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 品自我】红楼梦篇④
1. 红楼梦中出场即名场面的配角,笨蛋反派与最强公关
《红楼梦》中那些戏份不多但出场就是名场面的女性
还记得赵姨娘吗?那个《红楼梦》中一直活得很恪尽职守的气氛组成员。夹在主人和仆人之间非常尴尬的一种身份,总是力争上游却总是被当炮灰,一个滑稽可悲的跳梁小丑。她浓妆艳抹,躲在犄角旮旯憋着坏笑等着耍阴,喘口气都招人嫌,说句话总惹人厌,自己的女儿探春对她的评价是“阴微鄙贱”,甚至连奴婢都敢随意戏谑惩治她,对,她就是最后那个死得很惨的妾,她不想像大部分不受待见的妾一样无声无息地活着,但最终还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声叹息、一个影子、一缕冤魂。
我为何会想到这次重点说说她,因为在反复读红楼之后,忽然发现赵姨娘这个角色很有趣,出场屈指可数却必定阴风阵阵,她不是“形同鸡肋”的角色,因为如若弃之,那红楼这个梦总有点边角翻翘,因为她身后其实还牵引出一个庞大的女性群像。她们性格迥异,地位不同,但是命运都是悲惨的,她们从出生就被烙上了“可议价交换的商品”标签,不仅男人恣意把玩,连女性都任其践踏。
2. 《红楼梦》中和赵姨娘这一类阶层的女性有很多,女性从属男人之后按照地位高低大致分为三类:正妻、二房和通房丫头。正妻之后就是二房地位最高,这里面尤二姐算是贾琏的二房,表面上也是和正妻平等的身份,还记得当时王熙凤假意骗尤二姐进贾府的时候都是对其姐妹相称的;然后是姨娘,贾政的两个姨娘赵姨娘和周姨娘就是这样的地位;最差是通房丫头,红楼梦中这样的妾是最多的,她们就只能算是奴才中的大奴婢而已,像平儿、香菱、宝蟾chán、秋桐还有袭人都是这样的角色。当然在这里面又各自有不同的生存状态,平儿、袭人这种自身资质不错,运气尚佳,日子相对平稳,地位也比之前更好,而老实善良的香菱就比较凄惨了,更不用说那些跟了贾珍、贾蓉之流的。
3. 陈顾远在《中国婚姻史》中这样表述:“一夫一妻制之在中国,由周迄于清末,数千年中,仅在礼法上予以承认,若夫按其实际,固未脱离一夫多妻制之范围也。”所以“一夫多妻制”是中国古代存在的最长久和普遍的婚姻形式。但是我们以推行“礼制”的儒家文化为尊,所以嫡庶之分是非常严格的。氏族公社后期就有了妾,“妾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其实给自古很多女性都留下了深刻又沉重悲苦的烙印。妾的本义在甲骨文中就是“女奴”,《礼记》中也记载:“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可见妾的身份和正妻有天壤之别,她们一生都很难逃离男人枕边的“物品属性”。
但同身为妾,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和性格不同,境遇也大相径庭,选两个鲜明的对比来聊聊看:赵姨娘和平儿。
4. 该怎样把自己从一个笑话活成一个神话
先来看赵姨娘,我总觉得她每次入画都有点像孔乙己,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可怜、可笑更可悲,拎不清自己也看不懂局面。贾府,挪到现在就是职场江湖的超级绞肉机,白领精英的终极斗兽场。在这样一个欲望纷争暗流涌动,人言站队必谨小慎微,表面涂抹脂粉,金碧辉煌而内里总是机关算尽,暗藏杀机的地方,她是卷又卷不动,躺也躺不平,而且极易被挑唆,非常爱支棱。一支棱就出错,一出错就认怂,认了怂又不甘,不甘后不是尽快学聪明,而是笨拙又露骨地攒阴招,所以更遭人不齿和怨恨。她就是心里从来放不下她的正牌宝殿,脚下却丝毫没耽误自掘坟墓。
她有一个没出息甚至有些猥琐的儿子贾环,同时她也是探春的母亲。她内心有三根刺:自己一直被奚落和排挤,收入和地位都很卑微;其次总想从扶不上墙的贾环那感受到“母以子为贵”,很可惜贾环从没给她这个机会;最深的刺应该是女儿探春。
5. 探春为了地位和仕途,她从出生就一直把王夫人视为自己的母亲,而且她眼中亲生母亲赵姨娘其实就是仆人一个。妾在古代就是一个廉价的生育工具,不具备什么人情层面的社会属性。很多时候面对亲生骨肉都要低三下四,而探春总觉得赵姨娘很丢脸,在各种场合都是极力要撇清她们母女的这层关系。第五十回探春暂时协理荣国府的时候,赵姨娘的亲哥哥也就是探春的舅舅死了,而得到的银两连当时袭人母亲过世的那份都不如,所以赵姨娘哭天抢地来找探春,觉得就凭母女关系也应该得到更多。但探春是什么态度呢,她面对劝她要顾及母女情分的李纨说:“大嫂子也糊涂了。我拉扯谁?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他们的好歹,你们该知道,与我什么相干?”这里的奴才就是赵姨娘。
