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223】
读物本·元曲中最美的爱情曲
作者:蓝鲸li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5856
15
28
16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比唐诗宋词更热烈。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6-12 23:23:36
更新时间2023-06-13 10:33:2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这首曲写女子的相思之情。

全曲大意: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难分难舍。记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栏杆,目送你远行。我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杨花,以免妨碍视线。然而你的身影,最终还是看不见了,只有那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缓缓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远行的道路,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爱人,真的走远了。

双调·大德歌·秋

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这首曲描写女主人公因怀念远人而引起的烦恼,曲子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中间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情景交融,极大地提高了艺术感染力。

全曲大意:寒风飘飘,冷雨潇潇,就是那特别能睡的陈抟,现在也睡不着。说不完的烦恼,诉不尽的愁苦,伤心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飞抛。秋蝉烦噪罢了,蟋蟀又叫,淅淅沥沥的细雨轻打着芭蕉。

这首曲通过自然界的秋声,描写人物心灵的感受,声情并茂,直率中见委婉,委婉中见真情。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这首曲描写一位女子久盼情人归来,而屡屡失望的相思之苦。

全曲以“归”为诗眼。第一句“子规啼”,因鸟的声音像“不如归去”,引发女子的思念之情。二、三句妙用三个“归”字,贴切,自然,流畅,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在飘飘柳絮的衬托之下,“添”字更是点睛之笔,准确描绘了女子因“思”而起的恍惚神态。末句写景,以双燕衔泥营巢,反衬了女子的孤独。

全曲大意: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一声声地在女子耳边回响,触动了她思念远人的情怀。你走的时候,说春天一定回来,现在春天早已到了,却不见你的踪影。盼人,人不归,精神饱受折磨,日渐憔悴,就像那虚飘飘的柳絮,无所适从。我等你整整一个春天,却一点消息也没有。看见双燕衔泥,修筑爱巢,此情此景,怎么不让人难受。

中吕·阳春曲·题情

白朴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奶娘催逼紧抱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白朴这一组曲子名曰《题情》,共六首,此曲是第四首,表现一位少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美好爱情的强烈愿望。全曲语言质朴,颇具民歌小调色彩。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两句,说明任何好事都像瓜儿一样,先苦后甜,历经磨难,方能成功。“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三句,表明这位少女居于深闺,从小就被家长严加看管。但是追求爱情是人的天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关锁不住的。这位少女的态度极为分明,口吻犀利,描绘了一个冲破管制约束、追求幸福的少女形象。

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徐再思

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

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

我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要识得声音是我。

这是一首风趣的元曲,把怀春少女与心上人分别多日而骤然相见的情景生动传神地勾勒出来,塑造了一个活泼纯真、热情聪慧的少女形象。

“多才”是古时对所爱之人的称呼,“几时”两字表现出思念得急切。“猛见他”的“猛”字,反映出相见的意外惊喜。但情郎并未看见她,惊喜之余又感到不足和不安。由此引出第五句:“得唤着怕人瞧科。”想奔出去喊他,又怕别人看见,非常着急。少女急中生智,高声唱起旧日的情歌,结果到底如何,留给读者去想象。姑娘的机灵、热情、大胆、纯真,都在这放声歌唱的瞬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全曲大意:自从与他分别后,日夜盼望再相会。今日突然见他从门前走过,想召唤他,又怕被别人发现。我故意高声唱昔日唱过的水调情歌,凭着熟悉的声音,心上人一定会回头来找我。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