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819】
读物本·【好诗悟禅意】篇柒 雁过长空
作者:幼鱼出听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5078
13
28
2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22段。禅是一种富于智慧的人生态度。本系列骆玉明教授带我们解读和欣赏体现禅理和禅趣的诗篇;禅不可说,但可以借好诗来悟…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10-17 21:39:17
更新时间2024-10-18 10:23:3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好诗悟禅意】篇柒 雁过长空

十三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1.   我们看到的“清清楚楚”的东西,其实并不是事物的真相。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

上面是北宋禅僧青原惟信的一段语录,载于《五灯会元》卷十七。惟信并不是禅宗里大师级的人物,生平事迹留存也很少,常常有人把他错认作唐代和尚。

但这段语录实在是传播广远,在各种场合反复被人提起。即使你对佛禅毫无兴趣,也很可能不经意间在什么地方读到过它。

2.   这段话哲理性很强,跟黑格尔讲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会引起人们的思索;同时,它又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契:大多数人是通过自我否定来接近生活真理的,古人所谓“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因此,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体会这个“三段论”。

不过,在禅理上怎样去理解这段话,却有各种歧见。

日本禅学者阿部正雄在《禅与西方思想》中将它作为描述禅悟过程的经典范例,认为青原惟信所说的三阶段分别代表“习禅之前”的见解、“习禅若干年有所契会时”的见解和“开悟时”的见解。

3.   第一个阶段,“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种对事物的理解是一般常识。那么,常识是如何形成的呢?它首先来源于社会的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评判事物的标准。构成常识的还有一个要素是自我。人总是自然地倾向于肯定自我,把“我”置于万物的中心地位,用“我”的眼光来看待一切。

但“社会”有它的历史性偏执,“我”有它的个体性偏执。这两种偏执混合在一起时,我们看到的“清清楚楚”的东西,所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其实并不是事物的真相。

4.   第二个阶段是对前者的否定。“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这里说“入处”,是指通过参禅达到一定程度的了悟;前面加一个条件,是“亲见知识”,也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探究、体验;靠别人,靠书本,得不到那个“入处”。在这个否定阶段,万物皆空。物、我的对立不存在了,是非也好,善恶也好,其实都是名相。“恶”难道不是“社会认定恶”吗?“好”难道不是“我觉得好”吗?癞蛤蟆哪里会爱上天鹅,它觉得天鹅丑得出奇!这时候,“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但一味执着于“空”也是一种偏执。用阿部正雄的话来说:“否定性的观念也必须被否定。空必须空掉自身,这样,我们就到达了第三阶段。”这就是否定之否定。

5.   此时,“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表明禅悟并不是达到一个与现存世界相脱离的神秘世界。但这和第一个阶段又完全不同,事物的分别是因为它们“在其总体性和个体性上揭示了自身,而不再是从我们主观性立场上看到的客体”(阿部正雄语)。说得简单点,第三阶段是事物自身显示出不同,并非我们以自己的需要和特定的立场去探究而发现的,我们只是平淡地接受事物的不同。三个阶段大致是“成见—破成见—回到本来”。为什么说这样的悟是个“休歇处”呢?因为脱离了迷悟、焦虑、执着,心境澄明,精神愉悦。

女作家池莉借青原惟信的话谈论人生的三种境界,有句话也说得很好:“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返归自然朴素,就是人生“休歇处”。

6.   有一首托名北宋大文豪苏轼写的《庐山烟雨》诗,真实作者没有查清楚,内涵和青原惟信的那段语录很相似,意思也不错。我们暂且用来做一些解析。

下面引这首诗: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之变幻,浙江潮之壮观,要算是天下奇景。未曾游览过的人只是听人说,内心充满了向往,总觉得未见到是莫大的憾事。人对于“求之不得”的东西总是如此,被欲望所驱使,拼命追求的其实是心造的幻象。

明人江盈科在《雪涛小说》中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着不如偷不着。”差不多也是这个道理。

7.   佛说八苦里面有一个叫“求不得苦”,而贪欲重的人,一辈子就在这个苦海里挣扎。

真见到了又如何呢?“别无事”!没有什么神奇,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也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而已。

如果认为后两句意思是“见面不如闻名”“不过如此”,诗意也就很浅了,没什么说头。这一回发现“上当”了,心里还会有新的念头起来,还会想“黄山烟雨东海潮”,那肯定厉害,于是再进入“未到千般恨不消”的循环。东坡诗的意思,是摆脱贪求和幻觉来看待事物,这时事物以自身存在的状态呈现自己,朴素而又单纯。《菜根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道理与此相通。

8.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开头、结尾是同样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的重复,而以此表现从未悟到悟的不同境界。这和惟信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确实很相似。

