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401】
读物本·《资治通鉴》周威烈王(十八)
作者:绮縠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5272
0
4
3
2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实经典,向来被称为帝王之书。我们该以何种方式读懂它?在熊逸的带领下,让我们走进它,去领略历史的魅力。本文仅供读文练习,侵权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7-18 15:36:54
更新时间2024-07-22 21:35:33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周威烈王(十八)
BGM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司马光为什么不写西门豹

01、在增补的《滑稽列传》里,西门豹如何办成了邺城的水利工程,褚少孙没讲,只记录了西门豹的两句话:"'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父老乡亲们现在虽然恨我,但子孙后代都会记得我的好处。""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这是法家特别爱讲的话,大意是说,当你把事情做成了,人民群众可以陪着你一起开心,但你在筹划做这件事时,如果和这些人商量着来做,事情就肯定做不起来。

02、后来果然如西门豹所言,挖成了12条运河,合称十二渠,世世代代造福邺城人民。那么,西门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褚少孙没讲,但《韩非子》和《淮南子》都讲过西门豹的事迹,虽然和挖运河无关,却很能体现西门豹的行政风格。

西门豹的名言

03、《韩非子·内储说上》,主题叫作"七术",列举了领导控制下属的七种权术,其中第六种叫作"挟智"意思是明知故问,揣着明白装糊涂,所举例证之一就是西门豹治理邺城时的管理技术:西门豹谎称自己丢了一个车轴上的小插销,派下属去找。东西本来就没丢,下属当然找不到。西门豹又派了一批人去找,这回还真的在一家人的房间里找到了。通过这个方法,西门豹摸清了手下哪些人老实,哪些人不老实。

04、《淮南子·人间训》也记载了西门豹的一段故事。《人间训》讲的是祸福不定的道理,塞翁失马的故事就出自这一篇。为了说明有时候有罪却被嘉奖,有功却被处罚的道理,《人间训》拿西门豹治理邺城的事情举例:经过西门豹的一番精心治理之后,邺城的粮仓里没有存粮,钱库里没有钱币,武库里没有兵器,官府里没有账本。有人向魏文侯举报了西门豹,魏文侯亲临邺城视察,发现举报内容完全属实,于是质问西门豹:"翟璜推荐你治理邺城,难道你就是这么治理的吗?如果你给不出合适的理由,我就要对你严加查办了。"

05、西门豹给出一番掷地有声的回答:"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库。"

"王"是统治水平的最高级别,能使天下归心,才能称王,周文王和周武王就属于这个级别。"霸"并不是只讲拳头不讲理的意思,而是低于"王"的统治级别,虽然不能使天下归心,但至少可以富国强兵,号令群雄,为天下主持正义,"春秋五霸"就属于这个级别。西门豹的意思是,"王"的统治特点是藏富于民,"霸"的统治特点是有尚武精神,让国民善战,只有亡国之君才会想方设法搜刮财富,让府库充实。

06、西门豹接着对魏文侯说:"您是要走王霸之路的,所以我才会让粮食、武器、钱财都储藏在民间。只要您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调用。您要是不信,请让我登上城头击鼓。只要鼓声一响,您想要的东西马上就来。"西门豹果然登城击鼓。第一通鼓声响起,邺城百姓纷纷顶盔掼(guàn)甲,带着武器走出家门。第二通鼓声响起,又有不少邺城百姓要么背着粮食,要么用车子载着粮食,纷纷汇聚过来。

07、魏文侯大概看呆了,对西门豹说:"我明白了,你厉害,那就让大家散了吧。"没想到西门豹还有一手,他对魏文侯说:"邺城百姓对我的这种信任度可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如果喊了一次'狼来了',骗了他们,以后就再也别想调动他们了。我看咱们不如搂草打兔子,反正燕国欺负过我们,夺走了我们八座城邑,您就让我做总指挥,带着这帮人去攻打燕国,收复失地好了。"果然,西门豹一战功成,收复所有失地之后才返回邺城。

