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101】
读物本·《林徽因传》02林家有女初长成
作者:抒凡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近代字数: 7074
4
4
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世间女子,纷丽多姿。唯独有她,哀艳如诗。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1-09 00:07:05
更新时间2023-01-09 10:31:1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仅供朗读练习之用,如侵联删)

1.

林家有女初长成

心静则国土静,心动则万象动,若能懂得随遇而安,任何的迁徙都不会成为困扰,更不至于改变生活的初衷。每个人都于漫漫人生路努力找寻着适合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太过曲折,不至于在拐弯处过于彷徨。

不管童年的天真遗失了多少,时间的沙漏仍然静静地渗着,蔡官巷和西湖渐行渐远。

 

2.

林徽因懵懵懂懂地撞进了她的少女时代。十六岁的青春,将在伦敦的轻雾中绽放。

即便当得起风华绝代,林徽因也一定不会满足于小情小梦,守着一世清净了却此生。许多年前她就与江南告别,从此接受了迁徙的命运。这种迁徙并不仅仅是颠沛流离,而是顺应时代,是自我放逐。本是追梦的年龄,又怎可过于安静,枉自蹉跎时光。

 

 

3.

父女和知己

他是林徽因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她是他血脉的延续,期望的寄托。他对她的爱是那样复杂,甚至又那样沉重。

她是那个畸形的家庭中唯一能与他交流的人,不经意的,他把不应该让她背负的沉重交予了她。

她一生的繁华和努力隐藏的酸楚,都与这个男人息息相关。

 

4.

虽然林长民在家的时间极少,但他仍不失为一个好父亲。他心性开朗,特别喜欢跟孩子们在一块儿。在他这里,孩子们不分前院后院,前院的丫头小子,后院的两个丫头,都是他最爱的心肝宝贝。莫说是自家孩子,就是姑妈家的表姐表弟们,也少不了这位舅舅的宠爱。大姑姑对待徽因两姐妹,也同对待自己的孩子无异。

林徽因长到10岁时,祖父也去世了。父亲常年在外,大太太什么都放手不管,二太太弱不禁风。

 

5.

和老爷书信往来,伺候两位太太,照顾年纪尚幼的弟妹,甚至打点搬家的行装,家中大事小事,竟然都是这个十一二岁的大小姐自己承担。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出身名门的徽因,也早早地当起家来了。

林长民爱那一大群孩子,但最爱的还是长女林徽因。

林徽因早早被启蒙读书,天资聪敏,6岁就能识文断字,开始为祖父代笔给林长民写家书。

 

6.

林家保存了一批林长民的回信,最早的那一封是徽因七岁时写的:

徽儿:

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闻娘娘往嘉兴,现已归否?趾趾闻甚可爱,尚有闹癖(脾)气否?望告我。祖父日来安好否?汝要好好讨老人欢喜。兹奇甜真酥糕一筒赏汝。我本期不及作长书,汝可禀告祖父母,我都安好。

父长民三月廿日。

 

7.

林长民特别喜欢这个长女,不但因为她天资聪慧,还在于她早早就领会了这个大家庭的人情世故。父亲眼里的林徽因“驯良”“知道理”,这当然让他高兴,喜欢。从成年人的的角度讲,家里有这样一个孩子实在是很好的。可是,对于只有七八岁的小女孩来说,这样的重视和赞美,是否有些残酷呢?原本应该和玩伴们肆无忌惮地争抢糖果玩具的年龄,由于成人有意无意的施压,必须要学会察言观色,努力用成年人的眼光看世界,甚至处理大人们之间的纷争。

 

8.

林徽因就在这样一个有点畸形的家庭环境中匆匆地成长着。就好像北方的植物一样,生怕错过短暂奢侈的温暖,一个劲地生长,让枝叶最大限度地靠近冰冷的阳光。

长辈眼中,她是林家的长孙女,天资过人,温良有礼;和孩子们在一起,她嬉笑打闹,无伤大雅地争抢零食和玩具。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林徽因呢?大人们选择忽略这个问题,他们只要一个讨人喜欢,明事理的林徽因就可以了。林长民有时甚至忘了她只是一个小女孩,书信往来之中对她吐露心声,把她当成了同辈的伙伴、知己。

 

 

9.

