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845】
读物本·蒋勋说红楼梦《192》
作者:暮云昭昭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6935
3
1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蒋勋说红楼梦》,是蒋勋先生对中国传统美学佳作《红楼梦》的精深研究,从青春、人性、悲悯的角度挖掘其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其真正的文学内蕴,通过“回到文本”来感受到其真实的魅力。欢迎与您共同品鉴。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4-23 22:34:23
更新时间2024-04-24 09:49:1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读物本蒋勋说红楼梦《192》

00:00:00/00:00:00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1.

香菱不是正在办正经事吗?这个正经事就是帮她丈夫找个明媒正娶的太太,有没有发现这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作者对香菱的疼惜。她不能有任何嫉妒,任何抗议,任何难过。她一点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竟然兴高采烈地帮薛蟠张罗婚事。记得第五回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了关于每个女孩子命运的诗,其中有一首是讲香菱的,说的是:“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自从两地生孤木”一直是《红楼梦》里最难解的谜,后来胡适对这个密码做了解读。“两地”是两个土,“孤木”是木字边,合起来是桂花的“桂”,意为夏金桂嫁到薛家之后,香菱将要死掉。胡适特别指出后四十回并不是曹雪芹的本意,第五回明明已经宣告香菱是被夏桂花折磨致死的。

 2.

为什么我们的《红楼梦》讲座要结束在第八十回?因为后四十回并不是作者的原意,至少绝大部分不是。香菱在《红楼梦》里不在“正册”,因为只有小姐才能入正册,她是在“副册”里面,“又副册”里是袭人、晴雯这些人,香菱在副册里,是个最最卑微的角色,可是作者用了很多篇幅在讲香菱。因为这个女孩子有非常好的生命品质,写诗就是她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坚持,所以她也是《芙蓉诔》里要悼亡的一个重要角色。作者还借着香菱带出了一个没有出场的女子。香菱道:“这如今定了,可以不用搬扯别家了。”宝玉忙问:“定了谁家的?”香菱道:“因你哥哥上次出门贸易时,在顺路到了个亲戚家去。这门亲原是老亲,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也是数一数二大门户的。前日说起来,你们两府都也知道的。合长安城中,上至王侯,下至买卖人,都称他家是‘桂花夏家’。”

3.

这个长安城是虚构的。特别注意一下,《红楼梦》里有一类是官家,贾家就是世袭的官家;有一类是商家,薛家和夏家都是商家。他们不是普通的商家,都是掌握商业脉络的大家族,这种家族也要讲究门当户对,他们既需要官场的保护,又需要商家的财富来互相配合。所以《红楼梦》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有趣的一本书。我们多次讲到曹家既是官又是商,我一直觉得江宁织造最简单的翻译就是当时国营的江南纺织企业的董事长。所以作者才把三百多年前清代最复杂的官商关系写得入木三分,这是我们在历史书里都不容易读到的。

 4.

宝玉忙笑问道:“如何又称为‘桂花夏家’?”作者很聪明,就借此机会来点明这个家族多有钱。香菱道:“他家本姓夏,非常的富贵。其田地不用说,单有几十顷地独种桂花,凡这长安城中桂花局都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供应,因此才有这个浑号。”以前有个专门管理桂花的部门,因为桂花既可以酿酒,也可以做香料、酱料,还可以观赏,是个很大的产业。连皇宫里面所有的盆景都是他们家供应。有没有发现很有趣,很多舞弊案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因为皇宫里一要桂花可能会是上万盆,单价的水分就更大了。不要讲皇家,单是贾芸寻到一份在大观园里种树的差事,就捞到不少油水。如果曹家不是做过好几代的江宁织造,曹雪芹绝写不出这些。像我就根本没有这个经验,每次都是看了报纸才知道,但光靠看报纸你绝写不出这种文字。

 5.

记得前面有个太监派人来说最近要买房子,手头不方便,王熙凤立刻就说:“把我的金项圈当了,不用说什么还不还的,有我们的就有你们的。”王熙凤够厉害,所以才能做管家的少奶奶。因此《红楼梦》里处处都是社会经济学,我想曹雪芹从小耳闻目染,才能如此熟悉官商勾结的路数。我特别提到“户部挂名行商”这六个字的重要性,以官家的名义去行商,实际上就是承包了国家的重大工程,负责国家重要物资的采购和营销。“如今太爷也没了,只有老奶奶带着一个亲生的姑娘过活,也并没有哥儿兄弟,可惜他们家竟绝了后。”这个夏金桂跟宝钗有点像,也是寡母独自支撑着。但这个国营企业延续至今,已经形成一个特别稳定的结构,所以夏家、薛家有一个共同点,男人都不在了,但这些家族还能继续维持他们旧有的力量。像薛姨妈就常常要犒赏那些老家人,他们就是企业的老员工,是维持家族繁荣的最重要的力量,只要把其中的几个人抽掉,这个家族就会垮掉。

 

夏金桂的生命悲剧

 6.