不敢欺的西门豹

08、这个故事未必完全属实,但我们从中可以大致感受到西门豹的行政风格。后世流传下来一个说法,叫作"三不欺"。"三不欺"涉及三个人,三种管理风格。第一,郑国宰相子产,既有一颗仁爱的心,又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所以别人对他"不能欺",骗不到他;第二,孔子的弟子宓(fú)子贱,治理单(shàn)父(今天的山东单shàn县),几年间尽在办公室里弹琴,单父人民爱戴他,对他"不忍欺",不忍心骗他;第三就是西门豹,治理邺城,严刑峻法,别人对他"不敢欺",生怕被他治罪。

09、在这三个人物中,子产不但被《左传》浓墨重彩地描写,还被孔子变着花样地夸,说他是个"惠人",意思是给人民施加恩惠的人。(《论语·宪问》)孔子还说子产是"古之遗爱",这种满怀爱心的统治者在当代绝无仅有,再要找就只能到古代传说里去找了。(《左传·昭公二十年》)

10、正因为孔子的评价,后来的儒家学者总会过度强调子产身上"惠"和"爱"的一面,其实子产很注重制度建设,他的"惠"和"爱"既有礼制基础,也有法制基础。他还搞过成文法,坚定反对成文法的孔子竟然没有批评他。近年出土的清华简中,有一部书叫《子产》,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晚期,与孟子同时代,书里记载了子产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显然子产绝不是只靠爱心走天下的。

11、至于宓子贱,他的风格显然让人很想不通。这不就是怠政吗,怎么反而境界最高?宓子贱当然不是真的只弹琴,不做事,只不过他既有抓大放小的意识,又有防患于未然的手段。"掣肘"这个词就是从宓子贱来的,他刚上任时,就施展妙计,让国君给他充分放权,绝不掣肘。真正施政时,他既能寻师访友,得到高人的帮助,还很会用人,把具体事情安排给具体人去办,自己只管人,不管事。最有儒家风范的是,他还能春风化雨,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单父人民。(《吕氏春秋·具备》)

12、每一种"不欺"都对应着管理学上的一种技术取向。古人对此有过总结:管理者"任德",以德治国,收获的就是"不忍欺";"任察",明察秋毫,收获的就是"不能欺";"任刑",严刑峻法,收获的就是"不敢欺"在传统的评价体系里,境界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不忍欺、不能欺、不敢欺。相应地,管理风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任德、任察、任刑。

13、之所以把任刑排在最后,并不是因为它的效果差,而是因为它的连带效果很糟糕。任何一种目标导向型政策,都难免引发一些始料未及的连带效果,经济学称之为外部性。连带效果有好有坏,或者说外部性有正有负。魏文帝曹丕曾经和几位大臣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出了一个结论:任察和任刑都会导致孔子所谓的"民免而无耻"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人都没有道德感,没有自律意识,没有羞耻心,只是迫于压力才不得不守规矩,但即便在守规矩时,还是会心存侥幸,希望能靠一点小聪明,既占到便宜,又躲掉刑罚。(《史记集解·滑稽列传》)

14、在儒家看来,只有以德治国,百姓才能"有耻且格",也就是有羞耻心和自律意识。社会风气因此才能越来越好,管理成本因此才会越来越低。这倒不全是儒家的一厢情愿,因为这个道理在小社会里确实可以成立,只是随着社会规模变大,人口流动性变强,这个道理才会一再被现实打得头破血流。司马光作为一代醇儒,既不愿意把社会导向"民免而无耻"的方向,也不相信严刑峻法在大社会里其实是有可能实现"有耻且格"的。所以,他对西门豹的忽略,在儒家立场上完全可以成立。

管理者怎么避免被手下人欺骗

15、作为管理者,上到皇帝,下到县令,永远都会面临一个难题:怎样才能不被手下人欺骗?尤其是站在皇帝的高度,被骗的概率非常高,因为官僚体系总会下级骗上级,一级骗一级,等信息逐级汇总上来,报到皇帝手上时,往往已经和真实情况相差很大了。有些时候,只要有一个关键枢纽隔绝信息,就能冰火两重天。比如赵高蒙蔽秦二世,既忍欺,又能欺,更敢欺,以至于外边已经打得天翻地覆了,秦二世还以为天下太平。怎么才能避免这种局面呢?说实话,非常难。

作为缓冲地带的胥(xū)

16、我们通常想到的欺上瞒下的情况,都是奸臣作怪。赵高、秦桧、贾似道、史弥远等,都是权倾天下的人物。其实最普遍的欺骗问题,来自一个很难被人注意到的阶层:胥吏。"胥"和"吏"的意思差不太多,所以经常被合在一起,泛指一切基层办事员。

