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承与输出,
不仅依赖于凭借相关文化进行物质谋利者,
更在于被文化影响了的千千万万的我们。
本文只为读文爱好者交流练习。
第十四集 处[chǔ]暑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者观察到大自然中的变化、天文气象以及四季更迭。这些学者将太阳周年划分为基本等长的二十四个时间段落,设立了指导着古代中国人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直到今天,这项发明依然指导着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和传统。8月23日前后,第十四个节气——处[chǔ]暑到来,意味着暑气至此而止。这是农田间的丰收季,也是人们感激上天馈赠、纪念故人的时节。
当夏天的热浪袭过,大自然母亲就走入了秋天,而处[chǔ]暑节气正式到来,预示着气温将开始明显下降。我是来自英国的江森海,现在,我来到中国最具民族多样性的地区之一——云南省。在风景如画的大理洱海湖畔,世代聚居着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白族,这里是他们的族源和主要聚居地。
处[chǔ]暑是白族人最向往的节气之一,每逢此时,地里的庄稼正值收获时节,更有一种被白族人视作珍宝的植物,业已成熟,等待收割。在这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发生着变化,从夏日的青绿色调慢慢过渡到了秋日的金黄,而这里则因为板蓝根的成熟,成了一片蓝色的海洋。据说,人类从新石器时代就懂得利用四季花果来提取各色染液,白族人却始终如一地偏爱着处[chǔ]暑时节的蓝。
板蓝根是中国人熟知的一种中药材,可以用来预防感冒,然而早在1000多年前,白族人就学会了利用它为布料染色,并发明出了一门世代传承的扎染艺术。段树坤就是白族扎染工艺的守护者之一,家族的扎染技艺父传子、子传孙,传到他这里已经有十八代了。2015年,段树坤改造了一家旧的扎染厂,并将其修建为中国第一家白族扎染博物馆。
段树坤介绍说:扎染在白族地区,特别是在周城这个村落里,是贯穿一个人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样必需品。比如说,小孩子出生时,父母要为她准备一块扎染披肩,披在她的身上,起到保平安辟邪的一个作用;在出嫁之前,姑娘们要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手工扎染的枕巾;等到年纪以后,家里面就要为老人准备几身寿衣,必须是扎花用板蓝根染色的,所以说扎染是白族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必需品。
白色代表吉祥,蓝色象征纯朴和真挚,板蓝根染出的蓝与白表示清清白白、光明磊落,这是白族人对颜色的独特感悟。扎染的魅力源于那一抹蓝,而板蓝根正是最主要的染料原料。每年处[chǔ]暑,经过收割挑拣的成熟板蓝根茎叶被置于松木缸中,与水和石灰一起经过浸泡、搅拌、发酵,形成蓝绿色的溶液,再随着时间一天天沉积。待水分完全蒸发,染泥就准备好了,扎染制作的艺术之旅正式开始。
以往白族人制作扎染时,图案花样的绘制是直接在布面上进行的,耗时且不能复制。为了扩大生产,段树坤学会了制作模板。他先沿着图案的线条在模板上刻出来一些小孔,随后铺在准备绘图的白色棉花布上,再用刷子蘸取少许染浆轻轻地往模板上刷一层。板蓝根染浆通过模板上的锥眼渗透在布料上,呈现出一块白族扎染布最初的模样。
所谓扎染,需要先扎后染,下面一步要进行的就是这门手工艺术最重要的技艺——扎花,大多是由白族妇女们来完成。事实上,白族人从小就开始学习扎花,这里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她们用针线穿刺、缠绕、绑扎,一点一点把棉布上的图案缝起来、再拉紧。老段向我解释说,扎得紧染的时候颜色就走不进去,绑起来的地方还是白色的。
扎染的韵味在于蓝白二色间的自然过渡,这正是由于扎花时针法有松紧,使得浸染时的着色程度不一。与此同时,这也使得最终染出来的花布模样各不相同,每块扎染布都是独一无二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竞相为其买单。扎花的手艺决定着扎染成品的花样,色泽才是扎染技术的核心,之后的染色是所有环节中最秘不示人的部分。
按照白族人的传统,染色过程中所用到染料的调制配方是一个家族的秘方,绝不外传,因此,老段只答应教我如何用已经调制好的染液染布。我们在染液缸中慢慢地搓揉着扎好的棉布,使它尽量均匀地着色,很快就差不多可以取出来。我惊讶竟然这么快就可以了,但老段却说只是捞出来晾干水分,然后再放入染液中,要这样反复浸染12次才真正完成染色。刚从染液中取出来的时候,看起来是绿色的,但在一次次浸染又晾干的过程中,它会在空气中自然氧化,最后形成的颜色是蓝色。
这块由我自己亲手扎花、反复染色的作品终于染色完成了。现在,我又需要将之前缝上去的线一点一点剪断、拉开、拆除下来。这个过程很麻烦,要很小心不能剪到布,没有耐心是拆不好的。然而你们应该记得,我在杭州剥莲子的时候,就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所以最后,是老段帮我继续拆完了所有的线。抖开抻平的棉布上可以看到一只蝴蝶,我要把它送给我闺女,她肯定会喜欢的。
中国古人说:七月八月看巧云,大理处[chǔ]暑的天空是奇幻多变的。这里是中国人心中的乌托邦,热情淳朴的白族村落被苍山洱海环抱,自由、友善的氛围吸引着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驻足于此。如今的大理,已经从一个小村庄成长为充满创新与活力的艺术社区。
小白一家是白族扎染技艺的新一代守护者。小白和丈夫土豆都是大理的孩子,和新时代年轻人一样,他们都曾离开家乡,远赴大城市找寻梦想。2013年,他们选择携手回到家乡,成为新一代的扎染艺人。在这座有百年历史的白族古宅里,小白创建了自己的扎染品牌。小白介绍说,两个人共同的想法就是要用社区发展的理念做一个机构,并希望带动当地人一起去做。他们的目的不仅是销售扎染产品,而且要让传统扎染技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让更多人通过白族扎染感受自然。
享受慢生活,这创意虽是时尚新鲜的,但小白的扎染仍追求传统草木染。古法染料起源于植物,那是大自然给予中国人的独特灵感。午后,小白的院子迎来了远道而来的客人,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们认真地学习着扎染的知识,开始关心植物与生命,学会感受植物世界的美好。
大理还有一种草叫紫金折兰,它是绿色的,但用它染出来的颜色却是落叶黄色的,是挺“秋天”的颜色。而这个颜色,恰好需要在处[chǔ]暑前后去采集紫金折兰,才会有这个色调。大自然有它非常丰富的一面,有三万多种植物都可以染色,并且在不同的季节里可以获取不同的颜色。
中国古代有很长的植物染的历史,人们可以染制出非常多的不同的色系,只是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可能人们去依赖化学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小白说她的童年是蓝色的,蓝色的天空下飘荡着蓝色的布,那是大理的颜色,更是白族人心中最依恋的颜色。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人一起将这抹记忆中的蓝色延续下去。
离开小白家走在白族村落里,我仍然不时看见坐在院门口埋头扎线的白族妇女。手艺人的劳作和汗水赋予扎染物以生命的力量。那一抹蓝,是从自然里借来的颜色,带着处[chǔ]暑里那片板蓝根叶的灵魂,将永远流动在白族人的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