下面我特别希望介绍夏金桂这个女孩子,在胡适解读了“自从两地生孤木”这个密码之后,她几乎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坏女人,可我对她却有很多的同情。我要解释的是,夏金桂不是本性就坏,是因为在她成长过程中,她的母亲宠她宠到让她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是珍宝,别人都是粪土的地步,所以她一直以这样的认知活在她自己的王国里,从这个角度说,她和薛蟠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所以她嫁到薛家,必然要发生两个人之间的斗争和对立。薛蟠是很无能的,一下就输了,所以就出现了“河东狮吼”。“河东狮吼”是宋朝陈慥的故事,苏东坡是陈慥的好朋友,知道陈慥很怕老婆柳氏,就写诗讽刺他:“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意思是说您这位夫人嗓门太大,都快赶上狮虎之声了,“河东狮”是因为柳氏的老家是河东。后来“河东狮吼”就变成老婆厉害的典故。薛蟠一辈子要什么有什么,为非作歹、肆无忌惮,结果却落在他的克星夏金桂手里。

 7.

当然,最悲惨的是香菱,香菱是个单纯的女孩子,夏金桂嫁进来,她一心一意地服侍她。可对夏金桂来讲,她并不是故意,只是她从小就是这样子,对香菱是说打就打,说骂就骂。我们读童话故事时,王后问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时,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当你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你一个人才有资格美丽的时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所以如果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夏金桂,我觉得她是最可怜的女人。她有一天对香菱说,你这个“香菱”真是不通!菱花怎么会香?香菱傻乎乎地说:奶奶你不知道,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有香味的。大家知道香菱在讲什么,一个人如果足够豁达开阔,就能欣赏到每一种生命的美。可夏金桂刚好相反,她马上就发怒说:“如果菱花香,那桂花放到哪里去了?你凭什么香?”硬要把香菱的名字改成秋菱。

 8.

可见夏金桂的悲剧在于她看不到任何生命的美好,所以我的同情是从这个角度上说的。当你看到一个人自大的时候,不见得是讨厌,更多的是同情,因为他看不到任何自己以外的美好,这大概是最悲惨的一种生命状态。当今社会里依然不乏这样的人物,在我们的媒体上也经常出现。等一下大家就会看到一段香菱跟夏金桂的对比,因为夏金桂从小娇生惯养,自视甚高,没有机会去欣赏周围的美;而欣赏人世间所有美好的东西,是构成一个生命美好的最基本的条件。庄子所谓的“天地有大美”就是指无所不在的美,只有在最污秽、最卑微的世界里都能看到美的生命,才是最富裕、最宽广的。作者歌颂了香菱这个一生漂泊流离的女孩子内心的宏阔,她欣赏黛玉,欣赏湘云,欣赏宝钗,欣赏晴雯,欣赏每一个人,夏金桂嫁进来,她也同样欣赏夏金桂,觉得夏金桂好漂亮、好能干。相反,夏金桂无法欣赏香菱,只能把对方踩在她的脚下,极尽折磨之能事,无法承认对方存在的意义跟价值。

 

薛蟠的恋母情结

 9.

薛蟠这个角色也很有趣,我们一直觉得薛蟠无法无天,是整天在街头混的一个痞子,但娶到夏金桂这样的老婆,竟忽然怕起她来了,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从文学上,你也许会怀疑作者的章法到底对不对。可是我们要看到其中最有趣的一点,就是薛蟠求亲的过程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薛蟠最早决定娶夏金桂,不是因为这个美丽的女子,而是因为她的母亲。因为这个夏奶奶没有儿子,把薛蟠照顾得无微不至。不要忘记,薛蟠是一直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有很深的恋母情结。他是先决定要这个岳母,然后才决定娶夏金桂的。我发现有些学生在选对象的时候,就包括了选婆婆或岳母,他不是单纯地只嫁那个人,或者娶那个人,还要跟这个家族建立关系。

 10.

