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281】
读物本·《宋氏三姐妹》09【儒雅的中国第一夫人】
作者:北斗祥雨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近代字数: 8834
12
12
23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38段,仅限戏鲸习读专用,若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11-11 21:49:50
更新时间2024-11-11 01:05:2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仅限戏鲸习读专用

第24章

宋庆龄——中山舰上小产风波

1.

与小霭的“绝望主妇”和小美的“绯闻女孩”不同,小庆过的是冒险王的生活。1917年5月,她陪同孙中山离开日本回到上海,又到广东筹备护法运动。1918年5月,护法运动失败,两个人离开广东回到上海。1920年11月,他们再度前往广东,领导二次护法运动。这次孙中山决定亲率北伐大军北上,让粤军司令陈炯明留守广州。 

  勇敢的小庆坚决要求和孙中山同行。但孙中山一走,广州立即陷入陈炯明部队手中。蒋介石同其他人急忙发电报给孙中山,请他先“巩固后方”,再行北伐。孙中山却没有采纳。 

2.

  1922年5月25日,孙中山觉察到情况危险,便把军队留在前方,带着小庆和随身的警卫迅速返回广州,住进山坡官邸。他眼见陈炯明部队占据了周围的有利阵地,急电在浙江的蒋介石:“十分危急,千钧一发,祈速驰援。” 

  6月15日凌晨2点,孙中山接到一个电话,立刻叫醒仍在熟睡中的宋庆龄,让她立刻收拾东西一起出逃。原来他的部下接到情报,说陈炯明的军队将要来进攻山坡官邸,如今当务之急就是逃入永丰舰,在舰上指挥,进可扫平叛乱,退可逃离危险海域。 

3.

  此时小庆已经怀有身孕,行动很不方便。她恳求孙中山说:“你先走吧,跟我一起的话,肯定要拖累你。你放心,陈炯明的军队不敢对我一个妇人家做什么,他们的目标是你。只要你安全了,我也就不至于有什么危险。” 

  孙中山起先不肯答应,强逼着宋庆龄换上便服和便鞋。小庆再三恳求,他才答应说:“我会将卫队的50名士兵全部留在府中护卫你。如果情况不对,你可以在他们的掩护下前来跟我会合。万事一定小心。”说完,他只身逃出。 

4.

  小庆坐在床边,仔细听外头的动静。此时依然是一片寂静,远处传来海浪的声音,还有夏夜昆虫的鸣叫,一切都同以往的夜晚并无区别。她久久没有听到枪声,猜想孙中山可能已经平安逃出,这才把心放下些。 

  大约半小时之后,突然一声枪响划破了夜的沉默,随后就是一阵乱枪的扫射,屋子的玻璃破碎,墙体纷纷剥落。一个卫兵跑进卧室,低声说:“孙夫人,叛军已经占据了山头,居高临下向这间屋子夹击。请您出来,我们会护卫您离开。” 

  小庆跟随卫兵躲到地下。她低声问:“伤亡情况如何?” 

  卫兵说:“四周漆黑,看不出敌兵。但是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5.

  枪声一直延续到黎明时分。卫队开始用来复枪和机关枪同叛军对射。但是叛军却动用了野炮,向官邸疯狂进攻。一枚炮弹击毁了孙氏夫妇的澡房,碎片横飞。卫队伤亡近三分之一,但其余人仍然奋勇作战。到了8点,卫队的军火几乎用完,队长下令停止回击,保留几盒子弹等待最后的决斗。 

  看此情形,陈炯明是杀红了眼,一心想要置孙中山和宋庆龄于死地。再留下去会更加危险,所有卫兵都劝宋庆龄上舰和孙中山会合。两位卫兵和孙中山的侍卫姚副官长带着些零碎,保护着宋庆龄在地上循着那桥梁式的过道爬行。 

6.