6. 同为赵姨娘的孩子,贾环在贾府里处处受到戏弄轻慢,而探春作为一个女孩,反倒得到了贾府上下的尊重和畏惧。除了探春泼辣的秉性之外,更多的是她的清晰认知,她从小就感觉到了嫡庶的区别和不公,所以她非常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她竭力要改变自己的出身,就必须有所舍弃,必须抛弃亲情转而投靠权贵。其实我一直觉得作为外人,我们是没有立场和资格去过多评价一个人的选择的,因为我们看到的永远不可能是事实和真相的全部,只有当事人知道自己所做选择要承受的一切,痛苦和喜悦都是自己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多种情绪融合后一种外观的显色罢了。但是作为亲生母亲的赵姨娘,她内心这根刺是扎得最深最疼的。她面对探春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靠近又想索取,想打亲子牌但又没底牌。
7. 第二十七回有一段探春给宝玉做鞋的描写,从一个很小的角度反映出探春和赵姨娘各自微妙的心理。探春给宝玉做了一双鞋,赵姨娘就抱怨:“正经兄弟,鞋搭拉袜搭拉的,没人看得见,且做这些东西。”而探春立马拿出一大堆的话来回敬:“你说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该做鞋的人么?……我不过闲着没事,做一双半双的,爱给哪个哥哥、兄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宝玉笑道:“你不知道,他心里自然又有个想头了。”这个想头就是探春其实应该对亲弟弟贾环更照顾一些,但是这样的想法正是探春最忌讳和不想被人提及的。于是她马上动了气:“连你也糊涂了!他那想头,自然有的,不过是那阴微鄙贱的见识。他只管这么想,我只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
8. 清风明月的春日暗夜,姨娘和她的心事疏影横斜,总是迫不及待去招惹春风,却总是被万紫千红轰下牌桌,没有哪怕一次想好进退之策,攻防之法,才能真正把自己心底那股咽不下的气和掐不灭的欲变成一次聪明的无限游戏的打法。整个园子里,她既永远爬不进主子的圈层,也混不进姑娘的社交,觉得自己是姨娘自视甚高还瞧不上仆人丫鬟,殊不知这一大群下等人眼中,这个女人的地位还不配和她们平起平坐呢。用现在的话说,赵姨娘就是最早被“社死”的一批人,但自己偏偏看不清,越想证明越被嘲弄。她就像一直活在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寓言”里,思维认知一直是二维的,不满了就骂,不公了就闹,被怼了就缩……她真应该掉过头走出洞口,看看巢穴火堆以外的立体世界,或许有一天她会明白,飞机不是靠自己使蛮劲飞上去的,而是靠上下压力差把它推上去的。
9. 当然前面都是站在怒其不争的角度,如果是哀其不幸,对赵姨娘这样的人其实应该更多一些理解。生活里面这些卑微者的痛苦是难以言明的,有些痛说出来自尊就没了,不说压抑进心里骄傲也没了,一次次的累积最后就是认命,要么变成像赵姨娘这样不认命也改变不了命运的夹生角色。所以我这些年重读红楼,觉得曾经那么让我反感的人都不再面目可憎。她们也并不想变得这么讨厌这么不快乐,很多时候不是她们自找的,虽然她们曾经可以抓住一些机会变更好,像探春一样果决智慧,攀上另一脉更高贵的支系。但是总有很多人,她们天资没那么好,但也有想飞上枝头的心。在被迫认命和实则不甘的内心分裂中,有些恶毒和怨恨就那样产生了,而且时间越久毒效越大。她走火入魔般暗自笃信:“把他两个(宝玉、凤姐)绝了,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
10. 第二十二回贾环赌博作弊抢丫头的钱,哭着回来。亲娘上来就一句“又是在那里垫了踹窝来了?”这句话是非常粗俗的,是说你没事瞎跑又被谁整了啊。我们有没有感觉赵姨娘对贾环说的每句不中听的话,其实都好像在说自己。后面贾环不好意思说事实,就讲:“同宝姐姐玩的,莺儿欺负我,赖我的钱,宝玉哥哥撵我来了。”赵姨娘对着他的脸吐了一口唾沫:“谁叫你上高台攀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玩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强语气中包含着非常强的自卑,她虽然在骂孩子,其实骂的是自己。“谁叫你上高台攀去”,意思是我们根本就是卑贱的人,高攀不上。很多贾府的重要场合赵姨娘是不被允许参加的,所以她内心长久的闷就变成酸,进一步变成恨,生命一直渴望向外连接但是被强行按压折叠起来,灵魂的筋骨早已酥脆,不再有重生之力。