下面我们看看文本。宝玉开始就有点怀疑,“忙问:‘咱们也别管他绝后不绝后,只是这姑娘如何?你们大爷怎么就中意了?’香菱笑道:‘一则是天缘,二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当年时又是通家常来往的,从小儿都一处厮混。叙老亲又是姑舅兄妹,又没嫌疑。虽离了这几年,前儿一到他家,夏奶奶又是没儿子的,一见了你哥哥出落的这样,又是哭,又是笑,竟比见了儿子的还亲热。’”有没有发现这一段描写非常具体,这个夏奶奶看到薛蟠以后,又是哭又是笑,这个亲大概是非结不可了。你会发现夏奶奶要嫁的不光是夏金桂,其中还包括着自己的未来。她疼这个女孩子,一般的人可能会打听一下薛蟠读书读得怎么样,有什么样的经历,这些夏奶奶全都不管,因为她没有儿子,就把所有的爱都寄托在了薛蟠身上。

 11.

薛蟠看到有人这么宠他,立刻感觉母亲的角色出现了,因为他每每在外面闯下滔天大祸,母亲都可以帮他摆平。接下来才是兄妹相见。“谁知这姑娘出落得花朵儿似的了,在家里也读书写字,所以你哥哥当时一心就看准了。”注意“一心看准”以前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夏奶奶又哭又笑的部分;第二个部分才是见了夏金桂。如果是弗洛伊德,绝对会用他的心理学开始分析,所以我们在读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时候,心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可以帮助我们透过表层看到某些东西。“连当铺里的伙计们一群人糟蹋了人家三四日,他们还留多住着呢,好容易苦辞才放回家。”

 12.

有没有发现薛蟠根本不会做生意,这个老的国营企业是有老班底的,这些老班底一旦离职,这个企业一定会出问题。因为如果全部是新手,连怎么作弊都不懂,这些老伙计无名无姓,但绝对是资深幕僚,薛家之所以可以在薛蟠的爸爸过世之后还可以维持这么久,全是因为这一批老伙计。注意苦辞的“苦”,这个夏奶奶不让走了,恨不得立刻就成亲。“你哥哥一进门,就咕咕唧唧求我们奶奶去求亲。我们奶奶原也是见过的,且又门当户对的,也就依了。和这里姨太太、凤姑娘商量了几日,打发人去一说就成了。只是娶的日子太急,所以我们很忙。”

 

香菱天真烂漫

 13.

“我也巴不得早些娶过来,又添一个作诗的人了。”香菱的天真烂漫,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大家仔细想一下,她是在替丈夫找太太。这个逻辑本身就蛮悲剧的。可她竟然一点都没有吃醋、嫉妒的意思,反而希望早点娶过来,好多一个作诗的人。她眷恋的是大观园的青春岁月,一点都没有想到接下来的是痛苦的现实,当然夏金桂如果像黛玉、湘云、宝钗,她们就真的能延续青春王国的美好。但现实里夏金桂是要斗争的,是要把所有人都压下去的,而她第一个要压的,表面看起来是香菱,实际上是她的小姑子宝钗。我们知道,古代女性嫁到夫家最难缠的就是小姑子,记得小时候背的唐诗里有“先遣小姑尝”一句,就是新媳妇第一次做菜,生怕公公婆婆不喜欢,就让小姑子先尝尝。其实这里面有非常强的社会暗示,因为如果小姑子出头刁难你的话,你真的就活不下去了。所以夏金桂的第一个对手绝对是宝钗,可是宝钗聪明、漂亮、学问好,而且为人圆融得厉害,夏金桂哪里是她的对手?最后她只能和香菱斗,当她知道是宝钗给香菱取的名字时就说:“都说她学问好,我看真不通,菱花有什么香的?”这里的矛头直指宝钗,所以香菱只是个替代的牺牲品。

 14.

后来补写《红楼梦》的作者有一个最大的误解,就在香菱快要被折磨死的时候,宝钗出面说:“让她跟着我吧。”香菱真的高兴死了。可是如果以曹雪芹的逻辑,宝钗绝不会做这种事,她是个随时自保的人,绝不会因为香菱去得罪夏金桂。如果宝钗此时出面,就变成宝玉了。所以胡适的解密变得非常重要,“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摆明香菱最后没有被救赎的可能。所以香菱后来没有死,只能说明续《红楼梦》的人太不了解作者的意图了。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段,会忍不住有一种心痛,香菱竟然幻想这个新太太是可以跟她一起作诗的,简直是情同手足了。如果两个人一起画画、一起写诗,一定是非凡的缘分,因为彼此不能有任何的利害冲突。在成熟的现实社会里,大部分人跟人的关系都是功利和现实的。香菱完全不知道将要来的夏金桂是个什么角色,这个梦想变成了她的最大悲剧。宝玉这时候已经有点担心了,因为晴雯的死亡,天真烂漫的宝玉也开始对现实有些感触了。

 15.

