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447】
读物本·《妈妈的柴火灶》6 槽头肉vs大刀回锅肉
作者:北斗祥雨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2771
6
1
9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15段,五十道精选妈妈菜,带你重温旧日幸福。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10-11 07:32:11
更新时间2024-10-11 14:27:4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仅限戏鲸习读专用

11 槽头肉

1.

小时候吃母亲做的鲊肉(粉蒸肉),总感觉与别人家的不一样,热气腾腾地从蒸碗翻扣进盘子,洁白如雪且香气扑鼻,入口柔韧中带脆且肥而不腻,一个人就可轻轻松松地干掉一盘。

后来自己学会做鲊肉了才知道,母亲所用的原材料不是一般人家用的保肋(五花肉),而是生长在猪身上最底层,比下水还不如的边角料——槽头肉。

2.

槽头肉又称“颈肉”、“血脖”、“项圈”、“将军肉”等,位于前肘与猪头之间,为杀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血污,所以肉上多带红色。而槽头又分头刀血脖(猪耳后3-4厘米宽的部分)和二刀血脖(猪耳后6-7厘米的部分)两段,若做馅料或下面条的臊子二刀最好;若做鲊肉则头刀最优。槽头肉肥瘦混杂,看似肥膘,其实脂肪含量并不高,那粉蒸出来的弹脆,很有吃口。

虽然带血的槽头肉,不被当今吃家所重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不被看好,但汉魏、两晋时期有一道叫做“禁脔”的宫廷名菜,其用料就是槽头肉。

3.

相传东晋时元帝司马睿常用此肉为膳。《晋书·谢混传》记载,“元帝始镇建业公私窘罄,每得一豚,以为珍膳,项上一脔尤美,辄以荐帝,群下未尝敢食,于时呼为禁脔。”“禁脔”即“项脔”,也就因晋元帝独享之品而得名,后来也用“禁脔”比喻不让别人染手的独占物品。

历史上曾有“尝项之一脔”之说,称它为猪身上最好的一块肉,脆嫩而肥。苏东坡在《老饕赋》一诗中,曾说道:“尝项之一脔,爵霜前之两蛰……盖聚物之天美,以养吾之老饕。”于是一般的槽头肉因晋元帝喜食以及苏东坡的赞美而被视为珍馐。

4.

作为宫廷菜之“禁脔”的做法是:将槽头肉洗净,切成若干块,入锅,加酒、姜、酱、蜜汁焖烧至硬酥,小火略煨即成。此菜汁浓肥鲜,腴滑韧脆。到了清代,槽头肉竟然出现在了四川的满汉全席膳单上,一组被称作“四白”(佛座子、剑头鸡、哈尔粑、项圈)的菜式中,项圈肉“将军”般登上了大雅之堂。

槽头肉虽然生性老绵,陆游也曾发出过“腹腴项脔不入盘”的感叹,但经过得法的烹调之后,就是绝对的美味佳肴了。

5.

去年夏天回成都,去彩虹桥附近一家面馆吃面,顺便要了一笼摆在大门口正冒着热气的小笼粉蒸肉,里边的肉切成拇指大的丁,吃第一口就觉得腴滑脆嫩,一点也不腻,顿时感到只有猪的槽头部位才有此绝妙的吃口。一问老板,果真是,且是头刀的(头刀的更便宜),接着又要了一笼,边吃边觉得来了上世纪60、70年代母亲做的鲊肉的味道。第二天早上临去机场以前,还特地去打了一个包,带回北京给朋友们品尝。

6.

我对槽头肉的处置一般有三:一是粉蒸;二是炒臊子;三是做包子陷。做粉蒸肉的关键是现炒粳米和花椒,再磨成米粉;加盐、醪糟汁、腐乳汁、白糖、味精、水,和切成片的槽头肉与米粉调拌均匀,用红苕或豌豆或南瓜或芋儿或土豆等调拌上米粉打底均可,然后上蒸笼用猛火蒸熟。吃时翻扣进盘子里,那香肥的咸鲜,那软弹中的小甜,是我一辈子的思念。

7.

在北京天下盐,我常去菜市弄个四五斤槽头肉回来,用上述方法做起请朋友们来吃。有一次,当我不是用碗而是用锑盆蒸一盆直接上桌时,大家都眼睛一闪,同时下筷指向各自心目中瞬间看中的那一坨。音乐朋友周笛(作曲《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和《拯救》)在连续吃了七块粉蒸槽头肉之后说:“二哥,你狗日今天请客划得来哦,几斤值不了几个钱的槽头肉,把老子们都整安逸了(四川话:舒服了)! ”我说:“周笛,女人的柔情你搞不懂,难道粉蒸肉的柔情你也搞不懂吗?!该用槽头肉来拯救了!”

8.

至于用槽头肉来炒作为面条的臊子和做包子的馅,也是取其香滑软脆,好吃猫儿且不妨一试。

幸福菜谱

蒸鲊肉

1.将猪的颈圈肉(去皮)制净,切成片。红苕洗净,削皮,滚刀切块。

2.大米加进花椒放入锅中微火炒热,炒至出煳香味时起锅。用石磨(或放入石擂中捣碎)磨成粗粉子待用。

3.将切好的肉片,放于盆内,加入盐、姜米、醪糟汁、豆腐乳汁、白糖和均匀之后,再加粉子调拌均匀。红苕加盐和粉子拌匀。

12 大刀回锅肉

9.