  这条过道两旁立起了夹板,之上有流弹的飞鸣。偶有一两枚会贴着匍匐者的头皮飞过,令人心惊胆战。等到了夹板被击毁的地方,没有了掩护,只能一鼓作气地飞奔而过。两个卫兵护着宋庆龄先闯过去了,等到姚副官前进时,一颗子弹射进了他大腿。他叫喊一声倒在地上。宋庆龄转过身看着他血流如注的伤口,连忙鼓励他坚持住。两位卫兵立刻转身去抬他。好容易走完这条危险的过道,刚进入总统府的后院不久,一枚炮弹击中了过道,顿时来路被切断,交通断绝。 

  姚副官被抬入屋中包扎伤腿。前去侦察的卫兵回来说:“这里附近都是民屋,回击不便。但是有很多乱民,我们可以等局势平静一些后,混在人群之中溜出去。” 

7.

  四人分头找了些村夫民妇的衣服换上。但是从8点到下午4点,枪弹声仍然没有停歇过。流弹从屋旁扫过,屋子不断被损坏、坍塌。直到4点,侦察的卫兵带来一个口信,说一向保持中立的魏邦平师长派了军官来商议停火条件。正在说话之时,突然屋前两层铁门被攻破,敌兵一轰而进。小庆心里一惊,狠下心想万一被俘之后,就举枪自尽。不料这时,那些散兵游勇却先顾着上前抢包裹,挑拣争夺各种值钱的东西。趁此机会,宋庆龄和卫兵混入人群中逃跑。幸而她头上戴着姚副官的大草帽,身上又穿着孙中山的雨衣,一时没有被人认出。 

8.

  到处都是在抢劫的敌兵,逃难的居民。东曲西折的巷道两旁横列的都是死尸。小庆这才觉出这根本不是什么冒险游戏,而是真正的生死关头。她紧闭双眼,不敢多看,由两位卫兵一人抓住她一个肩膀扶着前行。 

  一路上不断有军队经过。三个人每隔一段都要倒在死人堆中躲避危险。艰难地跑了半个小时后,枪声渐稀,他们看见路边一村屋,便躲藏进去,暂作休息。小庆隐隐感觉小腹作痛,她担心胎儿受惊,连忙卧床休息。刹那间,枪声又在屋外响起。一个卫兵出门还击,另一人在屋里守门。小庆侧耳倾听,一阵枪响过后,屋外又安静下来。屋里的卫兵出外查看,带回来一个悲痛的消息:她的贴身护卫已经同叛军同归于尽了。 

9.

  小庆来不及伤悲,跟着卫兵再次出逃。他们总算安全抵达了一个革命同志的家中。看见小庆步履沉重,面色苍白,友人连忙把她安排进地下室躲避休息。 

  又是一个难熬的夜晚,通宵枪炮声不断。宋庆龄虽然已经极其疲劳,却始终没有合眼。半夜,她突然听见战舰开炮的声音,惊喜地叫来卫兵说:“那是孙先生的永丰舰上的炮声。他安全了。”想到这里,宋庆龄突然又有了力气,第二天一早她仍化装成村妇,辗转了几处躲藏地,终于平安地登上了永丰舰,和孙中山先生见面。 

10.

  这次分别虽然仅一天多,但却犹如死别之后的重逢,两人都感慨万千。孙中山在确定宋庆龄没有受伤之后,十分焦急地问:“肚子里的孩子还好吗?” 

  宋庆龄脸色苍白,低下头去,按着肚子久久说不出话。 

  孙中山长叹一口气,紧紧搂住她说:“经此大劫,你还在就足够了。” 

  小庆的心里又是甜蜜,又是惋惜。但也留下了永久的遗憾,从这之后,她再也没有怀过孩子。

第25章

宋庆龄——儒雅的中国第一夫人

11.

永丰舰上暑热难当,每个人都犹如身囚蒸笼。没有净水,没有药品和充足的食物,连普通士兵都很难坚持住,何况是不幸流产的宋庆龄?她很快就消瘦下去,极度虚弱。但此刻他们已经别无出路,只能在舰上坐观以待。孙中山给蒋介石发去了数封求援电报,都是石沉大海。6月18日,在绝望之余,孙中山给蒋介石又发出了一封电报:“情况危急,盼你速来。” 

  拿着这封电报,蒋介石不怀好意地笑了。狡猾的他一直在等待。之前他不肯轻易出山,是因为想让孙中山看看陈炯明的逆反野心,炫耀自己的先知。同时,要抓住时机,在孙中山最需要他的时候出马,救他于水火。现在,时机成熟了。 

12.

