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211】
读物本·六神磊磊读金庸《14》
作者:暮云昭昭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10230
4
3
7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六神磊磊读金庸》,是对金庸武侠作品解读的佳作之一,欢迎与您共同品鉴。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9-10 23:40:17
更新时间2023-09-23 00:45:0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读物本六神磊磊读金庸《14》

00:00:00/00:00:00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五十集 阿紫的心态

 

阿紫却扁了扁嘴,神色不屑,说道:“……我有天下无敌的师父,这许多师哥,还怕谁来欺侮我?……”——《天龙八部》第二十三章。阿紫这个小姑娘,很自信。在书中,她当众说过一句自信心爆棚的话,或者说是一句很骄傲的实力宣言:我有天下无敌的师父,这许多师哥,还怕谁来欺侮我?给人感觉是奶凶奶凶的,又是心虚,又是威风八面。这一句话其实大有信息量,很耐人寻味。一句话,就把阿紫的性格、见识和心态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比如,她到底有没有天下无敌的师父?这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众所周知,她的师父是星宿老怪丁春秋,武功颇高,也很有势力,还善于搞生化武器,算得上江湖一号奸雄。但要说天下无敌那就差得远了,本事排在丁师傅之上的少说也能数满一只手。少林寺派一个扫地的来,他都打不过。丁师傅自己多半也知道自己不是天下无敌,其他的明白人也知道丁春秋不是天下无敌,可是阿紫不知道。

 

为什么呢?眼界窄,见识少,坐井观天,不知天地之大。从小到大每天在西域混,耳濡目染,听到的都是大家对本门的吹捧,啊呀呀好神奇的化功大法,好厉害的腐尸毒,就真以为师父天下无敌。其次,就算这位师父当真天下无敌,和阿紫有一毛钱关系吗?完全没有。在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偷了本门的东西出逃,成了叛徒,师父师兄正在追杀她呢。抓贼的是不是天下无敌,你一个小偷骄傲什么?何况就算在平时,阿紫在门派里也卑微得很,什么都不是。她的班辈排行叫作“小师妹”,注意不是岳灵珊那种小师妹,而是真的小师妹,最小也最没本事的师妹,既没有一官半职,也没有任何靠山,是门派里最最底层的人。没人把她当人看。只要哪一天没拍好师父的马屁,就要被师父嫌弃,甚至挥手抹杀。对于这种尴尬又卑微的存在来说,师父天下无敌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师哥们武功高强,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哪一点改变了你的卑微、你的孱弱?有趣的是,再来品一品阿紫这句话:我有天下无敌的师父,这许多师兄,谁敢来欺侮我?而事实恰恰是:就是这些师父、师兄在欺侮她。整部书里,从头到尾,我们不曾见到有什么别的门派欺侮了她,因为她实在太弱、太菜、太底层了,别人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动机去欺侮她。少林会欺侮她吗?天龙寺会欺侮她吗?都不会,根本欺侮不着。绝大多数都是她自己的师父和师兄们在拼命欺侮她。狮吼子、出尘子追杀她,摘星子要烧死她,众师兄挤对她,师父还弄瞎了她的眼睛,大家一起把她变着花样地欺侮、践踏。她绝大多数的苦痛和恐惧都是从本门里来的,都是师父和师兄们施加的。你说阿紫自己不明白这一点吗?她不知道自己在本门的实际分量和定位吗?大概也知道。可她却仍然跑到江湖上,非要觍着脸喊:我师父天下无敌!我还有这许多师哥!谁敢来欺侮我?喊得那么投入,那么骄傲。

 

为什么?因为她流落江湖,混迹底层,一无是处。她别无可以自尊的,只能拿这个来自尊,别无可以骄傲的,只能拿这个来骄傲,仿佛对本门多么忠诚热爱一样。实则这不是忠诚热爱,而是别无选择,不得不把自尊心投射到师父和师兄身上,那是唯一能和自己扯上关系的最牛的东西。一旦弱鸡阿紫有了机会,咸鱼翻身,第一个便当叛徒。她后来忽然有了游坦之这个大靠山,发现游坦之武功高强,感觉腰杆硬了,秒当叛徒,私自搞起一面大旗,自封掌门:“星宿派掌门段!”登时天下无敌的师父也不爱了,众位师兄也不爱了。姑奶奶我有姓了,我姓段了,我要当掌门了。事实上,真有自信的人,反倒不会把“我有天下无敌的……”动辄挂在嘴巴边上。他们的生命别有支柱和寄托。段誉行走江湖,从来不说:我家有好厉害的六脉神剑,我有天下无敌的大哥!只有阿紫才会说:我有天下无敌的师父和师兄,哼哼,他们会像收拾我一样收拾你的!我都怕!就问你怕不怕?