在上世纪70、80年代各类四川菜谱中,开篇猪肉菜类的首席菜品往往都是“回锅肉”。这道有着浓郁地方风味的大众化菜肴,起源于民间祭祀,用煮熟的肉拜祭先人之后,再把肉拿回家加调料回锅炒热吃。

据说新中国成立前,成都学徒工帮老板干活,每月只有初二、初十六两次打牙祭,三年打完七十二次牙祭,才算师满。而这七十二个“牙祭”,都离不了“回锅肉”。如今,回锅肉依然是广大劳动人民喜欢的过瘾肥肉之一。

10.

不过如今全国人民吃到的回锅肉,正味的几乎很难见到,这从较权威的《中国菜谱·四川》(中国财经出版社1981年版)上可以看到:其一,回锅肉用的是带皮猪后腿肉,而不是现在的五花肉;其二,郫县豆瓣与甜面酱(有些回锅肉根本就没加甜面酱)的比例是5:4(根据口味也可调到1:1);其三,要用饴糖、糖色、精盐、香料混合熬制的“红酱油”(现在回锅肉几乎没放);其四,在炒制回锅肉片时,用的是熟猪油而不是色拉油之类。

11.

在四川,回锅肉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几十种之多,烹调方式基本一样,只是配菜不同而已,也有方法特殊而自成一格的“林派回锅肉”(以四川近代学者、书法家林思进姓氏命名)。“回锅肉”在成都又名“熬锅肉”,其堂弟“旱蒸回锅肉”,主料不采取汤煮而用旱蒸,烹制不用炒而用贴的方法成菜。故有肉的原味消失少,颜色红亮,富于脂肪,味浓而香的特点;其表妹“生爆盐煎肉”,是用生肉片直接爆炒,加豆豉而不加甜面酱;其表兄“酱爆肉”则取出了调味中的豆瓣而加重了甜面酱;其舅子老表还有:青椒回锅肉、盐菜回锅肉、莲白回锅肉、豆豉回锅肉、鲊海椒回锅肉等。

12.

我八岁时就开始向母亲学习炒回锅肉,不过母亲放的甜面酱要多于豆瓣酱(大概3:2的比例)且还要加泡椒、炮姜、和醪糟汁(不加糖)。特别是酱之味与泡菜之道在高温之下相互倾诉而深深地融合,那股和灵魂一起飘散的奇异之香,只有恋爱中的回锅肉才会拥有。

这里,我要隆重介绍回锅肉的乡下堂兄“大刀回锅肉”。当我第一次听到“大刀回锅肉”这名字时,脑海中立马掠过“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画面和旋律,接着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回锅肉呼啸着,亮闪闪地向人们敞开的胃口砍去。

13.

“大刀回锅肉”的身份证名叫“连山回锅肉”,因出自四川广汉市附近的连山镇而得名。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因一家饭店烹制了一道特大号回锅肉菜而声名远播,由于片片回锅肉明晃晃的像一把把大刀,故得“大刀回锅肉”之混名。

“大刀回锅肉”选取猪后腿的二刀肉,顺长切片,每片长者可达24厘米左右。其形粗犷豪放,刀法精湛犀利,加上其配料又和一般回锅肉有所不同,以至吸引了全国八方宾客以在“大刀”上舔味为快,从而使整个连山镇一年四季都充满了回锅肉的香辣味道。真是“山上、山下,风展一片片回锅肉如画”。

14.

诗人杨黎是“回锅肉”的爱好者。上世纪80年代,杨黎在成都新二村用他亲自上灶烹制的“杨氏回锅肉”、“杨氏红烧肉”款待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诗人。在最近的一次聚餐上,他对我说,炒回锅肉用蒜苗才是最正宗的,用青椒或其他什么的做配料都算假回锅肉。

莽汉诗人梁乐是见不得回锅肉上桌的,本来大伙正热烈地喝酒扯淡,但只要一盘热气腾腾的回锅肉上桌,他便立马眼睛一亮放下“酒囊”,做起“饭袋”来,并高喊服务员拿米来。等一碗白米饭下肚,一个饱嗝一打,万念俱灰,酒也喝不下去了。

15.杀青段

我在北京天下盐《连环绘食画》菜谱中,是这样对“传统回锅肉”进行描述的:传统回锅肉=60、70年代回锅肉,川菜中的国学之一。在蒜苗和青椒的横撇竖捺中,方块肉字厚实油亮,并在炒香的豆瓣和甜面酱重叠的情景中,味道源远流长。

幸福菜谱

酱爆回锅肉

1.取猪后腿肉一斤半,烧个红锅烙煳肉皮,接着在温水中浸泡、刮洗肉皮呈金黄。

2.入锅内加水煮15分钟左右(加姜片、料酒、花椒粒)捞起,切肥瘦相连的片。

3.炒锅放中火上,下菜油烧五成热时,将肉片下入炒转,撒少许盐炒至吐油时,下醪糟汁及泡姜泡椒炒出香味,然后将其拨在锅的一边。

4.下豆瓣、黄酱、甜面酱炒出香味后,与肉片等合炒均匀,再把蒜苗段加入炒熟就可上桌了。