  滑头蒋在上海停留了几天就奔向广东,在香港租了一只小船,越过海面,进入珠江口,直奔永丰号。 

  6月29日,蒋介石登上永丰舰。孙中山一见到他果然万分激动,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蒋君一人来此足当两万援军。” 

  在永丰舰上的流动指挥部里,他们一直组织反击,共度了五六十天。蒋介石在其间帮助孙中山出谋划策,应付复杂局面。他还冒着危险上岸寻找食物,晚上亲自睡在甲板上担任警卫,与大家轮流清洗地板,做一些杂务的工作。除此之外,他们唯一的消遣就是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消磨时间,等待援兵。 

13.

  尽管孙中山一再表示对蒋介石拼死相随、谦卑恭敬的表现印象极佳,认为这位年轻的军官堪负革命大任,但是小庆却一直对滑头蒋不以为然。从蒋介石登舰以后,她就能感觉到蒋介石的眼睛总在炽热地注视着她。一个男人如果轻浮、好色、心术不正,那么他的品质也绝对不可靠。她看透了他那套伺机而动的把戏,认为他根本不是一个真诚的革命同志。 

  每次听到孙中山夸奖蒋介石的睿智能干时,小庆总是低声提醒孙中山不要太轻信这个滑头的男人。这段时间以来,她一直在孙中山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为他打气。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温柔腼腆、一脸书卷气的文艺女青年了。她骨子里女战士的特质流露出来,慢慢蜕变成了“坚强帝”。 

14.

  但是滑头蒋对她却是一脸和气,毕恭毕敬的。他对美貌坚强贤淑勇敢的小庆印象不要太好哦!他暗暗想: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一个完美的女人,要是能够成为我的妻子,那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其实,当时滑头蒋身边还带着自己的三房陈洁如。比起大老婆农村妇女毛福梅,二房青楼娘姨姚冶诚来说,陈洁如简直像是从鸡窝里飞出的百灵:温柔清秀有文化,家庭背景又好。她毕业于上海爱国女子中学,比蒋介石要小18岁。蒋介石能追到她,可以说是动了真感情,下了狠功夫,好不容易才把自己的后宫水平拉高了不止一个层次。但是一见了宋庆龄,深感差距不是一截半截。 

15.

  滑头蒋心痒痒的,正沉浸在自己的春梦中,没料到不利的消息接连传来。先是舰队内部的三大巡洋舰叛变投敌,接着是北伐军第一师又变节投敌,然后是许崇智的军队受阻,导致永丰舰上的孙中山孤立无援。 

  1922年7月10日,孙中山听取蒋介石的建议,决定将舰队开往紧靠外国租界的白鹅潭水域。凌晨4时,当舰队来到车歪炮台附近时,叛军突然以猛烈的炮火袭击舰队,并集中炮击永丰舰。在激烈的炮战中,永丰舰左舷中弹起火,一门副炮被摧毁,多处中弹。官兵一面扑火,一面奋勇反击,终于冲过了叛军火力封锁线,开至白鹅潭安全水域。经过历时56天的浴血奋战,孙中山终于脱险,并回到上海。虽然没有剿灭叛军,但是全身而退,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16.

  在永丰舰赴难后,孙中山完全信任了蒋介石。这个资本成了蒋介石角逐孙中山接班人的有力砝码,在之后的权力之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蒋介石的青云直上已经指日可待。 

  1923年1月18日,孙中山和宋庆龄在莫里哀路的寓所宴请苏联外交官越飞。越飞终于说服孙中山相信苏联对中国并无野心。苏联答应资助、指导并支持孙中山和国民党重新夺取权力,但是,孙中山必须先收复华南基地广州,以展示实力。同时,为了表示政治诚意,应当让羽毛尚未丰满的中国共产党先加入国民党。 

17.