 

第五十一集 《天龙八部》里的一段阴谋论

《天龙八部》里有一个小人物,名字叫作崔百泉。这位崔老师的兵器很有特点,是一把算盘,他的外号也就叫作“金算盘”。这人各方面能力都平平,长相不好,“形貌猥琐”,武功也不高,基本上可以划为死跑龙套的一类。可惜造化弄人,弱小的崔老师偏偏摊上了一件大事:江湖传言,强大的姑苏慕容世家杀了他的同门师兄。按照江湖规矩,这就意味着弱小的崔老师必须要去找强大的姑苏慕容报仇,不然他就要被人看不起,被说成软蛋、㞞包。崔老师很仗义,也很勇敢,他真的拎着算盘就去报仇了。背景交代完了。下面是故事正题。崔老师愤怒地冲到姑苏,好容易找到了一个姑苏慕容家的人。读者不妨猜是谁,是老族长慕容博,还是小少爷慕容复?都不是,而是小丫头阿碧。阿碧脾气好,人又温柔,并且不会武功,从不好勇斗狠。虽然崔老师恶狠狠地跑来寻衅滋事,阿碧却没太当回事,反而对他很客气。阿碧温和地劝慰说:崔老师,我们不和你打架,姑苏慕容太出名了,每天上门来找碴的好汉太多了,我们早就习惯了。每个都打一场的话,我们实在打不过来。

 

这一点很像少林派。同样因为名气太大,总有无数江湖好汉来少林派找碴闹事、比武较量,这种架是打不完的,少林弟子早就见怪不怪了。且说崔百泉老师怒气冲冲,却寻不着正经仇家,陷入两难。他总不能去打杀这么个小丫鬟。阿碧则反把他当客人招待,邀他坐船去家里喝茶。有趣的事就发生在船上。乘船的一路上,崔老师的心情极为复杂。他陷入了一种无止境的疑惧和恐慌之中,总觉得坐船喝茶这事没这么简单,一定有阴谋。比如刚一上船,他就怀疑这丫头定是想要把船搞翻,将自己淹死,于是决定了一件事:要把桨抢在手上,使阿碧难以实施计划。计议已定,崔老师想必大大松了口气:我终于挫败了姑苏慕容的一个阴谋。怎奈他要拿船桨,阿碧却不肯。为什么不肯?很简单,因为他是客人,阿碧是丫鬟,让客人划船不合于礼。阿碧这一不肯,崔百泉老师便更加警觉起来,“疑心更甚”,越发料定这是一个敌人的阴谋。他的思路是:不肯让出船桨,恰恰证明必有名堂。假若不是有阴谋,她何以不肯?此事已经绝非抢夺船桨那么简单,而是我和姑苏慕容之间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较量。

 

崔老师急中生智,对阿碧说:姑娘,不是不让你划船,我们实在是想听你弹奏乐器。听闻你有一个技能,把别人的兵器都能弹奏出乐曲,能否给我们弹一个?我们好想听啊。他不由分说,把身边同伴的兵器夺来塞给阿碧,用书上的话说是:“接过软鞭,交在她手里,道:‘你弹,你弹!’”急切之情溢于言表。然后,趁阿碧弹奏之时,一把从她手上抢过了船桨。此时他大概又松了口气:我又挫败了姑苏慕容的一场阴谋。至此,崔老师就从好端端的坐船的人,变成了呼哧呼哧的划船的人,直划了“两个多时辰”,也就是足足四五个小时,一把年纪了,也当真不容易。可惜崔老师没高兴多久,变故又发生了。阿碧提出不但要弹崔老师的同伴的兵器,还要弹崔老师自己的兵器:“你的金算盘,再借我拨一歇。”为什么呢?也很简单,阿碧多才多艺,只弹一个弦乐没意思,她还要来一个键盘乐。

 