本日寄一书当已到。我终日在家理医药,亦籍此偷闲也。天下事,玄黄未定,我又何去何从?念汝读书正是及时。蹉跎误了,亦爹爹之过。二娘病好,我当到津一作计□。春深风候正暖,庭花丁香开过,牡丹本亦有两三葩向人作态,惜儿未来耳。葛雷武女儿前在六国饭店与汝见后时时念汝,昨归国我饯其父母,对我依依,为汝留□,并以相告家事。儿当学理,勿尽作孩子气,千万□□。(此处资料有所缺失,可根据词句自行添加朗读)

徽儿桂室老人五月五日

 

 

10.

对长女寄托殷殷厚望的家人们就这样不经意地拿走了林徽因的童年和天真。这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童年时光的女孩子果然谨遵父训,一生都把澎湃的感情压制于庄重的理智之下。这是林徽因和同时代女性的最大的区别。

林长民对林徽因的爱是复杂的。林徽因把家务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心无芥蒂地爱护着异母的弟妹,对二娘尊重有加,固然让离家在外的林长民欣慰。但从另一方面理解这份父女之情,林徽因的文化修养也占了重要的部分。

 

11.

林长民是一个文人,但不幸的是他的妻妾都是文盲。他和她们身处两个世界,他的满腹才情和济事救国的抱负对她们来说如同天书。林长民的内心是寂寥的,无人应和,他必须努力用最浅白的语言和妻妾交流,以免她们听不懂。只有这个从小跟随祖父母和大姑学习的长女能懂得他,可以用文人的语言与他对话交流。不知不觉中,林徽因成了林长民在这个半旧半新的家庭中的唯一的同类、知己。

 

12.

林长民曾感叹:“做一个有天分的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林长民对林徽因的影响如此的大,他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他“清奇的相貌”“清奇的谈吐”(徐志摩语)在林徽因的身上传承下来。父女双方都对彼此怀有复杂的情感,这样的情感对林徽因来说甚至成了一块石头。父亲的冷漠让母亲成了妾,她怨他——看《我们太太的客厅》,就知道林徽因一直在意着母亲妾的身份;

 

13.

刚刚懂事的时候,她留恋父亲给予的片刻温暖,再大一点,又开始同情父亲的寂寥。

一个过于理智的人,反而会在爱恨之间挣扎不断。毫无疑问的爱,却无法爱到忘记缺点,不能爱得忘我;那被恨占据了的爱,更没有让人心安的纯粹。成人后的林徽因在爱情和婚姻中也是这样理智着,清醒着。被有些人评论为“只爱自己”“自私”。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

 

 

14.

栀子花开

这个秀美灵慧的女孩子离开杭州古城,开始了她一段崭新的人生历程。她带走了江南水乡的灵秀,带走了小巷里栀子花的清雅,还有西湖水面的一缕薄烟。小小年纪的她,还不懂相忘于江湖,不懂迁徙意味着时光的诀别。这时候她还未到风华绝代的年龄,但已经能够好好打理自己的青春韶华。有那么一天,她的风采将倾倒这座皇城。

 

15.

林徽因9岁,父亲林长民居北京,全家则从杭州迁居上海,住在虹口区金益里,林徽因和表姐妹们一同进入虹口爱国小学读二年级。后来,徽因12岁上,全家又从临时落脚的天津迁往京城与林长民团聚。林徽因进入著名的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上学,表姐妹们也与她一同入读了教会学校。

林徽因的大部分传记都取“就读培华女子中学”这一观点,并说这是当时的顶级名校。

 

16.