  这原本不太容易完成的任务却因为天时地利与人和而很快达成,不能不说是孙中山吉星高照:他离开华南之后,那里的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旧部陈炯明叛变把他逐出广州之后,孙中山立即同邻省云南、广西与陈炯明作对的军阀建立了新联盟。这两省军阀的部队,与孙中山北伐军的残部和陈炯明部下的逃兵会师,围困广州。陈炯明很识时务,他对政治已经厌倦,决定下野,顺利逃亡香港。孙中山此时可以直接回到广州,恢复大总统的职位。这意味着他已经达成了莫斯科援助的第一个条件,也是最艰难的一个条件。 

18.

  这次,孙中山为了宋庆龄的安全起见,把她隐蔽在广州市外珠江下游一座岛上的旧厂房里。珠江是天然屏障,房屋结构十分坚固,经得起炮轰。这三层建筑每层外面都有阳台,棕榈和紫茉莉葱郁成荫。一楼是孙中山的办公室,楼上改成了宽敞的居室。武功高强的卫士把守门口的要道,保证不会再有危险发生。 

  在炎热的广东,小庆总是穿着素色的中式上衣和深色裙子,配一双方头的高跟皮鞋。少女时代那些带着四层花边和大泡泡袖的西式公主裙早就不知道哪儿去了。她现在已经是中国的第一夫人。但是她从来不感到尊贵和安逸。正相反,危险和紧张无时无刻不和她形影相随,锤炼着她的意志。 

19.

  牵挂她的还有蒋介石。滑头蒋对永丰舰上小庆的倩影依然念念不忘。在打听到小庆还有一个待嫁的妹妹后,蒋介石怦然心动了。他兴致勃勃地找到孙中山,蛮有把握地请他给自己做媒。 

  孙中山考虑了一下,还是回绝说:“这事我不好开口,你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失望的蒋介石离开了。孙中山把经过告诉给宋庆龄。小庆回想起他在永丰舰上不怀好意的眼神,气呼呼地说:“宁可小妹死了,也不能让她嫁这个自称离了婚的男人。” 

  5月时,俄国人在确信孙中山已经在广州站稳脚跟后,发出电报说:援助物资已经发出。由此,孙中山走上了国共合作的道路。苏联人援助国民党在广州附近建立新式的军事学校,即历史上著名的黄埔军校。

第26章

宋庆龄——寡居的不幸降临了

20.

黄埔军校进入筹备阶段,又引发了一场不见刀枪的争斗。所有抱有政治野心的人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每个人都明白,只要兵权到手了,就等于掌握了丰厚的政治资本,那么下一步也就好走得多,胜算也就更大。 

  滑头蒋对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也是垂涎三尺。为了达成目的,他临时抱佛脚,抓紧时间去苏联访问学习三个月,一回国坐镇家中,等待支持自己的保守派在上海和广州替他造声势,立威望。终于在1923年12月26日,他接到了一份电报,请他“全权负责”黄埔军校。电文说:军校的组成“非君大力筹划不可”。30日,孙中山又发来电报,催他去广州“汇报情况并共商中苏合作大计”。 

21.

  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委派蒋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长。但老蒋估摸着孙中山不会轻易把校长的位子给他,所以一个月后,他就辞去了筹备委员长之职,回了浙江。在家中,他又像个吵了架赌气回娘家的小媳妇,盼着丈夫来接自己。见丈夫总也不动身,又写了一封长信去催。他写信提醒孙中山:1922年孙中山在广州蒙难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誓死相随。孙中山需要的是像他这样真正忠实可靠的人。其他人都是机会主义者的谄媚之徒! 

  孙中山拿着信,就仿佛看到身在娘家的滑头蒋频频抛来的秋波。经过国民党右派的一番活动,再加上对蒋介石的全面考量,孙中山终于让步了。1924年5月3日,蒋介石正式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他仿佛看到权力在握,日益意气风发起来。 

22.