于是宝玉冷笑道:“虽如此说,但只我倒替你耽心虑后呢。”注意这一句话,宝玉是在暗示香菱的未来不保,经过几次的悼亡,他已经看出了香菱的天真。“香菱听了,不觉红了脸,正色道:‘这话是什么话!素日咱们都是厮抬厮敬的,今日忽然提起这些事,是什么意思!怪道人人都说你是个亲近不得的人。’一面说,一面转身走了。”这个香菱真是一个奇迹,从小被卖来卖去,常被毒打、折磨,可她依然如此天真。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香菱,恐怕是觉得香菱是最后一个执著青春的人,她的世界完全是个乌托邦,这个世界里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善良。

 16.

其实薛蟠早就不再在乎她了,他一直在外面什么都玩,接下来就不只是丢在一边那么简单了,因为夏金桂的挑拨,他也开始折磨和处罚香菱。薛蟠不是坏,而是愚蠢,作者在这里所呈现的恶,是一种无知之恶。“宝玉见这样,便怅然如有所失,呆呆的站了半天,思前想后,不觉滴下泪来,只得没精打彩,回入怡红院来。一夜不曾安稳,睡梦之中犹唤晴雯,或魇魔惊悸,种种不宁。次日便懒进饮食,身体作热。此皆近日抄检大观园、逐司棋、别迎春、悲晴雯等羞辱、惊悸、悲凄之所致,兼以风寒外感,故酿成一疾,卧床不起。”

 

宝玉的激情与毁灭

 17.

宝玉生的是无法面对青春将要结束的病,一连串的事件,在这里做了个了结。“贾母听得如此,天天亲来看视。王夫人心中自悔不该因晴雯过于逼责了他。心中虽如此,脸上却不露出。只吩咐众奶娘等好生伏侍看守,一日两次带进医生来诊脉下药。一月之后,渐渐的痊愈。贾母命好生保养,过百日方许动荤腥油面等物,方准出门行走。这百日内,连院门也不许出,只在房中玩笑。至五、六十日后,就把他拘束的火星乱迸,那里忍耐得住。”小男孩毕竟是小男孩,总是关在病房里肯定受不了。“诸般设法,无奈贾母王夫人执意不从,也只得罢了。因此和那些丫头们无所不至,恣意耍笑作戏。又听得薛蟠摆酒唱戏,热闹非常,已娶亲入门,闻得这夏家小姐十分俊俏,也略通文墨,宝玉恨不得就过去一见才好。”

18.

这很像我们的中学时代,每当有新同学转来,大家都好兴奋,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快乐,好像觉得多认识一个朋友,这个团体里就多一个同党,因为大家总在幻想可以碰到人世间最美好的人。成人以后,职场有新来的职员时,你绝不会再那么兴奋。“再过些时,又闻得迎春出了阁,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们一处,耳鬓厮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因为过去的礼教很严,结了婚的女子回娘家,即使是亲兄弟也会疏远。当年元春省亲的时候,本来宝玉是不能见面的,可姐姐宁愿违背皇家禁忌也一定要见见他。宝玉一来,元春就抱住他,从头摸到背地抚摸。皇家的规矩那么严格,她还是要找回人与人亲近的温暖。

 19.

“眼前又不能去一望,真令人凄惶迫切之至。少不得潜心忍耐,暂同这些丫环们厮闹释闷,幸免贾政责备逼迫读书之难。这百日内,只不曾拆了怡红院,和这些丫头们无法无天,凡世上所无之事,都玩耍出来。如今且不屑细说。”这一段很容易被忽略,我们不知道宝玉到底干了些什么事。生了四五十天的病,被贾母拘禁起来了,最后他几乎要把怡红院拆了,这是形容他跟丫环们无法无天,简直到了要造反的地步,可作者在这里用了“不屑细说”这样吊诡的文字,没讲任何细节。我忽然想到我们高中的毕业典礼就是这种情形,老师都不知道我们到底在干吗。很奇怪,因为大家要告别了,所有的激情都在那一刻迸发出来,每天喝酒,半夜骑着摩托车在校园里乱逛。心理上的凄惶会逼迫出很奇怪的眷恋和激情。我觉得这一段讲的就是这个东西,大观园将要瓦解,宝玉心中有种毁灭感,所以“只不曾拆了怡红院”是说与其看着慢慢被别人拆毁,不如自己去毁灭。

 

《红楼梦》中的女性论述

 20.