崔老师心里顿时思绪奔涌,无数念头呼啸而过,他怀疑阿碧又是别有用心:“她要将我们两件兵刃都收了去,莫非有甚阴谋?”弹兵器这档子事明明是他自己提出来的,现在他又觉得是人家的阴谋。不仅如此,连阿碧随口说的话,都句句像阴谋。比如崔老师随口夸这湖里的红菱好吃,阿碧一听很开心,拍手说:“在这湖里一辈子勿出去好哉!”听她说“一辈子勿出去”,崔老师吓坏了,“矍(jué)然一惊”,老半天都提心吊胆。总之这一路上,阿碧的一切行为在崔老师的眼里都包藏祸心——划船是阴谋,弹曲也是阴谋;听你的话是阴谋,不听你的话也是阴谋。他还能给这些阴谋以完美的解释:阿碧要船桨,是要牢牢把控小船的控制权;阿碧要弹曲,那是为了用糖衣炮弹麻痹我方;阿碧要兵器,那是要解除我们的武装。至于阿碧扬言“在这湖里一辈子勿出去”,更是暴露了姑苏慕容家的叵测居心,充分体现了一个反动买办阶层的家奴的猖狂气焰。而且,在阴谋论者崔百泉面前,阿碧无法证明自己无辜。如果她解释,那么解释就是掩饰;如果她不解释,那就等于是默认;即便到最后她都没有动手,那也是因为被识破了阴谋,无法下手,但一定是亡我之心不死。

 

崔百泉这人其实也是有优点的,虽然形貌猥琐,但为人很仗义,为师兄报仇不顾危险。他平时也并不是一个多疑的人,反而挺率性放达,甚至喝酒赌钱,打架杀人,无所不为。可为什么一和姑苏慕容氏打交道,他就变成一个疑神疑鬼的阴谋论者了呢?换句话说,平时好端端的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沦为阴谋论者呢?原因大概有一点,就是当他完全不具备关于对方世界的知识,不了解对方的规则,当他和对方距离太远、差距太大,大到他的一切经验都派不上用场的时候。崔百泉和姑苏慕容氏,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作为一个江湖中下层人士,要崔老师去揣度一个神秘的武林绝顶高手世家会如何处事、如何待客、如何迎敌,实在是有些为难了他。对于阿碧的一切做法,他都只好拿自己在江湖底层摸爬滚打的经验来套。打个比方,就好像《西游记》里从孙猴子的眼里看天宫,一会儿觉得玉帝挺疼他,一会儿又觉得玉帝欺负他、迫害他、歧视他,对他搞阴谋。

 

猴子并不知道天宫很大,成员很多,玉帝要操心的事很繁杂。他也不知道自己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不值得别人一天到晚算计和针对。他也不知道就算天宫里要算计人,会是什么套路、什么程序,有什么明规则和潜规则。他都不明白,只好瞎猜。如同我们生活中,连省都没出过几次的人去评点国际政治,连书都没读过几本的人去纵论天下兴亡,他们的论调就总是特别像崔百泉,看什么都像是阴谋。由于知识有限,他们所揣测的大国博弈,套路总像是街坊吵架;所剖析的政治风云,总像是姑嫂斗气。就像崔百泉总担心姑苏慕容会像什么“飞鱼帮”“铁叉会”的蟊贼,偷偷搞翻自己的船。当然,崔先生有一点也没错:武林高手难道就不骗人不害人?就没有阴谋?就不能提防?诚然,高手们也骗人,也害人,需要提防。但关键是提防的路子对不对。《笑傲江湖》里大高手向问天曾有一句话可为注脚:从不骗人,却也未必。只是像峨嵋派松纹道人这等小脚色,你哥哥可还真不屑骗他。要骗人,就得拣件大事,骗得惊天动地,天下皆知。姑苏慕容当然也骗人,但他要骗的是整个中原武林,骗的是丐帮帮主、少林方丈,他想挑起的是宋辽纷争,自己好火中取栗,兴复故国,绝无精力去专门针对崔百泉的一条船。所以,崔百泉先生真的大可以放心坐船。

 