我们再选一首济颠的诗。济颠也就是济公和尚,是一个传说性的小说化的人物。大概是历史上原本实有其人,因造诣精深而行为奇特,在传说中变了形,围绕他产生了许多神奇诙谐的故事。依《净慈寺志》记载,他本姓李,生活在南宋绍兴至嘉定年间,临终前留下一首偈诗: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狼藉”就是俗语“乱七八糟”的意思,这是济颠对自己数十年生活状态的形容。“东壁打到西壁”可以引发的想象很丰富,既可以理解为一个求法者以殷切的心情栖栖皇皇地求道的历程,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心高气傲、貌似癫狂的“疯和尚”与僧俗两界经常冲撞的状态。

9.   人间艰辛,和尚多情,因此悟道不易。当时有一位名叫陶师儿的妓女与一位浪子王宣教相恋,为世俗所不容,两人于一个夜间在净慈寺前的西湖中相拥投水而死。济颠是净慈寺的和尚,陶师儿下葬时,他为这个不幸的女子写了一篇起棺文:

恭为陶氏小娘:手攀雪浪,魄散烟波。饮琼液以忘怀,踏银波而失步。易度者人情,难逃者天数。昨宵低唱《阳关》,今日朗吟《薤xiè露》。母老妹幼,肠断心酸。高堂赋客,黄昏无复卷朱帘;伴寝萧娘,向晚不能褰绣户。化为水上莲花,现出泥中玉树。咦!波平月朗,绿阴中,莫问王郎归甚处!

10.   我们不能确证这是不是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济颠文笔,但即便是传说或假托,也总是和济颠本人的个性有关系吧在民众心目中,他是个善良而多情的疯和尚。

这样来读“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那是济颠和尚在人生尽头对世界对生命的深情一叹。世界充满了混乱、虚伪,生活狼藉,令人疲惫。“东壁打到西壁”数十年,彻悟之后,眼前才得一片开朗,只见“水连天碧”。这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样,并无神奇,但生命境界的开阔圆融却是十分动人。

11.   最后再说一个道元禅师的例子。道元(1200—1253)是日本佛教史上最为杰出的人物,日本曹洞宗的创立者。南宋年间到中国求法,在天童寺如净禅师的引导下获得自证。回日本以后,他在京都兴圣寺升堂说法,谈到自己在中国求法的心得:

我虽然去了大宋国,但没参访多少禅寺,只是偶尔入了先师天童寺如净禅师的门,当下体认得眼是横的,鼻是直的,从那以来没被人瞒过。我在师父那里知道了自己具备辨别真伪的眼睛和鼻子,所以除自身这个土产的人以外,一尊佛像、一卷经文也没带回国。

这就是道元的彻悟,彻悟的人明白了什么呢?明白了眼横鼻直。

十四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

12.   生命只是一种偶然,万千景象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苏轼二十岁那年和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陪同下赴京城汴梁应举,经过渑miǎn池(今属河南)时,曾寄宿在一座寺庙中。老僧奉闲殷勤招待,兄弟俩在寺壁上题了诗。过了五年,苏轼去陕西任地方官,重又路过渑池,他和苏辙为此作诗唱和。苏轼的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成为诗史上的名作: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jiǎn驴嘶。

13.   一种很深的感慨首先是触景而生的。不过几年时间,殷勤好客的老和尚已经死了,被埋在了一座塔下。他的笑颜、他的声音好像还在眼前,可眼前只有一堆埋骨的土。寺庙也已经破败,看不到兄弟俩当年题在墙壁上的诗。那些诗句还记得很清晰,可眼前只有颓败的土墙。

人的一生很难说有什么既定目标,因为外在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不受人的意志控制;人生到处会留下一些痕迹,但那些痕迹很快都会消失。也许,杰出人物会留下许多供人追忆的东西,譬如他的故居、他坐过的椅子,但那也只是做纪念活动的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维持的某种陈设,通过这种陈设来解释某一段历史,它和被纪念的人倒是没有多大关系。

14.   那么,人生到底是什么呢?苏轼在想:就像鸿雁飞在茫茫的天空中,偶然在雪地上停息,留下一些印迹,而后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吗?走过的路上那些模糊的印痕,星星点点,似断似连,又能够说明什么?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呢?年轻的苏轼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

但不管怎样,人总还是要辛勤地努力吧!当年父子三人走在崤山道上,风雪交加,路途崎岖,蹇驴在颠簸中发出长长的嘶鸣。这就是路。如今兄弟俩都考中了进士,从小官做起,跟各样的人打交道,疲惫、厌倦总是难免,但总还要努力走下去。这就是路。

15.   差不多和苏轼同时代,有一位天衣义怀禅师说过一段上堂语:“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异类中行。”意思大致是,大雁从天上飞过,影子投在清澄的水上。但大雁并不是有意要留下自己的踪迹,水也无意留住它的影子。雁飞影过,如此而已。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能够这样去做事,才能行走于万类纷繁的人间。

苏轼诗与天衣义怀的禅语有非常相近之处,有人认为诗意是演绎禅语而成的。但他们生活的年代实在是很相近,而且天衣义怀主要活动于江浙一带,苏轼那时还没有到过江南,所以很难说苏轼写此诗时受到了他的影响。两者的近似,更大可能是“不约而同”吧。况且,两者的视角,也还是有些差异。