下面就讲到香菱的表现了。“且说香菱自那日抢白了宝玉之后,心中自为宝玉有心唐突他,‘怨不得我们宝姑娘不敢亲近他,可见我不如宝姑娘远矣;怨不得林姑娘时常和他角口气的痛哭,自然唐突他也是有的了。从此倒要远避他才好。’因此,以后连大观园也不轻易进来了。”注意,香菱再也不轻易进大观园了,这表示她已经要在现实中遭受折磨了。因为大观园绝对是一个象征,一旦离开大观园,就会失去所有青春的保护。“日日忙乱着,薛蟠娶过,自为得了护身符。”这句话很具讽刺意味,其实她不知道自己的护身符是宝玉。记得之前香菱和丫环们斗草,把刚上身的石榴红裙弄脏了,宝玉就把袭人的一条同样的新裙子拿来给她,香菱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换,说你把脸背过去。这都是他们天真烂漫、青春年少时的记忆。大人觉得不妥或者近于猥亵的行为,在他们心里一清如水。可她现在竟然以为有了新的护身符,就是她的丈夫或者夏金桂,我说的反讽就是指这个。

 21.

因为她太过天真,以为夏金桂来了,“自己身上分去责任,到底比这样安宁些”。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读懂,记得有部电影叫《时时刻刻》,看完以后我曾跟很多男性朋友讨论,发现我们对女性世界真的很不了解。里面的一个场景让我大吃一惊,女主角非常具备女性的自觉,她在婚姻中很不快乐,她的丈夫不断叫她上床时,她就躲在卫生间里不出去。我们不理解一个妻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可香菱的反应也是如此,她觉得薛蟠娶了太太以后,就能饶过她了。她大概也不觉得薛蟠是个坏人,但她一定觉得跟他一起好累,她更喜欢跟黛玉、宝钗一起写诗。骗她、拐她、抢她的都是男人,所以对于男人的世界,她很害怕。夏金桂一来,她就可以卸掉一部分责任。至少这“分去”二字很有趣,原来她是七天都要陪薛蟠的,现在起码有四天可以由另外一个人陪他。

 22.

今天去跟一个妻子讲这样的事,她大概很难同意。可当我看到《时时刻刻》那个电影的时候才想到,就是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有非常奇特的敏感与觉醒,她觉得那个男人太粗鲁,完全无法参与她们的世界。近代西方的女权运动中,就讨论到女性身体的自觉和自主。如果她们只是作为一个生殖工具,当然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疼爱。这一段表面上淡淡的,实际上触到的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细读的话意味深长。最近看到一个关于日本女性的事情很有趣,在孩子大了以后,丈夫从职场回来,看到太太留了一封信说:我伺候了你一辈子,孩子现在也大了,咱们离婚吧!现在流行的不是年轻人离婚,而是到了六十岁的女人忽然提出离婚。有人还做了一个统计,说这样的男性大部分都活不长。有人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他从宠物狗一下变成流浪狗了。”因为过去被照顾得太好,根本无法独立,但女性是完全可以独立的,她一直在处理自己的生活。可是香菱的这个自觉的心理因素很特别,她不可能离婚,只是觉得你多娶几个,我的责任就少一点。特别希望大家能细读这些地方。

 23.

二则又闻得是个有才有貌的佳人,自然是典雅和平的:因此他心中盼过门的日子比薛蟠还急十倍。好容易盼得一日娶过了门,也便十分殷勤小心伏侍。”这是作者了不起的伏笔,一个太太希望她丈夫娶新太太比丈夫本身还急,这绝对是典型的女性论述,对此真该做更多的分析,它绝对是非常有趣的着力点。下面就是夏金桂和香菱的第一个冲突,她开始问香菱说你的名字是谁娶的?这么没有学问?菱花怎么会香?香菱还傻乎乎地说:“所有的荷叶、荷根、荷梗都会有香味,连泥土都有香味。”夏金桂就发怒了,如果这些东西都香,桂花的香算什么,最后她把“香”改成了“秋”。我们知道这是最大的自我封闭的开始,也是夏金桂的悲剧和痛苦。如果有一天你面对一个极其趾高气扬的生命,最该给予的就是同情,因为她的受苦比一般人要深;如果是个宽和的人,一定懂得包容跟谦逊。在现实世界里,你最讨厌自大的、颐指气使的、总是压迫别人的人,可是文学里对他们往往给予很大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