第五十二集 星宿派的反思

星宿派这家公司,成也在公关,毁也在公关。金庸的江湖好比竞争激烈的市场,公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甚至比做产品、做市场还重要,搞不好就要出问题。有的公司就一直不太重视公关,比如少林,他们的工作模式完全是被动式的,出大事了,酿成重大的负面事件了,众光头才出来危机公关一下,平时完全缺位。少林派的管理团队里,一个分管公关的都没有。《天龙八部》里,“玄”字辈的高僧一大堆,说起来都是高管,一个抓公关的也没有。《倚天屠龙记》里有四大神僧,有一个抓公关的吗?也没有。这个门派在机构设置上就比较缺位,一贯地重业务、轻公关。比如达摩堂是管业务的(就是打架),罗汉堂也是管业务的,藏经阁也是管业务的,没有管公关的。唯一有点公关职能的是知客寮——都把公关部和接待办并到一起去办公了,公关工作能不弱化吗?所以少林派的公关工作才总是那么被动。举个典型的例子,有一次,少林方丈被殷素素给阴了,当着群豪的面,殷素素假装把屠龙刀的秘密告诉了方丈空闻大师,实际上半个字都没说,逗老和尚玩。

 

不明真相的江湖群豪被蒙蔽了,连续多年一直跑到少林派群访集访,打砸抢闹,暴力索刀,酿成多起流血冲突。可是少林派呢?这个谣言始终辟不下来,“空闻发誓赌咒,说道实在不知”“不论空闻如何解说,旁人总是不信”。堂堂一个大单位,辟谣居然要靠一把手出来“发誓赌咒”,而且大家还不信,少林派的公关能力也真是差得可以。那么,在金庸的江湖里,最重视公关的公司是哪一家呢?毫无疑问是星宿派。星宿派以公关为立派之本,一把手亲自抓公关,群弟子人人搞公关,遇到任何工作都是公关工作先行。比如和丐帮的大决战:众人颂声大作:“师父功力,震烁古今,这些叫化儿和咱们作对,那真叫做萤火虫与日月争光!”“螳臂挡车,自不量力,可笑啊可笑!”“师父你老人家谈笑之间,便将一干幺魔小丑置之死地……真是闻所未闻。”比如和少林寺的大决战:呼喝之声,随风飘上山来:“星宿老仙今日亲自督战,自然百战百胜!”“你们几个幺魔小丑,竟敢顽抗老仙,当真大胆之极!”……“星宿老仙驾临少室山,小指头儿一点,少林寺立即塌倒。”

 

它还非常注重对员工公关素养的培训。据金庸说,新入星宿派的门人,未学本领,先学谄谀师父之术,一到开战,就可以千余人颂声盈耳,一片歌功颂德,掀起压倒性的强大舆论气势。除此之外,星宿公司还很重视公关工作的创新和转型,善用新技术、新渠道、新方法,把锣鼓丝竹、箫笛唢呐、歌曲杂技、小品相声都变成了搞公关的武器,十分丰富多彩:千余人依声高唱,更有人取出锣鼓箫笛,或敲或吹,好不热闹。按道理说,公关抓得这么好,这家公司的公众形象应该很好,人见人爱了?可惜完全不是这样。星宿派越公关越臭,连续荣膺“江湖最臭门派奖”,比不搞公关的少林派还臭一百倍。这是为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回到一个本质问题:不管互联网行业还是别的什么行业,公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争取认同。归根结底,是要影响别人、改变别人,最后说服别人,让大家认同星宿老仙是个好人,星宿公司是个好公司。可是星宿公司的员工,他们拼命搞公关的目的是什么?是说服吗?明显不是,而是自证——证明自己很忠心。

 

如果一不小心在公关上落后了,会怎么样呢?结果可能很不好,比如有几个员工喝彩晚了一点:有三个胆子特别小的……想起自己没喝采,太也落后,忙跟着叫好,但那三个“好”字总是迟了片刻,显得不够整齐。于是,“众同门射来的眼光中充满责备之意”,那三个人“登时羞愧无地,惊惧不已”。你看,给师父叫好稍微迟了一点,同门就会对你充满责备之意。还好这只是同门,如果是“师父射来的目光充满责备之意”,那你就麻烦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们的公关必然不是做给受众和用户看的,也不是做给竞争对手看的,而是做给师父和同门看的。他们的锣鼓丝竹、唢呐箫笛不是演奏给受众听的,而是给师父和同门听的。他们搞公关的目的,是证明自己在公关;他们创新的目的,是证明自己在创新。一切只为了一点:表明自己忠诚、听话、没有变色。这样一来,公关的实际效果就被忽略了——只要师父、师兄听见就好,至于江湖上广大的用户信不信,公关效果好不好,谁关心啊。

