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787】
读物本·【人文纪录片】《四季中国》第十八集 霜降
作者:🌱四处疯扯🎏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2156
18
47
32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新华社CNC拍摄的大型体验式纪录片《四季中国》,由外籍主持人用英文讲述,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探索关于节气的各地方习俗,寻找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传播中华文化。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凝聚,在全球文化日渐彼此交融的当下,这样一部纪录片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今日的我们对文化的传承的意义。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12-16 21:22:28
更新时间2022-12-19 10:50:5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文化的传承与输出,

不仅依赖于凭借相关文化进行物质谋利者,

更在于被文化影响了的千千万万的我们。

本文只为读文爱好者交流练习。

 

第十八集  霜降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者观察到大自然中的变化、天文气象以及四季更迭。这些学者将太阳周年划分为基本等长的二十四个时间段落,设立了指导着古代中国人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直到今天,这项发明依然指导着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和传统。每年10月23日前后,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到来。天气渐冷,空气中的水分开始凝结成霜,秋收接近尾声,一年的辛勤劳作换来收获的喜悦。

 

      地球上所有的奇迹也许都源自太阳,它赋予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运行的能量,也造就了地表千差万别的景象。这也是为什么在很久之前人类就开始仰望太阳,创造出来许多种“太阳历”。霜降,顾名思义,15天前的“寒露”此时已化为薄薄的霜。在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10度,然而毕竟还未入冬,当温暖的阳光洒下时,它们便又化为露水,滋养着万物。

 

      一个月前种下的冬小麦此时正是最青葱可爱的模样,它们会以这样的身姿互为依靠,熬过北国的严冬。而在相对温暖的南国,此刻却迎来了丰收的大好季节,果园里果香四溢,桃和苹果正在等待采摘。我是来自英国的江森海,赶在霜降这一天,我来到位于陕西省中部的富平县。这座靠近中国南北分界线的小镇已有2400年的历史,这里藏着中国最美的几处景致。

 

      柿子原产于中国,是一种已有上千年栽种历史的水果,今天它是万众瞩目的巨星。机器声竞相轰鸣,鲜亮的柿子皮漫天飞舞,此时富平县庄里镇人声鼎沸,热火朝天。每年的霜降是当地人一年一度的盛会,在5分钟的时间里,谁能削出最多的柿子并悬挂上架,谁就是大赛的冠军。上官迎春在今年的比赛中只拿了第三名,她不服气地告诉我:自己村里的柿子最大最甜,应该拿第一。

 

      富平境内中有大量柿子树,许多柿子树都已经存活了上百年,在草木黄去、日渐萧瑟的秋末,这里的颜色却格外鲜丽。在中国,节气与美食有着不可思议的关系,已经有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甜点——富平柿饼,便是以霜降时最新鲜的柿子为唯一原材料制作而成的。

 

      柿子树喜欢阳光,尤其耐寒抗旱,从开花到结果,需要历经九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大量的营养物质会积累到果实中,中国人称柿子为果中圣品。对于地处中国中西部的山区农民来说,柿子是大自然对富平人最慷慨的馈赠,而在古代,这是呈献给皇帝的贡品。

 

      中国有超过一千种的柿子,富平尖柿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有一个尖尖的尾巴,整个果实呈现出一颗心型。尖柿的柿果,个头更大,自然甜度也最高,因此最适宜做柿饼。遵循古人的农作时机,是中国人获得甜美硕果的最佳秘诀。这是一场和时间的竞赛,而霜降节气的到来便是比赛开始的哨声。

 

      上官迎春告诉我说,她准备在这几天把柿子全部采摘完,要是过了这个节气就不行了,必须得抓紧抢收抢种。霜降以后,如果不摘柿子的话,它的糖分会慢慢出来,随后会变软,就没有办法再加工柿饼了。所以,必须要在柿子这样硬的时候就摘下来,硬度好一点,成熟度好一点,挂出来的柿饼口感才会特别好、特别甜。

 

      为了尽可能留住甜美,以度过漫漫严冬,中国人发挥聪明才智,赶在霜降时把硬度恰好的柿子采摘下来。这些漂亮的柿子立刻被运往加工柿饼的工厂,它们将在那里经由时光的“熬制”,完成由水果到甜点的变身。韩妮的父亲是位普通的柿农,但韩妮却有年轻人自己的想法。不久前,她从大城市回来,开了自己的食品加工厂。我将带着自己刚采摘的柿子去韩妮那里,看看古代中国皇帝的贡品甜点究竟是怎么做成的。

 

      得益于合适的纬度和气候,富平柿子是中国最优质的柿饼原料之一,每一颗入选的鲜柿外皮都要光滑平整,没有一点疤痕。柿果经过清水的冲洗,便立刻进入加工环节。给这种尖尖的柿子削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过去人们靠纯手工削制,效率非常低,现在虽然换成了特制的削皮机,依然需要熟练的手脚配合才能达到完美柿饼的要求。

 

      削好皮的柿子会马上被晾晒起来,制作柿饼的程序正式开始:一只只去了皮的柿子在特制的架子上串起来,吊晒风干。这种特殊的架子可以保持柿子间的距离,避免柿子出霜时沾粘在一起影响成品的美观。过度的暴晒和过多的雨水都会导致柿子吊晒失败,只有保持12度左右的温度,经历白昼的日晒,再吸收夜晚的寒霜,一冷一热,逐渐风干,才能获得最好的柿饼。

 

      待柿子晒至略软,最神奇的一个环节正式开始,现在要给一只只柿子轮流“做按摩”。研究柿饼加工技术的段老师是最专业的柿子按摩师。段老师介绍说:当柿子挂在架子上干燥四到五天以后,柿子内部会变软,这时候要进行“捏饼”,就像给它们按摩一样。“按摩”的时候,两只手从上向下把柿子里面的果肉捏散,果肉里面的水分就可以扩散到柿子表面来,加快水分蒸发,加速柿子的干燥。捏的时候要注意,手的动作一定要轻柔,一边捏一边转,用劲要均匀。你会感觉到里面有一点弹性,越捏,它的弹性越柔软。

 

      霜降之后昼夜温差大,加上秋风日渐萧瑟,非常适合干果之类的产品自然风干,积累糖分和营养。当柿子干燥到大概失去它原来重量30%的时候,这个时候柿饼就可以收饼了。万物有灵,这看似简单的晾晒,却充满着制作者的耐心与诚意,古老的工艺总有它无法被取代的精髓。在入冬前最后的暖阳中,这一只只悬挂的小“红灯笼”最终将褪去单宁的苦涩,化为满口的柔软与甜蜜。

 

      经过采摘和加工,柿子最后竟然变成了如此这般,就像一块结了霜的蛋糕。它超级甜,应该也非常健康,因此得以卖到全国各地,为柿农赚一笔大钱。霜降的柿子对于富平人来说,是干旱之地自然的馈赠,人们不敢有丝毫浪费:出生完美的柿子被用于制作柿饼;有瑕疵的柿子或未能及时采摘的,则被人们悉心酿成柿子醋;剩余的柿子果蒂、柿子皮,因为和茶叶含有类似的成分,更被富平人制成了清甜的柿子茶,物尽其用。

 

      初秋的露水已化为深秋的白霜,再过半个月,冬天就在路口相迎了。随着最后一颗柿子被摘尽,金红色的霜降即将过去,而我追寻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旅途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