  孙中山此时的身体却一直在走下坡路。到11月12日,孙中山已满58岁。他患有消化系统的疾病。娇妻在侧换不回他年轻时的风华正茂。他强撑着身体,决定去一趟北京,希望同控制北方首都的军阀冯玉祥携手结成同盟,壮大势力。离开广州前,为预防不测,他任命主要助手担任了政府要职,还任命国民党执委会的高级成员、党内右派胡汉民为“代理大元帅”,以安抚上海国民党的保守派支持者。 

  1924年12月4日,孙中山抵达天津,他的身体却彻底垮了。宋庆龄在他的床榻前整整服侍了三个星期。12月31日,他乘列车抵达北京,却因为病得太重,不能向成群结队来欢迎他的民众发表演讲。1925年1月26日,协和医院的专家发现他的肝部有一块恶性肿瘤。 

23.

  孙中山得了不治之症的消息传开之后,他的“亲密同事”纷纷赶到他身边。只有小庆为他的身体忧心忡忡,其他人却都在私下讨论两大问题:要不要继续保持孙中山同莫斯科和中共的联盟?由谁来担任国民党新的大元帅或最高领袖? 

  此时,孙中山三名最重要的助手——胡汉民、廖仲恺和蒋介石留在了广州代表他处理事务。而中央政治委员会最高委员汪精卫则一直侍奉在孙中山的病榻左右。大家都急于从孙中山嘴里听到最后的答案。 

  1925年3月11日,汪精卫向孙中山宣读了临终政治遗嘱和遗书的代拟稿请他签署。孙中山费尽力气说了声:“好,我完全同意。”汪精卫还宣读了一份私人遗嘱,宣布把他的书籍、文件、个人财物以及在上海莫里哀路的房产交给宋庆龄。 

24.

  这三份遗嘱是这样的: 

  家事遗书 

  余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政治遗书(总统遗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25.

  致苏联遗书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联合中央执行委员会亲爱的同志: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时转向于你们,转向于我党及我国的将来。你们是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之首领,此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是不朽的列宁遗产与被压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遗产。帝国主义下的难民,将借此以保卫其自由,从以古代奴役战争偏私为基础之国际制度中谋解放。我遗下的是国民党,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他被侵略国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命运使我必须放下我未竟之业,移交于彼谨守国民党主义与教训而组织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我深信你们政府亦必继续前此予我国之援助。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为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谨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 

26.

  宋庆龄眼含热泪,把着他的手在文件上签名。3月11日星期三,孙中山吩咐人把他从舒适的床上移到行军床上。3月12日星期四上午9点30分,他与世长辞了。 

  几乎所有的投机者都在抓紧时间利用孙中山的逝世做文章。宋霭龄宣称,孙中山认为孔祥熙已经成为一位不可缺少的人物,并且同宋庆龄建立了“永久的联系”;苏联代表宣称,孙中山神志清醒时曾说:“只要俄国人还继续帮助……”;而急于和英美搞好关系的人则肯定,孙中山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过:“不要给基督徒们带来麻烦……”甚至远在千里之外的蒋介石都信誓旦旦逢人就说,孙中山屏足最后一口气叫了一声“蒋介石”的名字。 

27.

  在这群野心勃勃的人中间,一个因为痛失亡夫和革命同志而倍感悲伤的女人的哭声显得那么真挚、哀伤和弱小。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29岁,她2岁。她还是一个婴儿,被他抱在怀里。他开玩笑地说要做她的教父,她咿咿呀呀地学语,用纯真无瑕的眼睛望着年少俊朗意气风发的他。 

  再见面的时候,他47岁,是闻名世界的革命者;她20岁,是热血澎湃的青年。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远离家庭、风华不再的男人,她却如初生的蓓蕾,正尽情吐露着芬芳。年龄的差距并未阻挠他们因为革命信仰而相爱的心灵。热恋的火焰在相差27岁的两颗心中燃烧。 

28.