 

而且这还会产生一种效应:公关做得越夸张,就越能引起师父的注意和青睐;越是极端的文案,就越能证明自己的忠心,越不会被怀疑变心、变色。于是各种极端的说法就不断抛出来,因为越极端越安全啊。你说师父武功西域第一,我就说他天下第一,其他的弟子就干脆说他太阳系第一、宇宙第一、宇宙大爆炸前都是第一。所以到后来,这家公司的公关口径就变成了“日月无星宿老仙之明,天地无星宿老仙之大,自盘古氏开天辟地以来,更无第二人能有星宿老仙的威德。周公、孔子、佛祖、老君,以及玉皇大帝,十殿阎王,无不甘拜下风”。在书上,有人说:星宿老仙放了屁,做弟子的应该连声赞叹,大声呼吸。这种说法本来已经很到位了,很极端了,但马上有其他弟子严肃指出:这话不对,还不够正确,更正确的版本是:师父放了屁,做弟子的应该大声吸、小声呼,否则是嫌师父的屁不够香吗?这时候,假如有一个清醒老实的人出来说:我觉得以后不宜说师父的武功“宇宙第一”,这样效果不太好,太耸人听闻,还是要客观一点,说“太阳系第一”就可以了。那他肯定会被群起围攻:你什么玩意?你什么居心?你什么后台?谁给你了这样污蔑师父的底气!因为他们都懂:围攻,是比公关更好的证明自己的机会。所以,当有爱讲实话的二货冒出来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围攻的时机,去晚了就轮不上了。

 

第五十三集 曼陀山庄的形式主义

 

在《天龙八部》里,有一个著名的“茶花女”,叫作王夫人,也就是王语嫣的老妈。书上有这么一个情节:王夫人特别喜欢茶花,搞了一个巨大的茶花示范工程,叫“曼陀山庄”,就是茶花山庄的意思。这个山庄里种了无数茶花,大概有成千上万株。可是因为技术十分落后,种植方法不对,好茶花都给种毁了,把这里搞成了一个大型车祸现场。明明不能堆那么多肥料,却偏要给猛施肥。明明茶花喜欢阴凉,却偏放到太阳底下去暴晒,搞日光浴。真的茶花专家来了一看,大概要内心滴血,想死的心都有。比如段誉来了就各种看不下去,连呼乱整。可是,整个山庄里的人却种花种得兴高采烈,好像一点儿都不知道自己在乱来。采购部门的每天疯狂采购,种植部门的每天疯狂种植,肥料部门的每天疯狂做肥料,甚至把活人剁成肥料,上上下下,干劲十足,拼命搞形式。小时候看书到这里,便觉得好笑,觉得曼陀山庄里的人都好蠢。王夫人不懂茶花就算了,庄子里至少有上百人,难道一个懂一点点种花的都没有吗?去书店里买本种花指南都不会吗?随便提醒一下老板,不就解决问题了?

 

可到了后来,长大了一点,我才晓得事情根本不是这么简单。曼陀山庄的种花问题古代社会是解决不了的,因为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形式主义。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古代社会制度的问题和人性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普通花匠认真提出来,大家每天种的花都是没用的,有什么好处?有好处,可是微乎其微。就算上级采纳了你的建议,大家胡种、乱种少了,或许能减少一点工作量。但能减少多少?还真不好说,太虚无缥缈。况且,胡干、乱干的工作量少了,精干、实干的工作量就会多了。反正都是干活的命,能让你闲着?干什么不是干?形式主义之风一旦刹住了,考核说不定就要更细致了,要求说不定就更严格了,更不好应付了,对一个基层工作人员有什么好处?好处不明显,坏处却明显得很,尤其是得罪人。首先就是侮辱了王夫人的智商。本来整个曼陀山庄只有一个茶花专家,就是王夫人。现在你这样一揭发,等于说王夫人根本不懂茶花,而且很好哄,大家都乱种茶花哄她。其次,这不但侮辱了王夫人的智商,也侮辱了所有人的智商。大家一听,啊哈,我们山庄还出了个神农氏了。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不懂茶花,就你懂?我们都在胡种、乱种,就你真种、会种?你怎么不死去?