明·吕纪《雪岸双鸿图》

16.   天衣义怀的话,根源是在《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据说六祖慧能未出家时于市中贩柴为生,偶然经过一家客舍,听人诵读《金刚经》,听到这一句忽然醒悟,顿时萌生了出家之志。

什么叫“无所住”呢?简单说就是不执着,不受外界变化的支配。你在“异类”(各种各样的人与事)中行,有人夸你,你就兴高采烈;有人骂你,你就怒气冲冲;今天流行黄色你就一身黄,明天流行黑色你就一身黑……很快你就神魂颠倒、莫名其妙了。

如何又要“生其心”呢?佛教讲万事无常,本心清净,但并不赞成执着于空无执着于空无也是“有所住”。北宋宝觉祖心禅师的偈诗说:“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清净的本心对于外界仍然有恰当的反应,有自然的喜怒哀乐,这种反应甚至是更为自如而美妙的。

17.   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情与之谐,心与之舞,飘逸之中,欣喜自生。更有“利乐众生,慈悲为怀”,也是一种“生其心”实际上慈悲心构成了佛教非常重要的价值基础。

有人问赵州老和尚:“像你这样的圣人,死后会到何处?”赵州说:“老僧在汝众人之前入地狱。”问的人感到十分震惊,说:“这如何可能?”赵州毫不迟疑地说:“我若不入地狱,谁在那里等着救度汝等众人?”这就是佛的慈悲、禅者的宏愿。

在苏轼的诗中,“飞鸿雪爪”的比喻从情感上说带有惆怅的意味,不像“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那样洒脱。但在哲理上,它也体现着佛禅的无常观。人世无常,虽然也可以导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但若是以“无所住”的态度去应对无常,也可以引出超越的旷达。在这首诗里,两种情绪同时存在。

18.   正像前面说过的,无奈也罢,旷达也罢,对苏轼来说,这些都不妨碍在人生道路上总须有所努力的积极态度。我们看苏轼的一生,一方面喜好老庄与佛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官员,他又始终是正直和富于责任感的。他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堤,大水围城数十天,徐州岌岌可危。苏轼住在城墙上的小棚子里,有家不回,以安定民心,终于率士民顶住了洪水的侵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任杭州知州时,他为了兴修水利而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风光绮丽的苏堤。他绝不会把自己“空”成一个对现实世界毫无意义的虚壳。

19.   苏轼的另一首名作《题西林壁》,也可以放在这里比照着来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游庐山时题写于西林寺墙壁上的。当时陪同他游庐山的有东林寺住持常总禅师以及庐山的其他僧人,还有从黄州一起过来的老友、诗僧道潜,所以写诗说禅,正合当下的气氛。

对诗来说,光是能够表现某种哲理未必就是好诗。

20.   在这次游览过程中,苏轼还另外写了一首《赠东林总长老》:“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这首诗讲禅宗“无情说法”的道理,意思是说自然就是佛性,溪声便在说法,一夜听来,有无限美妙的道理,只是不能告诉别人。

作为一首禅偈,这首诗也有它的好处,但从诗的艺术性来要求,因为完全是在说理,则未免显得枯燥了些。而《题西林壁》则不同。这首诗字面上只是描写眼前景象,抒发游览的感受,并不直接说道理,让人感觉比较亲切。所以纪昀在对《苏文忠公诗集》的评点中说它“亦是禅偈,而不甚露禅偈气”。其实,就是从说理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也比《赠东林总长老》来得深刻。因为它是启发性的,所以有更丰富的内涵。

明·沈周《庐山高图》

21.   禅本来不可说,以诗说禅,妙处在说与不说之间,说多了、说白了就不好。

庐山景象万千,移步换形,横看,竖看,远看,近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才是“庐山真面目”呢?在庐山中是看不到的,因为人的视角总是会受到当下所在地方的限制。要是你认为你看到的就是庐山,别人看到的都不对,就形成了偏执,而偏执使你无法认识庐山。

这不仅是说庐山。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世事总是因人成相,而人人各据一端,所见不同。要想见真相,需要脱离自身的处境,从高远处观照。

22.   换一个角度来理解,人生陷落在世俗的境遇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到无限时空反观这一切,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佛法修持的一个根本之处就是破执,而破执首先是破“我执”。人心里梗着一个粗重无比的“我”,贪婪、自大、自卑,永远放不下自己,哪怕再聪明,也免不了一叶障目。而一旦破除“我执”,潜在的真如智慧就得以显现,万象纷呈,因缘分明,心境自如,不受迷惑。

所以天衣义怀禅师说:“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异类中行。”

【好诗悟禅意】系列持续更新

①750751  ②525425  ③343821

④263485  ⑤931247  ⑥204635 

⑦本集

康娜作品系列

【凡是遇见 皆有深意】系列

①571329 ②836269 ③136751

④199905 ⑤360219 ⑥571721

⑦844323 ⑧149663 ⑨981097

①⓪399475 ①①892545 ①②860789

【往后余生 自在从容】系列

①665669 ②167187 ③191477

④122911 ⑤145897 ⑥95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