  两年后他们冲破家庭的阻挠结婚了,历尽危险,相守十年不曾分离。但这幸福而短暂的十年晃眼一过,便是生死永隔。现在,宋庆龄才32岁,正值一朵白玫瑰怒放的年纪。但她只能穿上遗孀的丧服,孤独而坚强地独自进行亡夫没有完成的事业。 

  这时,还有一双眼睛注视着她。这个人就是小庆的大姐宋霭龄。看着自己的丈夫生龙活虎地站在众人面前致辞,而小妹已经成了寡妇,这其中的滋味十分复杂。小霭心中这份长达十年的纠葛感情,到现在为止,终于可以放下了。

第27章

宋庆龄——新寡少妇阔别故土

29.

1924—1927年,是宋家三姐妹逐渐适应、蜕变、成熟的三年。宋霭龄积极地学做幕后的经营者和称职的校长夫人,专心于操纵孔祥熙拓展他的仕途。宋庆龄则一日日地告别悲伤和孤独,变成一个坚强的、无所顾虑的革命者。宋美龄则满心喜悦地投入社会工作,她喜欢跳槽,先是参加基督教女子青年会活动,后来又在电影审查委员会上班,再跳到童工委员会工作。她喜欢一切新鲜的有趣的社会活动。她们的兄弟宋子文也逐渐羽翼丰满。宋子文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完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回国,仕途一帆风顺,尤其在处理财务问题方面更是中国顶级的人才。蒋介石把他找去,让他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央商务部部长等职,为蒋介石筹措北伐军队的经费。可以说,蒋介石越来越意识到宋家人的重要作用。

30.

  1926年12月,宋子文前往武昌赴任,担任武汉国民政府委员、常委等职。新寡的宋庆龄也到了汉口,同她的革命同志们坚决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姐弟两人常在一起吃吃武昌鱼,逛逛江滩,聊聊人生,谈谈理想。不知不觉间,宋子文就被庆姐姐俘虏了。

  软弱而聪慧的宋子文很像贾宝玉,在姐姐妹妹堆中长大(底下两个弟弟实在是年纪相差太多,玩不到一块儿去)。三个姐妹中,他尤其喜欢美貌娴静的二姐,因为二姐不会像霭大姐那样对他进行无聊的政治洗脑,天天劝说他攀附有势力的派别,又不像美妹妹那样天真无知,只顾憧憬着她自己的美好未来。只有和庆姐姐在一起,他毫无压力,可以像儿时那样单纯。

31.

  但复杂的政局却不允许这个金融才子单纯下去。蒋介石见宋子文并不热心于推广他发行的短期“公债”,便封存了他在南京政府银行中的所有财产,撤销了他的财政部部长之职。这一招让宋子文乖乖就范,回到了蒋介石的麾下。

  继1927年4月蒋介石的“反革命运动”之后,7月,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中共党组织纷纷转入地下。宋庆龄在其中奔走疾呼,坚决反对“分共”,但收效甚微。蒋介石还在幻想像拉拢宋子文那样拉拢宋庆龄,他跟汪精卫都想要以孙中山的正统继承人自居,分别写亲笔信邀请宋庆龄加入他们的阵营,但都被她断然拒绝。

32.

  在大屠杀的危险局势下,宋庆龄悄悄返回上海。但她发现,反动军阀何键曾派兵搜查她的住宅。她摆脱不了跟踪、监视、恐吓。而她更加担心的是留在上海后,蒋介石会把她软禁起来,打着她的名义继续大屠杀。她决定出国,宣告和蒋介石的决裂。而她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孙中山曾经的梦想之地——苏联。 

  1927年8月22日,宋庆龄发表了《赴莫斯科前的声明》,严厉谴责国民党冒牌领袖们背叛“三大政策”后对中国革命的危害,并坚信中国革命必定胜利。 

33.

  听说小庆要去苏联,宋家几乎炸开了锅。宋霭龄和宋美龄就不用说了,老太太也认为太危险,而且这明显是跟家里其他人作对。而宋子文甚至拿出支票本,请求姐姐去其他国家,一切费用由他支付。 

  宋家人的连番轰炸,并没有让小庆挺不住。反而她越发坚持——如果她不是这样倔强的个性,当初怎么可能嫁给孙中山? 