所以后来我看她,总是觉得很心疼。探春远嫁之后也彻底和她断绝关系,赵姨娘生命的凋敝,其实是在她还努力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11. 姨娘这种不上不下尴尬的地位,不仅和子女间非常疏离,和正妻的身份其实也是奴仆关系,所以妾身生的孩子其实是连训教的权利都没有,这些管教都是正妻分内之事。所以赵姨娘教训贾环,被凤姐听到了,便发话:“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呢,你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而赵姨娘听了也就不敢吭声了。
可以看到她对贾环的教育其实是很失败的,她把作为母亲内心的大部分怨恨转嫁到了儿子身上,觉得他应该替自己挣回来更多的名分,但很可惜贾环并不是天资聪颖之人,又总是被母亲数落,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贾环的人生也泼洒在悲剧的延长线上,而他把内心的不服和受到的侮辱又投射在了宝玉身上,觉得自己所有的不幸来源于宝玉,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总是在和宝玉比。而宝玉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不攀比,没有得失心,他觉得世界之大,好东西那么多,何必总是和让自己不快乐的东西搅在一起呢。但有些人一辈子都困在这个局里,他们就是越得不到什么,越想和什么永久缠绕下去,直至毁灭。
12. 《红楼梦》伟大的地方之一就是它在给我们传递一种很难能可贵的平等观,我们虽然从小被教育不能不以貌取人,要平等待人,但也永远会有面对毕业照记不清某些人名字的那些时刻,总是有一些边缘的人物,他们的存在感很差,而如果你很少有这样的感觉,说明至少在这方面你是幸运的。你的生命是在阳光下可以自如舒展的,但总会有很多人也不知道怎么就只能在阴暗的沟渠残喘着,同样是走完一生,人和人的负重和隐忍指数差别会很大。但在《红楼梦》你会发现只要是大观园的一分子,都值得不带评判地去记录,再讨厌的人,曹雪芹都很少夹杂自己的喜怒,人的卑微或平凡不是一个作家有资格去做界定的,他们应该做的其实就是最大限度地还原并呈现。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如果你要做一个作家,你对笔下任何一个最卑微的人物都不可以掉以轻心。
13. 侯门似海,她认出并躲开风暴
平儿是那种蹚过苦难的河流仍然对这人间保有善意的女人。
同样为妾且地位还不及赵姨娘的平儿,在大观园活出了另一番天地。她利落、正直、聪慧、大气而且慈悲。她可以说是王熙凤这个企业经理人最得力的秘书,具备超强的逆向领导力,对上对下都张弛有度,泰然自若。虽然主子严苛,但是她私底下却会帮着她抚平打点人心。对于主子非常讨厌的赵姨娘,经常不给她月钱,都是平儿偷偷给她一点。宝玉评价平儿:“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尤二姐眼中的平儿:“打扮不凡,举止品貌不俗。”就连和贾琏偷情的鲍二家的都说:“他(凤姐)死了,你倒是把平儿扶正,只怕还好些。”
14. 平儿在大观园丫头中地位是非常靠前的,很多大事其实都是她出面摆平的。她的位置其实比赵姨娘尴尬和难处多了,面对王熙凤这么个厉害的主子,还有贾琏这种随时都性欲膨胀的官人,以及王熙凤要维系的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平儿都展示出了非常厉害的协调能力。当然她的这种协调,是因为她很会把自己活成一个故事外的人。这里并不是说平儿淡漠,恰恰她有真性情,她只是内心有另外一片自己的世界罢了。而正因为如此,她在当下的故事里,就活得不矫情不小性,抽离之后就会更明白,所以很多连王熙凤都看不清的事儿,她却可以出面私底下严丝合缝地解决好。
自己活得舒服,先得让周边人舒服,这个浅显的道理,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明白,更别提做得到了。但是平儿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她的超强共情力和同理心,总是把周边环境理得明明白白,而理顺的前提就是能清楚准确抓住人事关系最重要的线头。
