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471】
读物本·纪录片 一本书一座城 第三 四集 台北 柏林
作者:蓝鲸li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5012
20
36
23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一本书与一座城。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8-13 22:17:55
更新时间2023-08-14 11:43:4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台北 《脸之书》

BGM-千年回忆

01

这张脸的主人名叫骆以君,台北人 小说家,虽然长相粗犷 但骆以君的文字却以细腻 魔幻见长,他最出名的是长篇小说《西夏旅馆》,描写台湾外省二代寻找身份认同之旅。而新出的《脸之书》,则是他用随笔写台北人生百态,用文字魔法雕琢出来的台北一千零一夜。

这个有趣的开场白,让我对骆以君还有他眼中的台北充满好奇。台北对我来说始终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仅一海之隔 近在眼前,但始终隔着一层纱 看不真切,有骆以君这个文学顽童和他的《脸之书》带路,我得以去到台北巷弄深处的咖啡馆,凑着耳朵探听边上人的悄悄话,去歌厅听听隐秘的故事,又或是把擦肩而过的街头行人用特写定格 反复播放。

 02

台北就是这样一片梦想实验田。这片土地上人来人往。在历史的洪流中,陆续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移民,每一拨人来都把前面的土地翻耕一遍。然后种上自己的梦想,而台北就像一个年轻的化石,留存着这一波波人的梦想作战的印记。不如就从骆以君自己说起,偷故事的人,自己也有故事吧,写书的人不管写谁,怎么写?其实最终写的都是自己。

分散在台北温州街 永康街 破落巷弄里的这些咖啡馆,就像是水泥森林下生长出来的蘑菇,平时不惹人注意,但突然遇到时却感觉是邂逅了另一个时光王国。

 03

台北咖啡馆的文学创作源头不在温州街 而在西门町。位于武昌街一段七号的明星咖啡馆,就是台湾近代文学坚硬的地标。

这些俄国人从上海迁到台北,也把在上海霞飞路上经营的明星咖啡馆原样搬到了台北西门町。一九五零年的台北,一片兵荒马乱,而明星咖啡馆的熟悉味道,给当时大批从上海,南京逃亡至此的国民政府官员带来不少慰藉。除了达官贵人,文人作家也喜欢待在明星咖啡馆。

 04

一杯咖啡不只是咖啡的香气,它更是文字的转化。在那个苦闷的年代,一个小小的西餐厅,就像一个艺术的游乐园,引发一轮又一轮青春的爆发。在这里,白先勇写下了代表作《台北人》描写战乱来台的第一代外省人。侯孝贤和吴念真谈论着日剧时期童年生活的恋恋风尘。还有后来的杨德昌 三毛,这些年轻人就在这里喝着咖啡,孵着自己的梦。而并不知道在几十年后,自己会影响台湾一整代人的文化潮流。

也许咖啡太文青 太小资 你未必喜欢,但台北的夜市是闻名世界的庶民文化。

05

这里有着花样繁多的中华小吃,食物是治疗乡愁的灵药。骆以君的父亲也是一九四九年来台的外省人。骆以君记得,小时候高大的父亲拉着自己从永和老家去到很远的地方,吃一道上海菜。然后默然落泪,他已经知道回不去故乡了。

台北就像一个时光剧场。走在台北街头,看着一个个似曾相识的路牌,就好像一幅中国地图缩影在了这里。上海人,南京人,河南人,安徽人,那些曾经十几岁的少年和家人一挥别 就是一生分离。然后被迫把异乡住成故乡,乡愁和旧梦散落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06

一九四七年,来自上海的建筑师郑定邦受命为台北市的街道命名。

他用一张中国地图 服帖在台北的街道图上,然后把中国地图上的地名依照东西南北的方位,一条一条画在台北街道上。而这个命名方式,就来自他的老家上海。一代一代的台湾外省子女就在这样的小巷中长大。很多当时的老兵和家属都生活在眷村,就像是生活在一个独立的世界。他们像是流落至此的难民,没有亲人,也没有祖坟可以拜祭。最初的几年,他们隔三差五就会把行李收拾一下,做好回家的准备,

 07

却未想 这一呆就是一生。眷村的小孩除了嬉戏打闹,最喜欢的就是爬上简易楼的屋顶,看着阳光 好奇外面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当然,更多的老兵没有家属,甚至一辈子也没能娶到妻子。他们孑然一身 慢慢老去。他们拿着有限的退休金去到西门町的红包场。听着台上的歌女唱老上海的歌曲,回想旧日时光。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