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01】
读物本·37作个闲人
作者:佳音~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1922
3
2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作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是著名文化学者费勇教授从现代人的视角解读苏东坡的作品。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但他一生命运坎坷,奔走潦倒,处境艰难,却始终不改乐观的天性。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7-28 08:14:18
更新时间2024-07-29 13:10:0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37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

透过苏东坡的《后赤壁赋》,我们来探讨一下虚无的另一个维度,就是不可知、神秘、时间的短暂,以及不可重复性,显现了我们生活在一种局限之中,而梦的体验,显现了虚无的不可把握性。这一切的背后,有着我们难以理解的法则,人好像只能知道他所知道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就是无解。我们只能存而不论,保持敬畏,保持好奇心,保持探索。苏东坡这一篇《后赤壁赋》,读起来会觉得晦涩难解,但恰恰这种无法解释,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虚无的另一个通道。1082年10月15日,也就是上一次赤壁夜游之后大约三个月,苏东坡和两个朋友又去了一次赤壁。那天,当地有两个朋友去东坡雪堂做客,天黑之后,苏东坡和他们从雪堂回临皋亭,经过黄泥坂。

2.

地面上有落叶,明月高悬,身影倒映在地上。他们一边走一边吟诗,相互酬答。不一会儿,苏东坡感叹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光皎洁,清风徐来,如此美好的夜晚,应该美好地度过吧?”其中一位朋友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酒呢?”苏东坡就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一直藏着一斗酒,就怕你有不时之需。”于是,苏东坡和朋友带着酒和鱼,再次到了赤壁下面去夜游。长江流水的声音,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很小,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也就三个月没来这里,江景山色却已经变了样子。

3.

苏东坡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朋友跟不上苏东坡。苏东坡独自登上了极高处。在极高处,他放声长啸,草木震动,高山共鸣,深谷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苏东坡感到了悲哀,静默中有所恐惧,觉得这里森森然,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快到半夜,望望四周,冷清寂寞。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游船向西飞去。

4.

游玩了一会儿,朋友离开了,苏东坡也回家睡觉。他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他拱手作揖说:“游赤壁快乐吗?”苏东坡问道士的姓名,道士低头不回答。苏东坡突然想起来,说:“噢!哎呀!我知道了。昨天夜晚,从我身边飞鸣而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苏东坡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什么也没有看到。这次夜游记录在《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

5.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6.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和上一次的赤壁夜游不太一样,这一次是“兴之所至”,突然来了兴致,就去了。去了赤壁之后,是苏东坡一个人爬上最高的山岩。然后,就坐在船上,任其漂游。半夜,看见一只鹤飞过。然后,就回家了。回家之后,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道士,醒来后,发现门外空无一人。

7.

这篇文赋包含了三段:

第一段是即兴。夜色很好,觉得睡觉是一种浪费,临时找了鱼和酒,去赤壁游玩。生活中这种小小的即兴,会带来不可言说的快乐。我记得自己年轻时,有时候晚间,突然兴起,去火车站,随意选一个下车的目的地,买一张票,到了那里往往还是凌晨,当地人还在梦里,走过小镇,好像走过很多人的梦境。那几个乘兴而去的小镇,成为我记忆里永远不可磨灭的意象。越是感到生活的压力,越要有这种即兴的能力。

8.

第二段是赤壁夜游。不是一起唱歌喝酒,而是一个人独自登上高处,像是发泄自己的情绪,划然长啸。想象一下,在有山岩的江边,夜半,一个人在那里长啸,会是什么感觉呢?从高处下来后,让船随意漂流。看见一只鹤飞过。和《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里“孤鸿”很接近,有一种孤独感。看到的鹤,也是单个的,夜空中鹤鸣的声音更让人觉得冷清。第三段是做了一个梦。梦里飞来一个道士,也有版本写的是两个道士。这个道士好像就是前晚游赤壁时见到的鹤幻化而成。但到底是谁?没有明说。

9.

这一篇《后赤壁赋》有点神秘,色调有点黯淡。形式上,《前赤壁赋》是一篇对话,非常明快,而这一篇更像一篇独白,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次内心的自我探索,有点幽深。如果说,在《前赤壁赋》里,苏东坡用了三个自然现象建构起来的道理,开解了自己。那么,在《后赤壁赋》里,苏东坡用了自我探索,来缓解现实的痛苦,既然是自我探索,就会有黑暗面,有不可解的神秘性。但是,如果熟悉苏东坡从眉州到黄州的那一段经历,那么,你又能隐隐约约感觉到苏东坡借这一次探索,在回顾自己的人生,用隐晦的意象,面对人生中的不堪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