该校由英国教会创办,是一所教风严谨的贵族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皆具上流社会的气度风采。但有人考证,现今已寻不到培华女校的记载,林徽因就读的可能是“培根女校”,培华是培根的笔误、遂以讹传讹下来。

不过,这所学校是外国人创办的教会中学这点可以确证无疑。

1916年的某一天,开学不久,徽因和一同入读的表姐妹们穿着校服拍了一张合影。照片上姐妹四人出落得亭亭玉立,气质不凡,尤徽因更甚。

 

17.

她已经不是四年前那个和姐妹们嬉笑打闹的小女孩子了,这几年无论是世事还是家中都发生了大的变化。曾经在徽因姐姐膝下撒娇的小妹麟趾已安睡在另一个世界。家也不再是和母亲两个人的家,而是需要和更多的人分享。林徽因秀丽的双眼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忧郁。

从氤氲的江南水乡来到这座尊贵的皇城,初晓人事的林徽因感到一种与历史相连的沧桑和沉重。

 

18.

自己仿佛是一粒微小的尘埃,没有人会注意到她的存在。虽然敏感多愁,但也十分坚强,将自己和家都打理得干净漂亮。其实,在林徽因心中,自从祖父母相继离世,家已经变了,不再是往日安宁的归宿,而是一个需要时时小心的战场。在徽因10岁时去世的祖父,感受不到何雪媛和程桂林之间的波涛暗涌,但林徽因夹在中间却体验个明明白白。唯一能让她得到放松休憩的就是读书。这是属于她的世外桃源,在另一个世界里,她可以暂时忘记那些没有硝烟的你争我夺,放下林家长女的身份,只做单纯的林徽因。

 

19.

1918年,林长民卸任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不久之后就与汤化龙、蓝公武去日本游历。林徽因独自在家感到寂寞无趣,还想着给父亲一个惊喜,便翻出家中收藏的诸多字画,一件一件地整理分类,编成收藏目录。待到林长民归来,徽因兴致勃勃地拿给他看,满怀期望能得到嘉许。但林长民仔细阅读后指出了很多纰漏,让徽因情绪低落了好一阵子。她在父亲写给自己的家书上批注道:“徽因自信能担任编字画目录,及爹爹归取阅,以为不适用,颇暗惭。”

 

20.

林徽因就像一株新鲜的栀子花,给这座高贵沧桑的北方城市增添了诗意与柔情。栀子花清雅的香气徐徐飘散着,美丽着而不自知。有些人的美丽与生俱来,有些则要经历时光的沉淀方能绽放,林徽因是前者。高贵清白的出身,眉目如画的容颜,满腹诗书的才情,这样的林徽因注定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开端。很快她就要漂洋过海,接受更绝美的绽放。

(1916年林徽因(右一)与表姊妹在培华女子中学学习时合影。)

 

21.

欧洲之旅

在那个诞生无数传奇的年代,漂洋过海是一种时尚。大家闺秀的林徽因自是顺应了这潮流,任何的执拗都无法改变初衷。当乘上远航的船,面对烟波浩渺的苍茫大海,她头一次深刻地明白,自己不过是一朵微弱的浪花。

倘若没有那次漂洋过海,大约林徽因的生命轨迹会走向另一个方向。但无论怎样,以她的聪慧都能把握得很好。任何时候,任何境况,她都不至于让自己过于狼狈。

 

22.

那时的她还未想过风云不尽,她还是个少女,只想在自己的空间里筑梦。

那是世界上最多情的蓝。

夹杂着全部光谱颜色的浪花,热烈地拥抱着布莱顿海湾。仿佛是分割了彩虹,独取那道靛青作为海的底色,即锋利又温暖,碰一下就能撞出脆响的颜色,没有人能说清那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蓝。

16岁的林徽因注视着这片海。

 

23.

