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朗读练习之用,如侵联删
想要好的关系必须「会索取」,这5个建议越早知道越好
1.
最近我发小和她老公吵了一大架。她老公是个金融男,特别忙。我发小这几年一直默默期待,老公能够想起来、主动为她休个假。
可是快三年了,疫情都开放了,老公毫无休假陪她或者一起出去度假的意思。等了一个又一个假期以后,她崩溃了,觉得对方完全不爱自己。可是我发小的老公却觉得自己只是没有想到,如果她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他是会去满足她的要求的。
2.
但她跟我说,“我觉得主动开口要来的,就没有意思了。”
我想告诉她,索取是一种特别重要的人际技能。我们今天来聊聊“索取”这件事。
人们为什么会反感索取?
一、反感由对方掌握主动权
3.
从某种意义上说,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需求,向对方索取,就是给了对方选择“同意”或“拒绝”自己的机会(Tugend, 2007)。同时,对方也可以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回应我们的需求。这可能会让表达需求的一方感觉丧失了主动权。
例如,在两个人的关系中,有时候双方都不愿意主动告白,因为总觉得“矜持”的一方可以掌握着同意或拒绝对方的主动权。
4.
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掌握主动权都是这么重要的。那些曾经(尤其是儿时)被充分给予过的人,不害怕暂时失去主动权(Tugend, 2007)。这与一个人对他人以及对自身的信任感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在过去的经验中,如果一个人在表达需求时总是得到满足——尤其是在童年父母总是能够回应孩子的索取,ta渐渐就会形成一种这样的信心:“自己是一个(在大体的趋势上)会获得他人的认可的人;自己的需要是会被满足的;而如果有时没有被满足,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5.
一个人若是对自己有这样的信心,ta长大后在方方面面的场合里(工作、感情、日常细节 等等)都会愿意尝试索取。
而与之相反的,有些人倾向于认为他人在大多数时候并不那么主动愿意满足自己的需要。即便他人在面对自己的索取时,同意了自己的请求,ta们也会倾向于认为这种同意是带有一些妥协的成分的。
6.
有一次我陪一个朋友凌晨去看急诊。Ta提到自己并不愿意向他人提出“请陪我去医院吧”这样的请求,因为“这样的话,会觉得自己是个麻烦”。
这样的人,只有感受到对方执意的主动,才会相信这一次是个“特例”,这一次我的需要是他人很想去满足的,而这不会是常态。Ta们也因此会说,“我主动要来的东西,即使得到了也没意思”。
7.
二、对他人的不现实的高期待
上文提到的,认为“别人主动给的东西才是好的”的这些人,其实是对现实有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对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理解也有着梦幻但并不真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