15. 王熙凤的心,就是平儿为人处世一切的优先级。这点真的比赵姨娘聪明多了,赵姨娘永远是靠表面功夫“去要”,银子不够了去要,亲情没了去要,东西调包了去要,但是人与人的关系不是这么相处的,你张嘴要的那一刻,就已经比别人低了,所谓欲求不取,平儿早就懂得这个理。你看理论上她和王熙凤共事一夫,其实是敌对关系,但是平儿恰恰活成了王熙凤的心腹,而且还刻意和贾琏保持一种疏离感。她对她想要的东西都是刻意保持了一份恰到好处的距离,她表面上不顾一切捍卫王熙凤的权力,对她忠贞不贰,但是私底下也会照顾一下贾琏的面子,对他有所照顾换得好感。
她不像沙漠之鹰秋桐那样愚蠢,也不会像铿锵玫瑰晴雯那样嚣张。她深知自己夹在贾琏和凤姐中间,时时处处都可能摔进一个爬不出的深坑,所以她选择站在更高处去看那个高维度的“势”,因为这份透彻,她总是保持一种不卑不亢。特别推荐大家读一下第二十一回“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真的是太精彩了,比现在很多三角关系写得刺激多了。
16. 当时平儿进屋收拾贾琏在外回来的衣服铺盖,但“不承望枕套中抖落出一绺青丝来”,女人的头发在古代都是送给情人的东西,所以平儿知道必须第一时间替贾琏掩盖,不然醋意大发的凤姐一定会搞事情了。所以“平儿会意,忙拽在袖内”,可以看到平儿的反应有多快,她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在不得罪惹怒王熙凤的前提下,也必须帮衬贾琏。之后凤姐马上进来,说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她看着平儿帮着贾琏收拾东西就问:“前儿拿出去的东西都收进来了么?可少什么没有?不少就好,只是别多出来罢?”你看看这一席话的力量,都是暗劲儿,你理解得慢那么几秒可能就露馅了,所以平儿立马抓住话的关键,消解她的疑惑:“平儿笑道‘不丢万幸,谁还多添出些?’”看这个装傻装得多聪明啊。
17. 贾琏智商确实有点不在线,平儿替他挡了这么大的事儿,他最后不知感谢,反倒要把头发抢回来怕在平儿手上坏事。而且想和平儿求欢,平儿虽是妾身,和贾琏发生什么也是分内之事,但是她立马躲到窗外,不让他碰,因为她知道凤姐非常在意这个。而这时又被凤姐看到她和贾琏好像有什么秘密一样,一个窗内一个窗外的,平儿话立刻又来了,不等凤姐醋意上来,就盖浇一切疑虑:“屋里一个人没有,我在他跟前做什么?”后面平儿和凤姐的对话非常微妙,把两个人似主仆又似姐妹的关系淋漓尽致体现出来了,凤姐也故意接过来逗她道:“正是没有人才好呢。”平儿便说:“这话是说我呢?”“不说你说谁啊?”平儿这时候反而硬气起来了:“别叫我说出好话来了!”然后摔了帘子就进去了。
18. 这一连串动作语言又是一股高能,我们看平儿并不是一直在凤姐面前低声下气的,她也有那种要求和姐妹般平等的小脾气,这恰恰会被王熙凤尊重。其实她被很多人喜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儿内心是非常尊重自己的,对自我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不觉得是妾就低人一等,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只不过在为人处世上她非常清晰圆融,会大气聪颖地知进退懂取舍罢了。绝不一味地逢迎低下,也从不仗着主子对别人颐指气使。这点并不像赵姨娘,外强中干,她表面看上去飞扬跋扈,撒泼耍赖,但其实内心非常的卑微低垂,她自己都是看不起自己的,对自己的生命状态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所以她总是怕被抛弃,总是要去索取,这样的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但凡索取的都说明本身非常匮乏。
19. 平儿的生命韧性非常强,她其实一直是一个出色的调解师,她就是在不断地给予,无论给的是银两,是和谐,是温情,还是被偷的手镯,她把场景关系和自我角色的相对位置协调得非常精准,该强强该弱弱,扣动扳机自然不偏不倚。她从不被动压抑,一切都是主动顺遂。
其实每次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剧,都会觉得真的把人性那种复杂纠结矛盾多变拿捏得妥妥的。多个字少个字就不是那个味儿了。有人评价说“平儿如桂”,她品行高尚而且蕙质兰心,知世故而不世故,越品越觉得平儿身上具备了一切女儿美好的品德和智慧,就是经历了生活的凛冽,看尽了世态炎凉,依然愿意选择善良。从钟鸣鼎食之家到后面的繁弦急管、山雨欲来直至盛宴不再、家散人亡,平儿一直闲庭信步地走在四月的翠烟如雾中,让我们念想寒冬后总有那阵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