和祖父祖母一样,林长民对长女徽因寄予了厚望。他也理解这个时时令人窒息的家庭对徽因来说意味着什么。虽然女儿从未抱怨,但林长民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忧郁。林长民觉得有必要让这个孩子解放一下了。

1920年,林长民将赴欧洲考察西方宪制并在英国讲学,他决定携徽因同往。这次远行主要的目的是增长见识,接受更先进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其次是避开让人身心俱疲的琐碎家庭纷争。

 

24.

林徽因跟着父亲旅居国外一年半,这正是中国最传统的教育方式之一——游学。

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1920年林长民致林徽因家书)

 

25.

那时候漂洋过海也是一种时尚。1920年4月,林徽因跟着父亲登上法国Pauliecat邮轮,从上海出发前往欧洲。这一次远行让林徽因踏上了人生的新旅程,也意味着告别青涩的少女时代。她将看到一番新事物、新景致、新思想,对一个即将成长成熟的女孩子来说,这新奇将带给她鲜活、神奇的美丽。

虽然生于江南水乡,但海天一色、碧波万顷的风光仍然带给林徽因雀跃的欣喜。

 

26.

海鸥舒展双翼在船头盘旋着鸣叫,带着海水腥味的风吹起少女的长发和纱巾,朝阳落日把碧空烧出血来,又泼洒在海面,那是大自然铺展开的最壮美的油画。

林徽因在旅途中看到了一个与往日不同的年轻的、充满生气的父亲。父亲在家中时,虽然温文尔雅,对孩子们关爱有加,但总给徽因一种无法排遣的寂寥之感。

 

27.

而此时的林长民,却是如此满怀激情,热情善辩。“五四”纪念日,船上赴法国勤工俭学的100多名中国留学生举行“五四运动纪念会”,林长民登台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

“吾人赴外国,复宜切实考察。若预料中国将来必害与欧洲同样之病,与其毒深然后暴发,不如种痘,促其早日发现,以便医治。鄙人亦愿前往欧洲,以从诸君之后,改造中国。”(见《时事新报》6月14日刊载的通讯《赴法船中之五四纪念会》)

 

28.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冲破了乌云,宛如流水从绝壁上飞跃而下,溅起点点金色,将林长民笼罩于一圈光晕之中。林徽因注视着意气风发的父亲,倾听着她从未听过的掷地有声的语言,懵懵懂懂之间,她好像明白了父亲的期望,一股无可名状的勇气和热情,也仿佛要冲破年轻的心房了。

1920年5月7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Pauliecat邮轮平安抵达法国。那时欧洲的各学校正是暑假,于是林长民决定先带着女儿漫游欧洲大陆。

 

29.

林徽因跟随着父亲游历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等地。她见识了巴黎浪漫优雅的风情,领略过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的庄严华美,她被异国那些从未想象过的美丽征服了。

父女二人的第一站是日内瓦湖。

这是一个无法划分国籍的湖。它地处阿尔卑斯山区,在瑞士占地140平方英里,另有84平方英里在法国境内。湖面海拔375米,平均水深150米,最深处可达310米。

 

30.

湖水流向从东往西,形状略似新月,法国便与月缺部分衔接。湖水呈湛蓝,清澈又神秘的气质倾倒了众多艺术名流。亨利詹姆斯称之为“出奇的蓝色的湖”;在拜伦笔下它是一面晶莹的镜子,“有着沉思所需要的养料和空气”;对于巴尔扎克来说,它是“爱情的同义词”。

林徽因看着在湖面戏水的天鹅,在湖畔徜徉的白鸽,著名的人工喷泉在阳光的照射下浮现出若隐若现的彩虹,从未体验过酒香的女孩醉了,沉思了。某个瞬间,她好像身处小时候在故事里才能看到的仙境。

 

31.

终生纷繁,有人过得迷糊,有人生得清醒。有人一生寻找,怅然若失着,有人早早认定今生挚爱,永不放手。

世界如此之大,能与挚爱相逢已是不易,有缘相处更是极其珍贵,所以我们都应当懂得珍惜。纵然如此,一路行来,还是太容易与缘分擦肩而过,所拥有的也渐次失去。并非由于不懂珍重,只是缘分的长短大抵已被注定,玩不住的终究是刹那芳华。

 

32.