17、可想而知,这是多么不起眼,却十分庞大的一支队伍。普通百姓和官府打交道,比如征粮、催税,都是和胥吏直接打交道,轻易惊动不到衙门里那些有品级的官员。官员需要推行一项政策时,负责具体经办的都是胥吏。胥吏还会负责官府里的各种文书工作如草拟、誊写、分档整理公文,总之都是些细碎、烦琐,但又很有技术含量,且不可或缺的事情。

18、严格来说,胥吏并不在科层制的体系之内,却以惊人的体量寄生在科层制上。他们当中不乏有文化的人,但文化程度又不足以通过科举考试。而事情的另一面是,那些文化程度高,通过了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时间、精力往往都倾注在教科书和辅导书上,搞的全是应试教育,等到真的当了官,才发现读过的书其实派不上多大用场。

19、比如在儒家经典里,《仪礼》《周礼》《礼记》合称"三礼",这套学问最难学,也最难考,如果考中了这一科,文凭的含金量就比别人高,底气当然更足。但问题是,这些来自周朝的古典礼仪早就在社会上行不通了,任凭你学得有多精深,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除非朝廷上出现了重大的礼仪争议,你才有机会一展所学,提一点引经据典的好建议。至于日常的行政工作,主要得靠胥吏去做,他们才是专家。

20、遗憾的是,越是专家,越被人看不起。正所谓"君子不器",官员都是"君子",品行是好是坏另说.反正不做具体的事。胥吏通通是"器",有且仅有工具意义,而人一旦工具化了,也就不容易被当成对等的人来尊重。所以官员通常看不起胥吏,只是把他们当成工具来用。

21、胥吏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把官员和百姓隔开。隔开之后,因为胥吏才是直接和民间打交道的人,所以来自民间的一切不满都集中在胥吏身上,一旦出了大娄子,拿胥吏治罪就是了,官员的权威不容易受到损害。这个道理,汉朝思想家贾谊早在《新书阶级》里讲过,在贾谊这个"阶级"的意义上,胥吏之于官员,就相当于官员之于皇帝。

胥吏为什么欺和瞒

22、整个胥吏阶层,文化低,地位低,待遇低,工作辛苦,既要直面来自长官的压力,又要承受来自民间的不满。怎样才能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呢?业内通行的办法就是欺上瞒下。官员能做到不被骗吗?我们可以看看一位资深人士的回忆。

23、宋朝学者洪迈有一部志怪笔记,叫作《夷坚志》。虽说是志怪,其实也收录了很多见闻、掌故。书中提到一位叫夏铧的老人,干了40年胥吏,终于熬到一个官做。夏铧(huá)说,在他的职业生涯里,跟过太多长官。发现就没有谁不被胥吏骗的。例外倒也有,但只有程公辟和罗畴老两个。罗畴老刚刚做官时很精明,没人敢骗他,但后来还是被人发现了弱点:罗畴老很喜欢读书学习,还会深入钻研书中的意义,一旦有所收获,就会特别开心,如果没想通,就会冥思苦想。

24、胥吏会趁他开心时拿着公文找他,公文其实已经被动了手脚,但开心的罗畴老看不出来。如果在他冥思苦想时找他,那么再小的手脚也会被他察觉出来。夏铧最后还有一句总结:"这么一位能读书的长官都被我们胥吏骗,何况其他人呢!"这位罗畴老名叫罗畸,2004年在福建沙县还出土了刻有他的墓志铭的石碑。

25、在夏铧的讲述里,有一个细节很值得我们留意,那就是夏铧为什么会跟过很多长官呢?这是体制造成的: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员经常调任,而胥吏可以在一个衙门干一辈子,甚至可以父子相传,把胥吏工作做成一门家传的手艺。如果说官员是强龙,那么胥吏就是地头蛇。强龙既厌恶这些地头蛇,偏偏还离不开他们,毕竟他们对当地最熟悉,对工作也最有经验。