  这天晚上,宋子文又来到宋庆龄的家中。小庆有些不耐烦地说:“你回去吧,不用再说什么了。” 

  宋子文走到窗口看了看外面的情形,拉上窗帘,又凑近姐姐,小声说:“二姐,今天我不是来动员你的。外面风声很紧,你要出去就趁早,而且要绝对保密。” 

34.

  宋庆龄惊讶地望着弟弟关心而担忧的表情,感激地点点头。她拿起电话,宋子文一个箭步上去,按下电话,对宋庆龄使了个眼色。宋庆龄立刻心有灵犀地挂了话筒,托弟弟带口信给自己的密友,美国姑娘雷娜·普罗梅。 

  雷娜是武汉国民政府时期英文报纸《人民论坛报》的主编。除了她,和宋庆龄一起去苏联的还有曾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的陈友仁及他的两个女儿,还有曾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长的吴之椿。通常的情况下,在苏联大使馆办六个人的手续要费些时间,但由于宋庆龄赴莫斯科得到苏联官方允诺,所以一切进行得很顺当。 

35.

  8月23日凌晨3点,上海法租界里安静下来了,白日里繁忙的街道掩映在树影下,一片漆黑。宋庆龄和雷娜都打扮成贫穷的妇女,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地来到黄浦江码头。她们的样子看上去就像两个逃难的乞丐,这在深夜的上海司空见惯。她们上了一条小舢板,摇进漂满垃圾的黄浦江中。舢板摇摇晃晃地从停泊在那里的几十个国家的军舰中穿过,擦过吱呀作响的木船,悄悄顺流漂下。经过三个小时的紧张航行,才到了吴淞口一艘锈迹斑驳的俄国货船旁边。天亮之前,陈友仁和两个女儿也上了船,货船借着清晨的潮水驶向海参崴。 

36.

  这次旅行并非豪华的邮轮之旅。他们坐的船又小又旧,一遇到风雨就颠簸得厉害。七天里每个人都晕船,受了不少罪。轮船穿过朝鲜海峡,横渡日本海,于27日抵达海参崴。随后,他们转乘火车前往莫斯科。 

  对宋庆龄的来访,苏联政府做了周密的安排。火车是特别调拨的豪华镀金卧车专列,过去专为沙皇或者其他政要人物提供服务。途中有护送小组精心照料他们。在从泰加森林到大草原的每一个小站上,陈友仁和宋庆龄都收到接待委员会送来的花束,以表示欢迎伟大的中国同志。 

37.

  这也是宋庆龄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之前在国内东奔西跑,始终有孙中山陪在身边。但这一次,斯人已去,她不得不独自坚强。虽然身体疲惫,对亡夫的思念笃深,但她仍强打起精神,面带微笑低声向人群致谢。 

  1927年9月6日,他们终于抵达莫斯科。到达时,外交部部长季维诺夫等人已经在车站等候她。站台上站满了工人、农庄庄员、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妇女团体、共青团的代表和中国侨民的代表,欢迎人群中举着用中文写的“欢迎革命的领袖宋庆龄”等大横幅。 

  小庆渐渐从我们认识的那个文静、爱读书、为了爱情而倔强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坚强勇敢、无惧无畏、抛头露面、四处奔波的成熟的革命者。 

38.杀青段

  宋庆龄在苏联发表声明,重申了她此行的目的和背景。“我这次访问苏联,是为了向苏联人民致谢,感谢他们给予中国革命的帮助……”“目前有人背叛了革命,有人开小差,还有人完全歪曲了国民革命运动的真义。”“我今天访苏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全世界知道,那些盘踞在长江流域的人,虽然自命为中国国民党的发言人,但他们并不能代表革命的国民党,也不能代表中国的革命群众。” 

  终于站在这片土地上了。宋庆龄长松一口气。这是她亡夫的遗愿,现在她替他完成了。 

  但是告别了陪伴的人们,房门一关,宋庆龄做的第一件事却是从包里拿出孙中山的照片。这是一幅装在镶金相框中的小相,无论到哪儿宋庆龄都随身携带。小庆把相框仔仔细细地擦了一遍,又端端正正地摆在床头柜上,端详了一会儿,从眼角拭去在人前从不轻易落下的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