所谓诗酒趁年华,青春不挥霍也会过去,何必将自己持久地困于笼中?世间百态必要亲自品尝,世间美景也必要亲身置于其中,方能领略生命之珍贵。而漫漫长路,唯有亲自丈量,才能知晓它的长度与距离。

每个人从拥有这份生命开始,若可扬帆天涯,万万无需回避。一旦融入茫茫沧海,亦无需渴求回头。

 

33.

1920年9月,林长民带着林徽因抵达伦敦。他们先暂时入住Rortland,后来在伦敦西区阿尔比恩门27号安顿下来。林徽因入读St.Mary’s College。

虽然林徽因在国内已经接受了英文教育,但一下子置身于全英文的陌生环境,还是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当父亲去欧洲大陆开会时,十六七岁的少女不得不独自度过,想法子打发从早到晚的孤单。

 

34.

也就是在这段日子里,林徽因阅读了大量书籍,名家的小说、诗歌、戏剧她都一一涉猎。

在伦敦时,林徽因也经常以女主人的角色加入父亲的各种应酬,由此与众多文化名流都有过接触。这对她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基础。她有过游学经历,又得著名学者点拨,因此她在文坛上的起步高于同时代许多女作家。

 

 

35.

与建筑结缘

布莱顿海湾的沙滩是柔软的金色地毯,一把细沙过手,掌上便灿然闪烁着无数金色的星星。卖海鲜的小贩都是些十来岁的孩子,篮子里放着煮成金红色的蟹和淡紫色的小龙虾。他们苏格兰民歌一样的叫卖声穿梭在遮阳伞之间。不远处,拖着修长影子的华美建筑是皮尔皇宫。这座阁楼式的皇宫建于大帝国摄政时期,神秘的东方韵味使其成为这座小城最豪华、最漂亮的海外休闲别墅。

 

36.

林徽因跟着柏列特医生一家来到布莱顿度暑假。

布莱顿是英国南部的一座小城,面朝英吉利海峡,北距伦敦约80公里。早在11世纪,这里就是一个航运发达、鱼市兴盛的地方。如今布莱顿已经成了一处绝好的度假胜地,据说这里的海水有治疗百病的神奇功效。差不多每家观光旅馆都竖着一块“天然水,海水浴”的招牌来招揽生意。

头发花白的柏列特医生站在浅水处,一边往身上撩着水,一边招呼着女儿们下水。

 

37.

他是林长民的老友,50多岁,个性幽默亲切。他有五个女儿:吉蒂、黛丝、苏珊、苏娜、斯泰西。吉蒂20岁;苏珊和苏娜是一对双生子,面貌几乎一模一样;黛丝和林徽因同龄,最小的妹妹斯泰西还是个小学生。五个亭亭玉立的花样女孩加上东方美人林徽因,立刻吸引了众多游人的注目。

吉蒂和柏列特医生很快游到远处的深水区去了。黛丝留在浅水区教林徽因游泳,一边照应着三个妹妹。

 

38.

黛丝给徽因做着示范动作,徽因伏在橡皮圈上按照黛丝的指点划着水。黛丝一边纠正动作一边鼓励她:“别怕,菲利斯,这海水浮力很大,不会沉下去的。”

菲利斯是林徽因在英国的教名,柏列特的女儿们都这么称呼她。

小妹妹斯泰西用沙子堆起一座城堡,快完成的时候,一下子又塌了下来,她又努力了一次,仍然失败。“来!工程师,帮帮忙。”她冲躺在遮阳伞下休息的黛丝喊道。

 

39.

黛丝很快就给妹妹建起一座漂亮精致的沙子城堡。林徽因问:“为什么叫你工程师?”

