展为战国时代的第一强国。

15、司马光的政治观念,特别强调用人,所以他会把魏文侯塑造为一个擅于用人的典范领袖,为他大书特书。儒家关于用人的政治哲学,概括起来是"师、友、臣"的和谐组合,统治者身边的人才,既要有老师型的,需要统治者放低姿态去拜访、请教的,也要有朋友型的,彼此可以平等地探讨问题,还要有小弟型的,听指挥,能做事。魏文侯之所以是用人的典范,就是把"师、友、臣"的组合做得十分完美。

16、接下来,就该进入周威烈王二十四年了。


仅供读文练习,侵权联删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导语ID:29269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一)ID:146399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二)ID:31978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三)ID:87451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四)ID:46758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五)ID:36911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六)ID:872849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七)ID:30224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八)ID:45825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九)ID:77027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ID:647719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一)ID:72694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二)ID:50537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三)ID:714265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四)ID:96763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五)ID:12312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六)ID:31519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七)ID:97529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八)ID:38040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九)ID:33257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二十)ID:93998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二十一)ID:157879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二十二)ID:18908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二十三)ID:10033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二十四)ID:198797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篇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