26、当然,经验过于丰富,人就变油滑了。在《水浒传》里,就能看到很多胥吏的生活。宋江在衙门里做押司,押司不是官,而是胥吏。武松做了都头,看似很威风,其实也不在体制内,只算胥吏,只不过领导器重他,还在县衙里给他安排了宿舍。如果放在真实的北宋,他们都是不拿俸禄的,也看不到任何职业前景。

27、但宋江为什么很有钱?因为他偷偷摸摸办了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梁山好汉有很多都是胥吏出身,做胥吏时也都没少蒙骗长官。我们站在小说读者的角度,当然觉得这些胥吏做的是英雄豪杰的事,和腐朽的官僚体制斗智斗勇,但如果站在大宋朝廷的角度,肯定觉得这些人都是体制内的蛀虫,恨不得早点捏死他们,却又离不开他们。

28、在文人和官员的笔下,全天下的胥吏基本都是奸诈小人。实际上,胥吏也有胥吏的无奈。历朝历代,胥吏要么只有微薄的俸禄,要么干脆没有俸禄,要赚钱的话,一来靠经费和赏金,二来就只能靠贪污腐败了。何况胥吏这个阶层的人,就算真能保持清廉,也得不到任何荣誉,清廉因此变得很不划算;就算勤勤恳恳,努力上进,升迁的机会也很渺茫,努力工作也变得很不划算。算来算去,只有偷奸耍滑最划算。这就意味着,胥吏的欺骗是机制筛选的结果。如此一来,"三不欺"到底还有多大的借鉴价值,就实在很难讲了。

29、最显著的例子是,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底层,对胥吏接触密切,恨意很重,所以明朝开国之后,他便用严刑峻法来管理胥吏。貌似这应该能达到西门豹式的"不敢欺",但想法还是被现实打得惨败。朱元璋有一句很无奈的感叹:"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李默《孤树哀谈》卷2)

王安石的意见

30、为了对付下级的瞒和骗,最常见的办法就是特派员制度——派出宦官也好,特务也好,总之要求每一个特派员直接把信息报给自己,砍掉一切中间环节,用垂直管理来弥补科层制的弊端。当然,这还是免不了被骗,而且会严重增加皇帝本人的工作量,精力稍微差一点就坚持不下来了。所以,只要是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能达到"三不欺"当中的某个层次,"不忍欺"最好,但"不敢欺"也完全可以接受,只要不被骗就好。

31、在操作层面上,"不忍欺"和"不能欺"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对管理者本人的要求太高,既要有闪光的人格魅力,又要有超高的情商和智商。换句话说,这太需要天分。而且一般人做事天然会遵循省力原则,与其费心费力地自我训练,倒不如用一套奖惩办法让别人去费心费力,反正只要能达到让自己不被骗的效果就行了。既然条条大道通罗马,为什么不选最好走的那条路呢?

32、最好走的那条路,就是西门豹的"不敢欺"。而且,如果我们把管理目标单一化,锁定在"不被骗"上,那么"不敢欺"的效果最有保障。王安石写过一篇分析"三不欺"的文章,说在任德方面,宓子贱肯定比不过尧圣人,但即便是尧,也被獾(huān)兜那伙小人骗过。在任察方面,就连子产本人也被手下骗过。王安石倒没有对任刑有多大的偏爱,在他看来,圣人之道,也就是最高明、最理想化的管理方式,并不存在德、察、刑之外的内容,只需要将德、察、刑兼收并蓄,让它们相辅相成。

33、文章最后,王安石又专门拿西门豹举例,说西门豹主持修建的十二渠直到汉朝还在造福邺城,汉朝官员想把十二渠改造一下,邺城的父老乡亲不愿意,说十二渠是西门君建造的,贤君的建造格局是不能变更的。可见西门豹的德政足以感动民心,并不是只靠严刑峻法就把邺城治理好的。(《王临川集》卷67) 王安石的这种态度,虽然还是把尧圣人高高捧着,但站在醇正的儒家视角来看,明显已经滑向法家的深渊了。


仅供读文练习,侵权联删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导语ID:29269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一)ID:146399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二)ID:31978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三)ID:87451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四)ID:46758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五)ID:36911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六)ID:872849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七)ID:30224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八)ID:45825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九)ID:77027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ID:647719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一)ID:726947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二)ID:50537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三)ID:714265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四)ID:967631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五)ID:12312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六)ID:315193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 (十七)ID:975293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