黛丝说:“我对建筑感兴趣,将来是要做工程师的。看到你身后那座王宫了吗?那是中国风格的建筑,明天我要去画素描,你可以跟我一起去吗?顺便也给我讲讲中国的建筑。”

“你说的是盖房子吗?”林徽因问。

“不,建筑和盖房子不完全是一回事。”黛丝说,“建筑是一门艺术,就像诗歌和绘画一样,它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是大师们才能掌握的。”

 

40.

林徽因的心弦被拨动了,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

第二天,黛丝就领着林徽因去皮尔皇宫画素描。这座建筑的设计完全是东方阁楼式的,大门口挂着两个极富中国风情的八角灯笼,里面的飞檐、梁柱、窗棂都是中国式的,让林徽因想起杭州的老宅,异常亲切。黛丝如获至宝,兴致勃勃地到处参观着,不停地写写画画,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41.

一星期后,林徽因收到林长民的来信:

得汝来信,未即复。汝行后,我无甚事,亦不甚闲,匆匆过了一个星期,今日起整理归装。“波罗加”船展期至10月14日始行。如是则发行李亦可少缓。汝如觉得海滨快意,可待至九月七八日,与柏列特家人同归。此间租屋,14日期满,行李能于12、13日发出为便,想汝归来后结束余件当无不及也。9月14日以后,汝可住柏列特家,此意先与说及,我何适,尚未定,但欲一身轻快随便游行了,用费亦可较省。

 

42.

老斐理普尚未来,我亦不欲多劳动他。此间余务有其女帮助足矣。但为远归留别,姑俟临去时,图一晤,已嘱他不必急来,其女九月梢入越剧训练处,汝更少伴,故尤以住柏家为宜,我即他住。将届开船时,还是到伦敦与汝一路赴法,一切较便。但手边行李较之寻常行李不免稍多,姑到临时再图部署。盼汝涉泳日谙,心身俱适。

8月24日父手书。

获准继续住在柏列特家,正是林徽因求之不得的,因为她已经被“建筑师”黛丝迷住了。

 

43.

黛丝领着林徽因走遍布莱顿的大街小巷,一座桥、一条路、一栋房子、一根柱子、一扇窗,在黛丝的讲解下,忽然都像变戏法似的,变了另外一副令人着迷的样子。林徽因从未知道,这些习以为常的建筑竟然还蕴藏着这么多的魅力。

林徽因领悟能力过人,她独特的审美也让黛丝称赞不已,她惊异于这个东方少女的聪慧:“菲利斯,你对建筑很有感觉,你在审美方面有不可思议的灵感,你一定很适合当一个建筑师!”

 

44.

“是吗?可是,我就要回中国去了,未来会怎么样——还不知道呢!”归期将至,未来会以什么面目迎接这个初长成的女孩子呢?林徽因感到一丝迷茫。

海风一下一下地推着浪花,把它们推到少女的脚边,片刻后又退下去,仿佛也洞悉了这一颗不安的年轻的心。

几天后,林徽因又接到了林长民于8月31日写的信,催她提前回去,因为他已经安排好女儿9月6日参观泰晤士报馆,所以希望她5日赶回去。

 

45.

不管有多么不舍,离别已经近在咫尺了。

1921年10月4日,泰晤士河出海口被清晨的阳光涂成了猩红色,海面如同一块玛瑙静静地在前方闪耀着华贵的光泽。雾气渐散,汽笛悠然拉响,“波罗加”号就要起航了。地中海的信天翁展开细长的双翼从船舷旁掠过,海风吹拂着一面面彩旗,如同船舷上的女客挥舞着纱巾。

 

46.

林徽因和父亲站在甲板上。她着一袭湖绿色连衣裙,亭亭而立,清新又娇艳,在一群金发碧眼的男女中格外引人注目。她磁白的面容上有一朵淡淡的红晕,一双清澈的眼睛带着忧郁和不舍,注视着送行的人群中另一双饱含深情的眼睛。

那双眼睛的主人叫徐志摩。

(跟父亲游学时的林徽因,1920年拍于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