 

最后还有一点,这不但侮辱了大家的智商,还可能损害了大家的切实利益。形式主义,往往是附着了大量看不见的利益的,时间越长,利益就越牢固。比如买花,王夫人长年累月用大价钱买劣质茶花,把不入流的“落第秀才”当成高级的“十八学士”“十三太保”买来,当冤大头,这里面一切经手的人有多大的利益?还有花肥,还有专门搞的吹风机、紫外灯、营养液……这里面有多少利益?你跳出来说这些东西都没用,你死不死?说到这里,再谈一点更深层的东西:形式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总有一种很表面的印象,就是认为在一个市场主体里,下级总是讨厌形式主义的,是深恶痛绝的,只不过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不得不然。比如曼陀山庄的中层、下层,还有底层的花匠、婢女,都应该是讨厌胡种、乱种茶花的。可人家真是这样想的吗?未必。这搞不好是一种错觉。要知道,形式主义的本质,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逐级的忠诚检查:我向下布置了一个任务(比如种茶花),这个任务很难,很没谱,甚至我明知道它很傻缺、没啥实际作用,它就是个形式,可是就问你干不干?如果你干,说明你对我忠诚。

 

反过来说,形式主义也是一种下级对上级的逐级的忠诚输送。夫人你看,你布置的任务这么没谱,这么没溜,咱们都心知肚明它没啥作用,但我还是全力以赴、兴高采烈给你干了,干得跟真的一样。你看我对你多忠诚。形式主义是一场忠诚度的传销。上线传给下线,下线再传给下下线,一层层传下去,逐级做忠诚测试。茶花到底种成什么样,并不重要。所以,形式主义对于中层、下层来说有时候反而是个好东西。它是一条捷径,是向上表达忠心的捷径,也是证明自己工作能力的捷径。正儿八经想把茶花种好,多难啊!可是我挂个横幅“一定要把茶花种好”,就容易得多了,对不对?又或者,买它几千几万盆茶花,胡乱种得漫山遍野都是,也不管能不能活,王夫人让晒太阳我就猛晒,王夫人让多施肥我就猛施,让夫人来了一看,觉得非常满意,不就好了?

 

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就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也证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什么不好呢?何况大家要想明白一点:曼陀山庄里所有人应付王夫人,固然是搞形式主义,但其实王夫人自己也是在向上搞形式主义。她种那么多茶花,是给自己看的?拿茶花当饭吃啊?当然不是,那都是给段正淳看的。段正淳关心她茶花种得好不好?品种优不优?屁咧。王夫人只是要表明:段郎你看,我一直爱着你。只要段正淳百忙之中想到这一点,心里微微一感动,王夫人的茶花就算没白种。如果段正淳再想多一点:阿萝对我不错啊,好久不见了,去看看她吧。王夫人就赢了。说到底还是表忠心。只有段誉这种二子,傻不啦唧跑去说:哎呀呀你们的茶花种得都不对!结果被王夫人命令拖下去,剁了当花肥。这就悲催了。你以为你有技术?其实你就是坨肥料。

 

第五十四集 少林寺的名额

 

丁春秋,是《天龙八部》里的一个大坏人。他的最后结局是关在了少林寺的戒律院,被和尚们终生看管,等于被判了个无期徒刑,坐穿牢底。乍一看,似乎也算是恶人恶报,罪有应得,而且判轻了。可是对比另外一个人,你就觉得丁春秋受委屈了,他的结局很不公平。那就是慕容博。慕容博是另一个大坏人,他的结局却和丁春秋完全不一样,是在少林寺出家,还拜了扫地僧做老师,堂而皇之地成了一位少林高僧。对比之下,丁春秋简直要吐血,心里恐怕要问一万句凭什么。两个坏人虽然都是在少林寺,待遇却天地悬隔,一个是阶下囚,一个是座上宾。丁春秋是在押犯人,披枷带镣,挨打受骂,估计还要劳动改造。慕容博却是在寺中清修,地位尊崇,少林高管们见了他多半还要客客气气叫声禅师。说句不夸张的,慕容博每天素斋里吃的白菜,搞不好都是丁春秋劳改时种的。你说丁春秋想不想得通。不妨再问一句,慕容博和丁春秋,两个人到底谁更坏?谁的罪行更严重?很难说。非要对比的话,恐怕慕容博的罪行还要更恶劣,破坏力要大得多。丁春秋犯的事,乃是杀人越货、草菅人命,他所领导的星宿派不过是一个流窜作案的黑恶团伙,充其量有点邪教组织的色彩而已。要说祸国殃民,他还谈不上。

 

慕容博却是不折不扣的祸国殃民,其行径已接近于反人类。此人挑动辽国和宋国相争,后来还谋划“五国瓜分大宋”,要引辽国、吐蕃、西夏、大理的兵马进来,把大宋给灭了。这是何等的罪行?用乔峰的话说,假如他奸计得逞,那便是尸骨成山、血流成河,天下不知多少人要死于非命。这样的罪过,某种程度上说不比丁春秋大吗?就算单纯从少林寺的私仇角度上来说,慕容博的罪也更大。少林和尚里,丁春秋杀了玄难,慕容博杀了玄悲,算是打个平手。可慕容博当年还假传讯息坑了带头大哥呢,给少林寺挖了天大的坑,这笔账怎么算?不比丁春秋恶劣吗?可最后,一个劳改种菜,一个当大爷吃菜,公平吗?罪刑相当的原则何在?这让人忍不住进一步要问,少林派处置这些大恶人,到底是依据的什么标准?恐怕真相是,丁春秋作恶固然多,却“不过”是杀人者,而慕容博是窃国者。丁春秋诛人,是诛百人;慕容博诛人,是诛千万人。诛百人者为盗为匪,而诛千万人者为圣为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要资格认证的,那就是你的屠刀要足够大,哪怕做反动派,也要做大反动派。慕容博的屠刀比丁春秋的大,所以结局反而好,反而受到优待。

 

金庸小说里,历代以来少林派分发这种“优待”“清修”的名额,无一例外都是给大屠户。《笑傲江湖》里,少林派前后开出过两个优待指标,一个是给的任盈盈,一个是给的任我行,一个是“圣姑”,一个是魔教教主,正是两个江湖上最大的魔头,手握最大屠刀的人物。少林方丈方证大师亲口款留任我行,语气何等谦卑、真诚。他力邀任我行“在少室山上隐居,大家化敌为友”,“从此乐享清净,岂不是皆大欢喜”,好不亲热。讽刺的是,就在大师发出邀请之前几分钟,任我行还当着他的面屠戮了八名少林弟子,下手之残忍,场面之血腥,遇害者们“双目圆睁,神情可怖”,可怜啊!这八人何辜!但那又如何呢?因为人家的屠刀够大,这血债便即一笔勾销。还有《倚天屠龙记》里的谢逊,明明血债累累,最后一转念,要“放下屠刀”,少林派便赶紧特批指标,准许立地成佛,接纳谢逊成为少林弟子,辈分还给得特别高,和方丈同辈。这还不是因为谢逊的屠刀够大,尤其还有一个刀剑双全的干儿子张无忌?假如再往细里分析,要得到少林派的指标,无非两种:第一种,你的屠刀要大到可以和少林谈交易。任我行手中之刀,便是大到了可以和方证大师谈交易的地步,所以方丈亲批指标,热烈欢迎入寺。

 

第二种,你虽然手上已经没有屠刀了,但你的影响力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少林收容了你能给他自家产生正面的影响。慕容博就是这样,入寺的时候他其实已没有什么党羽,也没什么反抗能力了,可是他的影响力足够大。少林寺招抚了他,可以产生很好的影响,围观群众会纷纷说:哙!一代枭雄,放下屠刀,洗心革面,终老少林,美谈!美谈!换了丁春秋就不行了,少林要是收纳了丁春秋,就要被群众骂,说少林藏污纳垢。所以丁春秋就只能当犯人种白菜。可见江湖群众只能识别普通恶人,是识别不出大恶人的,除非中小学课本告诉他们。而那些数量众多的底层的恶贼,像什么田伯光、云中鹤之流,还有什么“白板煞星”之类,他们就只能被名门正派们降魔卫道,追杀到底。普通人哪怕是和田伯光聊了天、喝了酒都是死罪。他们能享受慕容博、任我行的待遇,有机会去少林“放下屠刀”吗?对不起,你想放都没有资格,肯定是被少林子弟大喝一声:咄!快把你的屠刀捡起来,我们要降魔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